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6(三)半導體關稅要來了!台積電撐得住?對等關稅倒數,台灣來得及?
摘要整理
美國股市回檔與關稅政策影響
- 美國股市因川普預告晶片與藥品關稅而顯著回檔,道瓊指數下跌 61 點(0.14%),收在 44,111 點,標普下跌 30 點(0.49%),收在 6,299 點,納斯達克下跌 137 點(0.65%),收在 20,916 點
- 藥品關稅預計一年半內逐步調升至 150%,最終達 250%,對印度與瑞士等藥品進口國造成顯著排外效應,可能推升美國國內藥價
- 晶片關稅具體稅率未明,市場預期可能為 25%,台灣可能談判至 17-18%,關稅目的在促進美國投資擴增,而非單純獲取稅收
台灣半導體關稅談判與投資壓力
- 台灣對美出口營收達 7.7 兆台幣,占總營收 17.3%,高關稅可能衝擊兩層營收,影響幅度約 5.3 至 8.3 個百分點
- 川普提及台積電在亞利桑那投資額達 3,000 億美元(約 10 座晶圓廠),較原承諾 1,650 億美元(6 座晶圓廠)大幅增加,市場質疑是否口誤或談判策略
- 台灣與美國談判時間僅剩不到 24 小時(截至 2025 年 8 月 7 日中午),若無法達成低關稅協議,市場壓力將於一週內顯現
台積電技術外洩事件
- 台積電 2 奈米製程技術外洩案逮捕 6 人,涉及員工及離職員工以手機拍照螢幕方式洩漏資料,流向日本東京威力科創(TEL)台籍工程師
- 台灣國安法規定 14 奈米以下技術外洩可判 5 至 12 年徒刑,過去 4 年中國企業在台非法挖角案件達 151 件,竹科占比 48%
- 外洩事件引發台積電股價回跌,台股下跌 149 點,市場關注後續司法調查及是否影響 Rapidus 等日本半導體企業
美國聯準會人事變動與市場流動性
- 川普排除貝森特出任聯準會主席,考慮 4 名候選人,包括凱文哈賽特、凱文沃什、沃勒及庫格勒,顯示聯準會政策可能轉向
- 川普因不滿非農就業數據,開除勞工統計局局長,近期將提名新人選,可能影響市場對降息及流動性預期
- 共和黨獲加密貨幣資金支持,2026 年中期選舉資金到位,市場預測其勝率達 28%,高於民主黨紐森的 13%
國際貿易與地緣政治動態
- 印度因持續購買俄羅斯原油及高貿易壁壘,面臨美國 25% 關稅調升威脅,預估第三季出口 GDP 下滑 0.3 個百分點
- 瑞士總統親赴華府談判,願意在農業、黃金、能源及 F35 戰機採購(74 億美元)上讓步,以降低 39% 關稅,黃金可能加徵 50%
- 美中貿易協定接近達成,美俄可能空中休戰,俄羅斯若 10 天內不結束戰爭,恐面臨 100% 關稅,顯示川普以關稅為外交槓桿
台灣對美關係與談判困境
- 台灣面臨「不可能三角」困境:低投資額、低半導體關稅、低對等關稅無法兼得,順差幅度高於日韓,談判需付出較高代價
- 彭博社估計台灣關稅衝擊從 5.8% 升至 8.3%,但 65% 輸美商品享豁免,半導體暫未受影響,傳產首當其衝
- 沃頓專欄指出台灣因長期押注民主黨及進步主義,忽略共和黨及川普陣營,導致失去支持,建議增加國防支出 5-10% 及開放市場
美國 AI 與能源基礎建設
- 美國 AI 數據中心建設加速,亞馬遜在印第安納州投資 110 億美元,XAI 在田納西州建數據中心,東北部為主要密集區域
- 美國超級電腦市占率達 70%,年增 10%,川普放寬法規允許核電站建於數據中心旁,確保電力供應
- 台灣企業如環球晶、鴻海、廣達等在德州擴廠,靠近墨西哥以降低組裝成本並規避關稅,顯示投資美國為降低關稅的策略
總結與市場展望
- 台股受台積電外洩案及關稅壓力影響,下跌 149 點,美國股市跌幅相對溫和,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 612 點(1.12%),收 5,561 點
- 台灣需在 8 月 7 日前爭取較低關稅,否則半導體關稅公佈後市場壓力加劇,投資額與關稅談判為關鍵變數
- 川普政府人事與政策變動將影響債券市場及 AI 資本支出,台灣需平衡投資規模與關稅減免,長期策略需重新調整以因應新時代
觀點整理
美國股市與全球市場壓力
- 觀點:美國股市因川普預告的晶片與藥品關稅政策出現顯著回檔,市場承壓。
- 晶片關稅:川普未明確說明稅率,但預告將於一周內公布,目的是促進美國半導體投資擴張,而非僅獲取關稅收入。關稅可能推高 AI 重度企業(如微軟、Open AI、Meta、亞馬遜)的數據中心成本,因先進製程晶片多可全面轉嫁成本。
- 藥品關稅:預計一年半內逐步調升至 150%,最終達 250%,對印度、瑞士等藥品進口國造成排外效應,可能推升美國國內藥價。美國藥廠能否進行結構性調整是觀察重點。
- 台股表現:台股下跌 149 點,受台積電洩密案與美國股市回檔影響,但跌幅相對可控。
- 美股表現:道瓊下跌 61 點(0.14%,收 44,111 點),標普下跌 30 點(0.49%,收 6,299 點),納指下跌 137 點(0.65%,收 20,916 點),費半下跌 612 點(1.12%,收 5,561 點)。
半導體關稅與台灣影響
- 觀點:半導體關稅是台灣經濟的關鍵議題,影響出口與投資布局。
- 關稅談判:台灣與美國的談判進入最後 24 小時(截止 2025 年 8 月 7 日中午 12 點)。主持人推測晶片關稅可能從 25% 降至 17-18%,以獲得較優惠待遇。
- 經濟衝擊:2024 年台灣上市櫃公司對美銷售營收達 7.7 兆台幣,占總營收 17.3%。高關稅將衝擊兩層營收,特別是間接流入美國市場的產品。
- 台積電投資:川普提到台積電在亞利桑那投資達 3,000 億美元(約 10 座晶圓廠),高於原承諾的 1,650 億美元(6 座晶圓廠)。主持人質疑是否為口誤,但認為可能是談判策略,盼以高投資換取低關稅。
- 談判策略:台灣需平衡投資額、半導體關稅與對等關稅,形成「不可能的三角」。若投資額低,則半導體或對等關稅難以下調;若追求低關稅,則投資額需大幅提高。
- 其他國家影響:半導體關稅依據 232 條款,經美國商務部調查後難以更改,影響全球供應鏈。台灣需擴大對美投資以降低關稅負擔。
台積電洩密案
- 觀點:台積電 2 奈米製程技術外洩案對股價造成壓力,並凸顯半導體產業安全問題。
- 事件細節:6 人因洩密被捕,涉案者以手機拍照螢幕方式外洩數據,流向日本東京威力科創(TEL)一名台籍前同事,而非中國大陸廠商。案件涉及台積電 P1 或 P2 廠,屬科技業罕見的「治安醜聞」。
- 影響分析:雖然台積電有嚴密數位監控,但仍難防「內鬼」。主持人質疑拍照外洩技術的可行性,認為半導體製程多受專利保護,抄襲風險低,TEL 作為設備商而非代工廠,動機不明。
- 產業安全:台灣國安法規定,洩露 14 奈米以下關鍵技術可判 5-12 年徒刑。過去四年,中國企業在台灣非法挖角案件超 151 件,竹科占 48%。韓國 2024 年外洩案達 25 件,70% 流向中國。
- 建議:洩密方式應更隱密(如手抄紙本),顯示產業間獵頭競爭激烈,台灣需加強技術保護。
美國聯準會與人事布局
- 觀點:川普的人事安排影響市場流動性預期與聯準會政策。
- 聯準會主席提名:川普排除貝森特擔任聯準會主席,考慮四位候選人:凱文哈賽特、凱文沃什、沃勒、庫格勒。主持人認為川普正為聯準會未來布局。
- 勞工統計局爭議:川普因質疑非農就業數據真實性開除勞工統計局局長,近期將提名新人選,可能影響市場對數據可信度的預期。
- 政治影響:人事變動可能干預聯準會政策,影響降息預期與市場流動性。
川普政治與國際關係
- 觀點:川普的政策與國際談判影響全球貿易與地緣政治。
- 2028 年選舉:川普表態不參選 2028 年總統大選,推舉副總統范斯為共和黨接班人,民調勝率 28%(加州州長紐森 13%)。共和黨因加密貨幣資金支持,2026 年中期選舉有望絕對執政。
- 美中與美俄關係:川普暗示美中貿易協定即將達成,美俄可能達成空中休戰(地面行動續行)。美國特使將第五次訪俄,川普威脅若 10 天內戰爭未停,將對俄課 100% 關稅。
- 印度與瑞士:印度因購買俄羅斯原油與高貿易壁壘,面臨美國調高 25% 關稅的風險,衝擊第三季出口 GDP 0.3 個百分點。瑞士總統親赴華府談判,願在農業、黃金、戰機、能源、藥品領域讓步(如簽 74 億美元 F35 採購案),盼下調 39% 關稅。
台灣對美談判與挑戰
- 觀點:台灣在對美談判中處境尷尬,需平衡經濟與外交策略。
- 關稅現況:20% 暫時性關稅已影響市場預期,但 65% 輸美商品(含晶片)享豁免,平均關稅從 5.8% 升至 8.3%。傳統產業首當其衝,半導體關稅尚未明確。
- 談判壓力:8 月 7 日為關鍵期限,談判團隊未釋出進展訊息,可能延後數天公布結果。主持人建議保留談判籌碼,避免過早讓步。
- 投資趨勢:台積電、環球晶、鴻海、廣達、英業達、緯創、仁寶在亞利桑那、德州擴廠,降低運營成本並迎合共和黨票倉。投資額與關稅減免直接掛鉤。
- 沃頓投書分析:Christian Whiton 專欄指出,台灣因長期親民主黨、忽略共和黨(MAGA 派)而失去川普支持。錯誤包括:賴政府未主動致電川普、經濟談判未回應川普核心關切(開放市場、進口能源、軍購)、高貿易壁壘(金融、農業)。沃頓建議台灣提高國防支出(GDP 5-10%)、開放貿易、擴大赴美投資、調整能源政策、避免參與川普反感的全球主義活動。
AI 與能源趨勢
- 觀點:美國 AI 數據中心建設帶動半導體需求,但電力供應是挑戰。
- 數據中心擴張:亞馬遜(印第安納州,110 億美元)、威斯康辛、XAI(田納西州)等數據中心建設如火如荼,東北部最密集。
- 電力需求:美國超級電腦市占率達 70%,年增 10%,壓縮中國空間。川普放寬監管,允許核電站建於數據中心旁,解決電力瓶頸。
- 對台灣影響:AI 產業需求推升晶片出口,但關稅與投資要求增加台灣壓力。
總結
主持人認為,台灣在半導體關稅談判中需謹慎平衡投資與關稅減免,避免「不可能的三角」困境。台積電洩密案凸顯產業安全挑戰,需加強技術保護。美國股市與全球市場受川普政策影響承壓,台灣需密切關注 8 月 7 日談判結果,同時調整對美外交策略以適應川普政府需求。AI 與能源趨勢為台灣半導體業帶來機遇,但電力與關稅問題需妥善應對。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