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8(一)美歐達協議,川普民調大升!台灣關稅該出來了嗎?
摘要整理
美股市場表現
- 標普 500 指數創歷史新高,收盤 6,388 點,週漲幅達 1.5%
- 納斯達克指數同樣創收盤新紀錄,收在 21,108 點,週漲幅 1%
- 道瓊指數上漲 208 點,收在 44,901 點,週漲幅 1.3%
美歐關稅協議
- 美歐關稅稅率定為 15%,涵蓋藥品、晶片、汽車等產品
- 歐盟承諾購買 7,500 億美元美國能源及數千億美元軍武
- 美國對歐盟汽車、橡膠、機械等商品開放零關稅,歐盟對美投資 6,000 億美元
全球關稅進展
- 日本關稅從 25% 下調至 15%,承諾投資 5,500 億美元
- 美中貿易休兵協議預計延長 90 天,雙方不新增關稅
- 台灣關稅預估介於 15% 至 20%,最終結果將於 8 月 1 日公佈
川普經濟政策與民調
- 華爾街日報民調顯示,47% 選民認為美國經濟狀況良好,創歷史新高
- 川普關稅政策帶來 1,000 億美元收入,預計年底達 3,000 億美元
- 川普支持率穩定於 46%,經濟政策支持度為歷任總統最高
全球股市表現
- 波蘭股市今年漲幅 62%,希臘股市漲 60%,南韓股市漲 44%
- 台股今年漲幅 14%,其中 10% 來自台幣升值
- 全球 80% 股市以本國貨幣計算今年收漲,美元貶值推升非美市場表現
台灣關稅與出口
- 台灣對美出口上半年達 789 億美元,年增幅 51%
- 台灣出口總額 2,832 億美元,創歷史同期新高,年增 25.9%
- 台灣關稅談判結果將影響台股後續表現,市場預期 8 月 1 日前公佈
市場情緒與人性分析
- 市場情緒由極度悲觀轉為樂觀,VIX 指數回到 4 月前低點
- 全球股市多頭氛圍強,標普 500 連續 14 個交易日創歷史新高
- 人性追求穩定與厭惡不確定性,影響投資者高買低賣行為
台灣民主與社會穩定
- 台灣民主指數 8.78 分,全球排名 12,亞洲第一
- 台灣清廉指數全球排名 25,超越美國與以色列
- 台灣在全球和平指數排名亞太第八,社會穩定度高於南韓、泰國
政治與市場影響
- 台灣罷免投票失敗,影響賴政府立法動能,可能加劇朝野衝突
- 彭博社分析指出,台灣關稅談判進程可能因政治局勢受阻
- 美中格局主導台灣未來定位,地緣政治風險需分散投資降低
觀點整理
市場總覽
- 美股表現:標普 500 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創歷史新高,顯示市場樂觀情緒高漲。過去一周,道瓊指數上漲 1.3%、納斯達克指數上漲 1%、標普 500 指數上漲 1.5%。標普 500 已連續 14 個交易日創歷史新高,顯示市場無顯著賣壓,但乖離率高,投資人需警惕後續利多是否能持續推升。
- 關稅協議進展:美歐關稅協議達成,稅率定為 15%,主要發達經濟體逐漸趨向此稅率,顯示全球關稅戰接近尾聲。主持人認為,8 月 1 日前後不會有重大壞消息,因主要國家已陸續調整稅率,市場對關稅的利多效果可能已消化殆盡。
- 市場情緒與風險:市場處於「萬里無雲」的多頭格局,但主持人提醒,隨著乖離率擴大,投資人應保持謹慎,避免過度樂觀。市場樂觀情緒來自關稅談判進展,但需觀察後續是否能持續推升股市。
美歐協議
- 協議內容:美歐關稅協議將稅率定為 15%,涵蓋藥品、晶片、汽車等項目。歐盟承諾購買 7,500 億美元美國能源及數千億美元軍武,並對美國汽車、藥品、橡膠、機械等免關稅,另投資 6,000 億美元於美國。
- 對比日本:日本單獨承諾投資 5,500 億美元,相較歐盟 6,000 億美元,壓力較大,但考慮貿易順差佔 GDP 比例,日本承諾可理解。美歐協議讓美國汽車與日本汽車競爭起點一致(均為 15% 關稅),但雙方均付出高額投資。
- 美國優勢:主持人認為,川普在談判中獲得極大利益,美國對歐洲進口商品徵收 15% 關稅,同時對歐盟飛機零組件及特定農產品免稅,顯示美國在全球貿易中佔據主導地位。歐盟被川普批評為「吸食美國市場利益的寄生蟲」,此次協議顯示美國成功打開歐盟市場。
各國進度
- 美中貿易:根據南華早報,美中將延長貿易休兵協議 90 天,雙方不會新增關稅。美國財長貝森特與中國副總理何立峰在斯德哥爾摩談判,針對細節產品尋求下調空間,延長談判時間有利市場買盤與樂觀情緒。
- 其他國家:日本、越南已完成關稅協議,歐盟(包括德國)亦達成共識。台灣、南韓、印度等尚未公布稅率,預計 8 月 1 日將統一公布,稅率可能介於 15% 至 20%。開發中市場若無能力赴美投資,稅率可能達 20%。
- 全球貿易格局:關稅已成為美國打開他國市場的主要手段。美國出口免關稅,進口則徵稅,促使企業赴美設廠以規避關稅。主持人認為,這種貿易體系有利美國,但對他國構成壓力。
關稅尾聲
- 市場反應:關稅協議推進帶動全球股市上漲,日本股市在美日協議後創歷史新高,韓國股市因企業治理改革及外資流入(7 月流入 30 億美元)成為領頭羊。歐洲股市雖未達歷史新高,但表現強勁。
- 全球股市表現:以美元計,全球 80% 股市今年上漲,波蘭(62%)、希臘(62%)、奧地利(49%)、西班牙(47%)、南韓(44%)、越南(39%)、義大利(38%)、德國(36%)、歐元區(30%)、新加坡(28%)、香港(28%)、上證(27%)、以色列(24%)、台股(14%)均表現亮眼。台股漲幅中 10% 來自台幣升值。
- 關稅外交:川普利用關稅作為外交工具,例如威脅泰國與柬埔寨若持續邊境衝突將徵收 36% 懲罰性關稅,迅速促成和談,顯示關稅影響力。
關稅收入
- 財政影響:美國財政部累積 1,000 多億美元關稅收入,預計年底達 3,000 億美元。川普計畫發放退稅支票(每人約 900 美元,約 27,000 台幣),類似疫情期間做法,但主持人認為此舉可能引發通膨,建議先還債。
- 長期影響:關稅收入成為美國重要財政來源,未來不論哪黨執政,均不太可能取消或下調稅率。適度關稅有利美國貿易體系,但需警惕停滯性通膨風險。
川普民調
- 經濟支持率:根據華爾街日報民調,47% 選民認為美國經濟狀況良好,創民調歷史新高,較 4 月上升 11%。主持人認為,這反映美國民眾對川普經濟政策的認同,儘管其形象具爭議。
- 政策評價:川普在非法移民與執法政策上獲得顯著支持,但在司法部處理愛波斯坦案件及馬斯克事件上受批評,影響部分選民信任。整體支持率穩定於 46%,與當選初期相當。
- 政黨對比:共和黨好感度自 2016 年緩步上升,民主黨則持續下滑。民主黨內部分裂,拜登家族與建制派衝突加劇,亨特·拜登公開批評奧巴馬幕僚,顯示民主黨內部問題影響監督能力。
美股追蹤
- 指數表現:7 月 28 日美股收盤,道瓊指數上漲 208 點(0.47%,44,901 點),標普 500 上漲 25 點(0.4%,6,388 點),納斯達克上漲 50 點(0.24%,21,108 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 1 點(0.03%,5,645 點),均接近歷史高點。
- 市場風險:美股無明顯技術賣壓,但 VIX 指數回落至 4 月低點,顯示市場過度樂觀。主持人提醒,市場情緒在極度悲觀與樂觀間快速切換,投資人需謹慎應對。
人性難移
- 市場情緒:主持人以人性角度解讀市場,認為投資人厭惡不確定性,追求穩定,但市場情緒在樂觀與悲觀間搖擺。關稅消息可引發恐慌或樂觀,類似歷史事件(如鴉片戰爭、黃花岡烈士)引發不同情緒。
- 人性案例:以少林寺方丈釋永信涉嫌挪用資金、違反佛戒為例,說明人性難以抑制,投資人亦受人性驅使,在市場高點追高、低點恐慌,難以改變。
- 哲學觀點:引用「食色性也」,解釋人偏好美好事物,但應避免沉迷。君子「好色不淫」,呼籲投資人尊重市場情緒,但需理性判斷。
台灣關稅
- 貿易順差:台灣對美出口今年上半年達 789 億美元,年增 51%,即將超越中國成為台灣最大出口市場。整體出口 2,832 億美元,創歷史同期新高,年增 25.9%。主持人認為,台幣升值加劇匯損,工具機產業訂單減少,需搶回訂單。
- 關稅預測:台灣關稅稅率預計介於 15% 至 20%,8 月 1 日可能公布。川普關稅戰源於貿易逆差,但台灣對美順差擴大,談判壓力增加。主持人認為,美方可能不在意台灣選舉結果,關稅由川普一人拍板。
台股部位
- 台股表現:台股一周微跌 18 點,市場關注關稅談判進展,認為將影響台股是否能最後噴出。主持人認為,選舉結果不應動搖投資信心,無需因不確定性減持台股。
- 投資建議:不建議因選舉移民或減持台積電,政黨輪替不應影響長期投資。建議分散配置美股以降低地緣政治風險。台灣在全球和平指數排名亞太第八,民主指數 8.78 分(全球第 12,亞洲第一),顯示社會穩定,投資環境良好。
- 台灣優勢:台灣民主制度成熟,文官體系進步,清廉指數全球第 25 名,超越美國與以色列。主持人樂觀看待台灣長期發展,認為儘管有波折,社會與經濟持續進步。
總結
- 關稅戰進展:主持人認為,關稅戰接近尾聲,8 月 1 日將是最後衝刺期,台灣、印度等國稅率即將公布。關稅不僅解決貿易逆差,更成為美國打開他國市場及外交施壓的工具。
- 市場展望:全球股市多頭格局,美國關稅收入(預計 3,000 億美元)推升川普民調及市場樂觀情緒,但需警惕過高乖離率與通膨風險。台股受台幣升值與關稅不確定性影響,投資人應理性布局。
- 人性與投資:市場情緒受人性驅動,投資人需尊重樂觀氛圍,但保持謹慎。主持人以幽默案例(如少林寺事件)強調人性不變,呼籲投資人理性判斷,避免追高殺低。
- 台灣定位:台灣在全球貿易與民主體系中具優勢,應對關稅談判與地緣政治風險,長期發展仍樂觀。主持人鼓勵投資人訂閱節目,持續關注後續財經動態。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