2025-08-11(一)全美投資潮,牛市剛起跑?分潤 H20 換鬆綁,川普到底多會賺?

2025-08-11(一)全美投資潮,牛市剛起跑?分潤 H20 換鬆綁,川普到底多會賺?

摘要整理

市場總覽

  • 美股表現強勁,納斯達克指數於 2025 年 8 月 11 日創歷史新高,收於 21,450 點,上漲 207 點,漲幅 0.98%
  • 台股雖未創歷史新高,但受台積電股價創新高帶動,0050 ETF 同步創高,顯示半導體產業帶動市場情緒
  • 黃金價格因關稅傳聞一度飆升,紐約金價創 3,534 美元新高,雖後續回落,仍反映市場流動性充沛

市場流動性與資產表現

  • 市場流動性預期回升,VIX 指數降至 15 左右,顯示避險情緒低迷,投資者樂觀情緒高漲
  • 主要資產全面上漲,黃金年內漲幅達 29.3%,比特幣漲 25%,歐亞股市漲 21%,新興市場漲 15%
  • 美國中型股及小型股扭轉頹勢,實現正報酬,納斯達克 100 指數及標普 500 年內漲幅分別為 8% 至 12%

半導體投資與關稅豁免

  • 美國吸引大量投資,台積電、三星、博通及蘋果等企業因擴大在美投資獲關稅豁免,蘋果追加 1,000 億美元投資
  • 川普未明確定義關稅豁免門檻,企業為規避關稅持續加碼投資,推升美國投資額至 3,000 億美元以上
  • 半導體產業受惠於關稅豁免,台積電等供應鏈企業間接受益,市場預期流動性將進一步推升估值

科技出口管制與貿易協定

  • 北京尋求放鬆 AI 晶片及高頻寬記憶體(HBM)出口管制,盼納入美中貿易協定,但市場由 SK 海力士(52%)、三星(42.4%)、美光(5%)壟斷
  • 輝達及超微同意將中國銷售晶片營收的 15% 繳交美國政府,換取出口許可,形成三方受益局面
  • 超微表示在中國市場需求正面,出口許可審核進展顯著,預期中國市場營收將推升企業估值

疊加關稅與台灣產業影響

  • 日本與歐盟獲 15% 關稅上限且免疊加關稅,台灣傳統產業如工具機(24.7%)、農漁業(20%)、紡織(30-40%)面臨競爭壓力
  • 台灣半導體及資通訊產品幾乎全面豁免關稅,產值占比高,緩解關稅衝擊,但傳統產業出口美國能力受限
  • 工具機銷美占比僅 15%,扣件及水五金已受 50% 鋼鋁關稅影響,汽機車零組件受 25% 汽車關稅衝擊

產業轉型與競爭格局

  • 台灣產業因關稅壓力加速轉型,半導體成為核心競爭力,台積電工程師需求增加,工具機就業人數下降
  • 過去數十年,台灣因中韓 FTA 及中國產能競爭,多次被迫轉型,累積半導體領域無可取代優勢
  • 日本產品因低關稅在亞洲市場具競爭力,台灣農漁業及紡織業與日韓差距拉大,需加速產業升級

美俄會談與外交影響

  • 川普將於 8 月 15 日與普丁會談,討論烏俄問題,停火可能性低,俄方要求烏克蘭割讓頓巴斯及克里米亞
  • 會談焦點包括領土歸屬、停火條件及烏克蘭加入北約可能性,俄方明確反對烏克蘭入北約
  • 外交談判結果將影響全球地緣政治,投資者需關注後續對市場流動性及避險情緒的潛在影響

對內政策與財政挑戰

  • 川普推動資本撙節,裁減國稅局 25% 員工,7 個月內更換 4 名局長,導致逃漏稅風險上升
  • 美國 7 月關稅及消費稅收入達 296 億美元,創單月新高,預估 9 月將翻倍,年底關稅收入達 3,000 億美元
  • 學貸違約率飆升至 12.9%,高於第一季 8%,創 21 年新高,影響年輕人信用評級及聯邦預算壓力

移民政策與社會影響

  • 川普強硬驅逐非法移民,7 月逮捕 58,000 人,邊境移民數從每月 30 萬降至不到 2 萬
  • 設立臨時拘留中心及外包民間監獄,佛州「鱷魚惡魔島」啟用 5,000 床位,年運營成本 4.5 億美元
  • 華府街友及非法移民將被強制遷離或收押,政策快速推進,顯示川普兌現競選承諾的決心

美股與投資環境

  • 美股四大指數上漲,道瓊漲 206 點(0.47%)至 44,175 點,標普漲 49 點(0.78%)至 6,389 點
  • 川普放寬 401K 投資限制,9 兆美元可投向私募股權及加密貨幣,推升市場流動性預期
  • 金融監管放寬,合規文書作業每年耗時 4.25 億小時,摩根大通戴蒙稱過嚴,預期信貸擴張將帶動牛市

川普談判策略與長期影響

  • 川普採「錨定效應」與「極限壓力」,高開價後下修條件,加速談判,7 個月內達成多項貿易協定
  • 政策副作用包括美國信用及形象下降,15-20% 關稅稅率可能推升物價,需觀察庫存囤貨潮是否抵銷影響
  • 川普兌現競選承諾,關稅收入及投資額顯著成長,2026 年選舉支持度或因政策落地而提升

觀點整理

市場總覽

  • 美股表現強勁:主持人指出,美國股市在過去一周表現強勢,納斯達克指數創歷史新高,標普 500 指數逼近 6,400 點,顯示市場流動性持續發酵,迎來 6 月以來最佳一周。VIX 恐慌指數降至 15 左右,反映市場避險情緒低迷,投資者樂觀情緒高漲。
  • 台股與黃金動態:台股雖未創歷史新高,但受台積電股價創新高帶動,0050 ETF 同步創高。黃金價格因短暫傳出美國對金條課徵關稅的消息,紐約金價一度創 3,534 美元新高,雖後續白宮否認此消息,價格有所回落,但整體資產今年表現亮眼,黃金漲幅達 29.3%,比特幣漲 25%,歐亞股市漲 21%,新興市場漲 15%,納斯達克 100 及美股大盤漲幅約 8% 至 12%。
  • 川普政策影響:川普引導的市場情緒創造更多流動性預期,即使聯準會尚未大規模降息或實施 QE,市場對流動性的樂觀預期推動資產價格上漲。川普放鬆監管措施進一步拉抬流動性。

半導體投資

  • 美國投資熱潮:全球對美國的投資額大幅增加,台積電、三星、博通、蘋果等公司若持續擴大在美投資,可望豁免關稅。主持人強調,川普未明確定義投資額與關稅豁免的標準,導致企業為規避關稅風險持續加碼投資,形成「不說清楚就一直投資」的邏輯。
  • 關稅豁免的不確定性:川普僅透過 Truth Social 及記者會提及 232 調查,未提供具體細則,企業不清楚投資規模是否足以豁免關稅,也不知豁免範圍是否涵蓋整間公司、美國廠或供應鏈。例如,蘋果若豁免,是否連帶台積電及其設備商也受惠,仍待觀察。
  • 蘋果投資效應:蘋果追加 1,000 億美元國內製造業投資,規避從印度、中國輸美 iPhone 的關稅,帶動市場樂觀情緒,推升其股價突破年線,顯示即使庫存壓力大的硬體製造商也受惠於市場熱情。

關稅政策

  • 對等與疊加關稅:美國對日本、歐盟的關稅上限為 15%,且無疊加關稅,增強其產品競爭力。相較之下,台灣傳統產業面臨較大壓力,因基準稅率約 3% 至 4%,疊加後稅率顯著上升(例如工具機從 4.7% 升至 24.7%,農漁業從 0% 升至 20%)。
  • 日本與韓國優勢:日本部分商品關稅從 7.5% 或 26.4% 調整至 15%,韓國則因美韓 FTA 享有部分零關稅優勢。台灣出口產品競爭力相對下降,特別是中南部農漁業,因原本多為零關稅,疊加後劣勢明顯。
  • 關稅收入創新高:美國 7 月關稅與消費稅收入達 296 億美元,創單月新高,8 月及 9 月預估因新稅率上調將翻倍,年底關稅收入有望達 3,000 億美元以上。主持人建議以關稅收入與投資額的整體效果,而非單純稅率,評估政策影響。

科技出口管制

  • 中國市場動態:北京希望美國放寬對 AI 晶片及高頻寬記憶體(HBM)的出口管制,納入美中貿易協定,但 HBM 市場由 SK 海力士(市占率 52%)、三星(42.4%)、美光(5%)壟斷,放寬管制對這些廠商影響有限。
  • 輝達與超微策略:輝達與超微同意將對中國銷售特殊晶片的 55% 營收繳交美國政府,換取出口許可,形同 15% 出口關稅。此舉顯示川普的「交易型」貿易策略,允許企業擴大中國市場營收,同時美國政府獲稅收,形成「三贏」局面。
  • 超微進展:超微 CEO 蘇姿丰表示,公司在所有產品線需求正面,且爭取重返中國市場的出口許可取得進展,預期將帶動估值提升。

產業轉型

  • 台灣產業挑戰:台灣工具機、扣件、水五金、汽機車零組件、塑橡膠、紡織等傳統產業受高關稅衝擊,工具機銷美比例僅 15%,扣件與水五金受 50% 鋼鋁關稅影響,汽機車零組件則早受 25% 汽車關稅影響,競爭力下降。
  • 半導體優勢:台灣資通訊產品與半導體幾乎全面豁免關稅,成為最大優勢。主持人認為,關稅壓力逼迫台灣產業轉型,從螺絲、紡織等低產值產業轉向半導體,累積全球競爭力。
  • 轉型趨勢:高關稅促使台灣企業聚焦高附加價值產業,如台積電工程師需求增加,工具機工人減少,反映「唯一不變就是改變」的趨勢。台灣從「螺絲王國」轉型為半導體強國,顯示外部壓力推動產業升級。

美俄會談

  • 烏俄問題焦點:川普將於 8 月 15 日與俄羅斯總統普丁會談,討論烏克蘭問題,為 2021 年拜登與普丁會晤後首次美俄首腦會談。川普提議以割讓頓巴斯、克里米亞等地區換取停火,但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反對割讓領土。
  • 談判挑戰:俄羅斯要求烏克蘭不加入北約並割讓領土,停火可能性低。主持人建議關注領土歸屬、克里米亞問題、停火條件及北約加入等議題的進展,預期會談將影響全球外交格局。

對內政策

  • 國稅局動盪:川普上任 7 個月已更換 4 位國稅局局長,裁員 1/4 員工,導致逃漏稅風險上升。新任局長 Billy Long 上任不到 2 個月被撤換,轉任駐冰島大使,疑因內部管理問題(如允許員工提早下班)引發爭議。
  • 資本撙節:川普透過裁員與減稅政策節省資金,投入選民承諾的項目,但引發內部反對與挑戰,顯示政策執行中的衝擊。

移民政策

  • 強硬立場:川普推動不計入非法移民的人口普查計畫,排除無證移民,採取強硬驅逐政策。7 月逮捕 58,000 名非法移民,邊境移民數從拜登時期每月 30 萬人降至不到 2 萬人,人蛇集團生意慘淡。
  • 監獄擴建:因拘留中心人滿為患,川普徵用體育場設立臨時拘留中心,並外包給民間監獄。佛州「鱷魚惡魔島」拘留中心耗資 4.5 億美元,啟用 5,000 個床位,川普稱附近有鱷魚與蟒蛇,防止逃脫。
  • 華府清街計畫:川普宣布讓華府街友遷往偏遠安置地,非法移民與犯罪者將被收押,旨在提升首都安全與美觀,顯示強硬執法態度。

學貸違約飆升

  • 政策轉向:川普終止拜登時期學貸凍結政策,要求立即還本付息,導致二季度學貸違約率從 8% 升至 12.9%,創 21 年新高,遠高於 2019 年水準。
  • 影響與風險:違約率上升對年輕人信用評級造成長期打擊,助長財務道德風險,聯邦預算承壓。主持人認為,學生誤以為學貸可不還,現需承擔後果。

美股追蹤

  • 指數表現:道瓊上漲 206 點(0.47%)至 44,175 點,標普上漲 49 點(0.78%)至 6,389 點,納指上漲 207 點(0.98%)至 21,450 點創歷史新高,費半上漲 44 點(0.79%)至 5,678 點。
  • 流動性推升:川普簽署行政命令,允許 9 兆美元 401K 退休計畫投資私募股權、基礎建設、加密貨幣等非上市資產,創造外溢效果,推升市場流動性。放寬金融監管(如減少每年 4.25 億小時的合規文書)進一步擴大信貸,支撐牛市預期。
  • 市場情緒:摩根士丹利投資長 Michael Wilson 認為熊市結束,牛市剛起步,顯示市場轉向樂觀,但主持人持保留態度,認為當前或為週期高點,非牛市起點。

順序的本質

  • 投資邏輯:主持人強調,投資決策應基於核心邏輯,而非僅調整進出場時機。投資者常因事後回顧而後悔,未釐清買賣理由(如判斷股市高低或川普政策意向),導致決策淪為運氣。
  • 週期投資觀點:主持人主張週期投資策略,反對盲目追隨牛市情緒,認為當前市場熱情可能為週期高點,投資應回歸動機與背景分析。

總結

  • 川普政策成果:川普透過錨定效應(高開價後下修)、極限壓力(最後通牒與惡化條件威脅)等談判策略,在 7 個月內實現選民承諾,包括關稅收入 3,000 億美元、投資額暴增、非法移民驅逐、學貸還款等。手段雖粗糙,美國形象略受損,但政策進展顯著,未違背競選承諾。
  • 副作用與挑戰:關稅推高物價風險、美國信用下降、學貸違約衝擊年輕人、產業轉型壓力等為政策副作用。主持人建議觀察物價僵固性與庫存潮的抵銷效果。
  • 台灣啟示:台灣需加速產業轉型,鞏固半導體優勢,應對傳統產業關稅壓力。投資者應回歸源頭,理解政策動機與週期背景,避免追逐短期情緒。
  • 歷史借鑑:主持人以孔子「野合」典故為喻,強調理解政策與投資的本質,需追溯源頭而非表面現象,避免片面結論。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