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4(一)關稅尾聲,多頭結束了?就業反轉,非農失去公信力?

2025-08-04(一)關稅尾聲,多頭結束了?就業反轉,非農失去公信力?

摘要整理

市場總覽與美股走勢

  • 非農就業數據大幅低於預期,7 月份僅新增 7.3 萬人,低於市場預期的 10.4 萬人,5 月與 6 月數據合計下修 25.8 萬,顯示美國就業市場顯著弱化
  • 美國股市因關稅戰尾聲與非農數據不佳,週五集體下跌,道瓊指數下跌 543 點(1.23%),收 43,588 點,標普 500 指數下跌 101 點(1.6%),收 6,238 點
  • 歷史數據顯示 8 月為美國股市波動劇烈月份,1990 年代伊拉克入侵科威特、1997 年亞洲金融風暴等事件均發生於 8 月,標普 500 指數在總統第二任期後隔年 8 月平均報酬為 -3.4%

關稅戰影響與全球經濟

  • 美國對多國課徵高關稅,中國市場關稅達 30%,瑞士、印度、印尼等出口大國關稅介於 10-15%,台灣關稅為 20%,半導體與部分電子產品暫豁免
  • 聯準會模型預估關稅提高將使美國 GDP 在 2-3 年內減少 1.8%,但投資額增長可能抵消部分消費疲軟,海外市場需求因關稅壓縮
  • 川普政策旨在吸引製造業回流美國,2000 年美國占全球 GDP 30%,2024 年降至 26%,新興市場占比則從 21.1% 升至 41%

台灣市場與談判挑戰

  • 台灣對美國貿易順差 739 億美元,高於日本(685 億美元)與南韓(660 億美元),人均順差及順差占 GDP 比值居亞洲之首,談判壓力大
  • 台灣關稅談判僅剩 3 天(至 8 月 7 日),可能透過增加對美採購爭取減免,但難比照日韓大規模投資美國
  • 台股受美股回檔影響下跌 195 點,收 23,199 點,半導體因 232 調查未出爐暫未受關稅影響

非農數據失真與統計爭議

  • 非農數據誤差顯著,5 月新增就業從 14.4 萬下修至 1.9 萬,6 月從 14.7 萬下修至 1.4 萬,引發對統計局數據可信度質疑
  • 川普開除勞工統計局局長,指控數據操縱,學界指出統計局人力精簡及非法移民驅逐潮可能導致數據混亂
  • 6 月 CPI 價格樣本採購量驟降 60%,通膨數據多依賴模型推算而非實際調查,影響數據準確性

美國經濟與投資展望

  • 製造業 PMI 從 52.9 降至 49.8,跌破 50 景氣榮枯線,顯示製造業進入收縮,投資者信心因關稅與就業數據不佳持續受壓
  • 川普政策矛盾,追求強勢美元與經濟擴張,同時希望弱勢美元縮減貿易逆差,短期內利空衝擊大於利多,投資落地需待三四季度
  • 投資建議保持長期策略,市場高位回檔屬正常修正,靜待川普政策訊號或恐慌情緒發酵再調整布局

觀點整理

美國經濟與就業數據

  1. 非農就業數據大幅修正引發疑慮

    • 7 月非農就業數據僅新增 7.3 萬人,遠低於市場預期的 10.4 萬人,且 5 月與 6 月數據大幅下修,合計下修 25.8 萬人,顯示統計誤差顯著。
    • 主持人質疑數據可信度,認為誤差幅度過大(例如 14 萬下修至 1.4 萬),可能與勞工統計局人力精簡或非法移民驅逐潮有關,導致統計失真。
    • 儘管就業數據不佳,失業率未大幅上升,顯示家庭調查與企業調查的差異,需透過其他指標(如失業救濟金申請)交叉驗證。
  2. 經濟景氣趨緩

    • 製造業 PMI 數據顯示景氣收縮,標普 PMI 從 52.9 降至 49.8,ISM PMI 從 49 降至 48,均低於預期,反映新訂單疲弱。
    • 7 月全職工作崗位減少 44 萬人,兼職增加 23.7 萬人,顯示就業結構變化,可能因經濟惡化導致更多人轉向兼職。
    • 主持人認為美國經濟有軟化跡象,但景氣週期自然回檔屬正常現象,投資者應保持冷靜。
  3. 川普對統計機構的影響

    • 川普開除勞工統計局局長,指控數據操縱,意圖影響共和黨形象,顯示其對經濟數據的政治干預。
    • 主持人質疑新任局長的數據可信度,並認為川普希望經濟數據向好同時降息,存在政策矛盾。
  4. 通膨數據失真

    • 6 月 CPI 價格樣本採購量驟降 60%,創近年新低,顯示通膨數據多依賴模型推算,而非實際調查,可能導致誤判。

美國股市與市場波動

  1. 股市回檔屬正常現象

    • 美國股市在關稅戰尾聲及非農數據不佳影響下,週五集體下跌,道瓊跌 543 點(1.23%,收 43,588 點),標普 500 跌 101 點(1.6%,收 6,238 點),納斯達克跌 472 點(2.2%,收 20,650 點),費城半導體指數跌 80 點(1.43%,收 5,527 點)。
    • 主持人認為目前回檔為高位乖離修正,而非市場恐慌,投資者應保持原有策略,無需過度悲觀。
  2. 8 月與 9 月歷史表現不佳

    • 歷史數據顯示,8 月市場波動劇烈,9 月通常表現較差(如 1990 年代伊拉克入侵科威特、1997 年亞洲金融風暴、2015 年人民幣急貶等),平均 8 月報酬為 -3.4%。
    • 主持人提醒,美國股市在總統第二任期選後隔年的 8 月表現幾乎皆為負數,投資者需謹慎。
  3. 川普與市場情緒

    • 川普擅長透過新聞釋放影響市場情緒,如 4 月喊「buy the dip」帶動股市反彈。其子 Eric Trump 近期也喊「buy the dips」,但影響力不如川普。
    • 主持人建議等待川普明確表態(如發文)再做投資決策,因其言論可能引發新一輪買盤。

關稅戰與全球經濟影響

  1. 關稅戰進入尾聲但影響深遠

    • 川普最新關稅政策幾乎確定,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表示大部分稅率已定,調整空間有限。主持人認為關稅戰雖結束,但對全球經濟影響不可忽視。
    • 聯準會模型預估關稅將使美國 GDP 在 2 至 3 年內減少 1.8%,但投資額增長可能抵消部分影響。
  2. 各國關稅稅率與談判進展

    • 中國:受 30% 高關稅衝擊,總稅率更高,反映川普對中國的強硬態度。
    • 歐盟:最終稅率 15%,承諾購買 7,500 億美元美國能源產品並投資 6,000 億美元。
    • 墨西哥與加拿大:墨西哥現行稅率 25%,川普威脅升至 30%,給予 90 天緩衝期;加拿大稅率升至 35%,USMCA 產品豁免,但壓力仍存。
    • 日本與南韓:稅率均為 15%,日本投資 5,500 億美元,南韓投資 3,500 億美元於美國晶片、生技及造船業,顯示較優惠待遇。
    • 台灣:稅率 20%,8 月 7 日前有 3 天談判期,半導體及部分電子產品暫豁免,但傳統產業出口壓力大。台灣對美順差 739 億美元,高於日本(685 億美元)與南韓(660 億美元),談判難度高。
    • 瑞士:稅率高達 39%,因未獲川普親自點頭,影響名表等產業,零售價格預估上漲 10%。
    • 企鵝島:稅率從 41% 降至 10%,顯示川普關稅政策具彈性,非僅依貿易順差決定。
  3. 關稅對產業的影響

    • 關稅推升通膨,影響商品價格,如任天堂 Switch 2 因越南對美出口稅率從 10% 升至 20%,利潤受壓。
    • 汽車產業面臨混亂,墨西哥與加拿大組裝車輛因零組件稅率(27.5%)高於日本、南韓,美國本土車廠(如通用、福特)受影響。
  4. 川普的經濟策略

    • 川普透過高關稅及補貼政策,試圖將製造業回流美國,重奪經濟主導權,扭轉新興市場崛起(如 2000 年先進國家占全球 GDP 78.9%,2024 年降至 59%,中國占比升至 17%)。
    • 政策核心為「美國去槓桿、全球加槓桿」,鼓勵盟友擴大信貸與財政赤字,吸引資金回流美國,維持美元資產吸引力。
    • 主持人認為,關稅戰對美國經濟影響較小,但對海外市場衝擊較大,科技股因海外營收占比高,可能受需求疲弱影響。

台灣經濟與談判策略

  1. 台灣的挑戰

    • 台灣對美順差占 GDP 比例高,談判條件不利,稅率 20% 且僅剩 3 天談判時間,政府壓力大。
    • 半導體及部分電子產品因 232 調查未出暫豁免,但傳統產業出口稅率高於日韓,競爭力受影響。
  2. 談判策略

    • 主持人建議台灣透過擴大對美採購(如能源、軍購)換取關稅減免,因無法像日韓般承諾大規模投資。
    • 台灣需展現善意,爭取較低稅率,但時間緊迫,談判團隊面臨挑戰。

投資建議與市場展望

  1. 投資心態

    • 主持人強調長期投資而非短線交易,建議投資者保持原有策略,無需因短期回檔恐慌。
    • 以「好身體、兩個好朋友、三個億」比喻,強調穩健本金與本業收入,靜待市場回報。
  2. 市場展望

    • 目前股市回檔為正常修正,需觀察後續是否引發恐慌情緒,或川普是否釋放利多訊息(如喊「買股票」)。
    • 關稅戰結束後,投資額落地與財政刺激將影響三四季度表現,但短期利空(就業疲弱、投資縮手)仍占主導。
  3. 台股表現

    • 台股下跌 195 點,收 23,199 點,持續高位回檔,與美股同步修正。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