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5(五)贏了華府,贏了全球!川普執政半年,壓軸逼降息?
摘要整理
國際關稅進程與貿易談判
- 美日簽訂協定後,美歐協議預計數天內公布,全球主流貿易經濟體關稅趨向 15% 基準,美國關稅收入預估增加 50%
- 歐盟若 8 月 1 日起被課 30% 關稅,可能對 300 億美元美國產品採取報復措施,汽車關稅降至 15% 為談判焦點
- 日本投資美國 5,500 億美元,美國收取 90% 獲利,日本汽車關稅降至 15%,台灣談判中,關稅下限預估 15%
美國經濟與通膨展望
- 美國上半年囤貨導致出口額飆高,關稅戰未引發通膨失控,下半年部分產品可能因庫存過剩出現通縮
- 美國經濟自 2008 年未進入深度衰退,2025 年 GDP 預計緩步擴張,核心通膨受工資僵固性影響,需靠基期效應緩解
- 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降至 21.7 萬,創三個月新低,顯示勞動市場未嚴重惡化,關稅戰鎖定通膨於 15% 左右
川普政策影響與國內進展
- 川普一年內發布近 10 次緊急命令及 180 次行政命令,關稅戰、減稅法案、非法移民政策均未顯著失敗
- 非法移民抓捕突破 6 萬人,驅逐計畫受監獄容量限制,需 3-6 個月審議,司法端支持川普政策
- 哥倫比亞大學支付 2 億美元和解金,恢復聯邦研究經費,反 DEI 政策推動下,哈佛面臨資金撤銷壓力
美國股市與科技產業動態
- 標普 500 與納斯達克指數屢創歷史新高,AI 行情由 Alphabet 點燃,硬體股如輝達表現強勁,軟體股如微軟、Google 穩定
- 特斯拉財報承壓,庫存壓力影響蘋果(iPhone 16/17)及特斯拉,馬斯克與川普關係緊張但近期態度緩和
- 輝達 H20 晶片解禁,中東訂單增加,顯示川普政策對科技業影響,黃仁勳政治手腕圓滑,助輝達兩邊通吃
台灣內需市場與房地產挑戰
- 台灣零售銷售年減 2.9%,餐飲業年減 2%,內需受央行第七波打房影響,汽機車關稅調降有望帶動下半年反彈
- 七都預售屋解約量較去年同期增 60%,4 月解約量突破 200 件,投資客寧賠 15% 違約金退出,顯示市場信心不足
- 房價鬆動幅度有限,台北下跌 0.6%,新北上漲 18%,台中漲 11%,建商讓價幅度低,預售市場壓力持續
貨幣政策與金融市場觀察
- 美國製造業 PMI 跌至 49.5,創今年最低,服務業 PMI 維持 55.2,顯示經濟依賴服務業支撐,川普施壓聯準會降息
- 台灣房貸收縮但幅度有限,六都成交件數縮減 60%-80%,央行總裁態度將決定房市鬆綁空間
文化與社會政策變革
- 川普簽署反跨性別行政命令,軍方取消性別友善廁所,聯邦網站刪除逾 1,000 頁 DEI 與性少數內容,占比 9.2%
- 美國在加拿大、德國等國形象下滑 40%-50%,民眾信心降至 80% 以下,川普政策雖損國際好感但經濟上獲利
- 台灣建案名稱創新,如「橡樹貴麗」「稀麗仁七」,反映建商以噱頭吸引買氣,內需收縮影響裝修與建築業
觀點整理
國際貿易與關稅政策
美日與美歐關稅協定:
- 美日已簽訂關稅協定,美歐預計未來幾天公布協議,全球主流貿易經濟體關稅稅率趨向 15% 左右,基準稅率從 10% 上調至 15%,增加美國財政收入約 1/2。
- 歐盟若被課徵 30% 關稅,可能對美國 300 億美元產品採取報復性關稅,但雙方仍希望加速談判,特別是汽車關稅需降至 15%,以減輕美國本土車廠壓力(因墨西哥、加拿大進口車輛關稅為 25%,日本整車已降至 15%)。
- 全球主要貿易國(如日本、越南、印尼、菲律賓、中東國家、英國)多有簽訂關稅協議,並增加購買美國波音產品,顯示美國在關稅戰中獲利顯著。
川普關稅戰成效:
- 川普利用緊急權力頻繁發布關稅命令,一年內緊急命令達 10 次,行政命令約 180 次,創歷史新高,雖具爭議但未見重大失敗。
- 關稅戰未導致通膨失控,上半年囤貨過多可能引發下半年部分產品通縮,出口額飆升未見經濟衰退風險。
- 美國出口至各國關稅低,吸引投資基金流入,稅率接近 15% 的國家可獲更多投資,未達標者(如越南、印尼、菲律賓)稅率約 19-20%。
日本投資與關稅:
- 日本對美投資 5,500 億美元,美國獲 90% 利潤,日本開放汽車與卡車採購,關稅降至 15%,半導體與藥品關稅亦優惠處理。
- 台灣關稅談判中,預估 15% 為亞洲國家下限,需觀察是否能接近南韓條件。
加拿大貿易談判:
- 加拿大總理卡尼表示不急於 8 月 1 日前接受不利協議,但若條件符合加拿大利益,願接受 15% 關稅,顯示談判加速。
美國經濟與市場表現
股市表現:
- 受 Alphabet 引領的 AI 行情帶動,標普 500 與納斯達克指數屢創歷史新高,儘管特斯拉財報不佳。
- 硬體股(如輝達)表現強勁,軟體股(如微軟、Google、Amazon、Meta)相對穩定,但蘋果與特斯拉因庫存壓力承壓。
- 與川普關係密切的企業(如輝達 H20 解禁)表現較佳,馬斯克與川普關係稍有分歧但近期態度緩和。
製造業與服務業:
- 7 月標普製造業 PMI 跌至 49.5,創今年最低,顯示製造業疲軟;服務業 PMI 維持 55.2,支撐經濟。
- 川普認為高利率阻礙製造業投資,服務業因美國消費力強而表現良好,呼籲聯準會降息以刺激製造業。
勞動市場與通膨:
- 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降至 21.7 萬,三個月新低,顯示勞動市場未嚴重惡化,儘管川普政策導致地區性裁員(如華盛頓周邊)。
- 通膨受關稅影響已鎖定在 15% 左右,上半年囤貨效應緩解通膨壓力,下半年可能因需求減弱出現通縮風險。
聯準會與降息壓力:
- 川普持續施壓聯準會主席鮑爾降息,認為關稅戰未引發通膨且即將結束,降息可降低國債利率並緩解房地產等產業壓力。
- 川普與鮑爾針對聯準會大樓整修成本(25 億美元)爭議,川普試圖淡化緊張關係,強調降息迫切性。
美國內政政策
非法移民:
- 非法移民驅逐計畫持續推進,6 月底抓捕超 6 萬人,現面臨監獄容量不足問題,需 3-6 個月審議後驅逐。
- 五角大廈縮減洛杉磯軍事佈局,國民警衛隊部分撤回,約 2,000 人留守。
反 DEI 政策:
- 哥倫比亞大學支付 2 億美元和解金及 2,100 萬美元結束歧視法爭議,恢復聯邦研究經費,川普安排獨立監察人確保反 DEI 改革。
- 哈佛若不妥協,可能面臨聯邦資金與學生補助撤銷,影響 80% 外部資金來源。
- 軍方取消性別友善廁所,恢復以生物性別為準,刪除跨性別相關內容與計畫,聯邦網站移除超 1,000 頁 DEI、氣候變遷等內容,占 9.2%。
宗教與文化政策:
- 川普推動宗教革命,簽署反跨性別行政命令,軍方全面取消性別友善設施,強化二元性別制度。
台灣市場與經濟
內需收縮:
- 零售銷售年減 2.9%,餐飲業年減 2%,內需受央行第七波打房影響持續收縮。
- 七都預售屋解約量逼近 1,000 件,年增 60%,4 月解約超 200 件,顯示投資客寧賠違約金(15%)退出市場。
- 房價鬆動有限,台北小跌 0.6%,新北漲 18%,桃園漲 3.8%,台中漲 11%,台南漲 4.5%,高雄漲 6.9%。
建商策略:
- 建商未全面降價,僅部分蛋殼區個案鬆動,開價可降 15-20%,但低於實價登錄難度高。
- 建商以噱頭吸引買氣,如送裝潢、家電,或取諧音建案名稱(如「橡樹貴麗」、「稀麗仁七」、「超綻」)。
出口與內需展望:
- 出口表現亮麗,但內需收縮,若汽機車關稅與貨物稅調降,可望帶動下半年消費反彈。
- 若出口與內需同步收縮,需央行採寬鬆政策或鬆綁房市,否則景氣軟著陸困難。
貨幣政策與全球經濟
貨幣失能與美債問題:
- 美國美債擴張導致創造 1 元 GDP 需 4-5 元債務(30 年前為 1-1.5 元),金融借貸本質使債務膨脹難持續。
- 川普 2.0 政策降低美國債務占 GDP 比值,鼓勵日本(5,500 億美元投資)、台灣等國擴大消費與舉債,平衡全球經濟增長。
- 貨幣失能非全面超發,而是匯率蹺蹺板效應,亞洲國家超額儲蓄需轉為舉債以維持經濟動能。
全球經濟預測:
- 根據穆根大通,全球 GDP 緩步擴張但幅度放緩,核心通膨受工資僵固性影響,需靠基期效應緩解。
企業與政治關係
川普與科技巨頭:
- 輝達因 H20 解禁表現強勢,黃仁勳擅長場面話(如稱美國優勢在川普),獲川普青睞。
- 馬斯克與川普關係一度緊張,但川普近期釋放善意,強調支持馬斯克事業,未來合作或帶動特斯拉表現。
企業策略:
- 黃仁勳以圓滑應對政治,全球市場通吃;馬斯克想像力強但政治手腕稍遜,需改善與川普關係。
健康與生活建議
- 主持人建議保養身體,強調肝臟健康,晚餐早吃以延長空腹時間,助於「休肝」。
閱讀推薦書籍:《貨幣失能》
書籍主題:
- 探討川普 2.0 時代國際局勢的動盪,特別聚焦於全球貨幣體系的改革及其對經濟的影響。
核心問題:
- 美國長期透過美債擴張籌集資金以支撐消費,但債務規模膨脹導致市場對美債信用的擔憂。
- 過去美國每增加 1-1.5 美元債務可創造 1 美元 GDP,如今需 4-5 美元債務才能創造 1 美元 GDP,顯示債務效率下降。
川普 2.0 政策與貨幣失能:
- 川普的政策旨在降低美國的債務杠杆(債務占 GDP 比值),透過關稅戰和其他經濟策略,促使其他國家(如日本、臺灣)增加消費或舉債,減少其超額儲蓄。
- 鼓勵全球經濟增長不單依賴美國舉債,而是轉由其他儲蓄率高的國家(如亞洲國家)承擔更多債務。
貨幣失能的含義:
- 並非全球貨幣全面超發,而是貨幣體系中相對比例的失衡。
- 透過匯率波動(類似蹺蹺板效應),資金流向寬鬆力度較大的國家,促使其擴大債務以維持全球經濟平衡。
啟示與建議:
- 書籍強調全球經濟需重新分配債務負擔,以避免單一國家(如美國)過度依賴舉債推動經濟。
- 建議投資者關注貨幣政策、匯率波動及國際貿易格局變化,以理解金融革命的潛在影響。
閱讀價值:
- 雖然書籍較為學術且篇幅較長,但提供對當前國際經濟局勢及貨幣政策的深入洞察,適合對全球金融體系感興趣的讀者。
- 鼓勵投資者思考如何在貨幣失能的背景下調整投資策略。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