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7(四)川普槓鮑爾,美債心先涼?川普放手晶片外交,美中能和緩?
摘要整理
市場總覽與美股動態
- 美國股市持續創歷史新高,標普 500 指數收於 6,263 點,上漲 0.32%,納斯達克指數收於 20,730 點,創新高
- 債券市場面臨賣壓,30 年期國債殖利率一度衝高至 5.07%,現回落至約 5%,仍為 6 月初以來高點
- 市場對聯準會獨立性疑慮加深,Polly Market 賭盤顯示近 50% 機率預期聯準會主席鮑爾 8 月 31 日前被川普撤換
聯準會政策與獨立性爭議
- 市場傳言川普欲開除聯準會主席鮑爾,引發對聯準會獨立性的質疑,雖後續川普否認撤換傳聞
- 聯準會主席與 FOMC 主席職務分離可能性增加,鮑爾可能於 2026 年 5 月卸任後以理事身份留任至 2028 年
- 聯準會降息預期與經濟數據矛盾,市場預期短端利率低於次級利率,顯示鴿派預期自 2022 年起緩步增溫
通膨與經濟數據分析
- 6 月 PPI 月增幅近 0,遠低於市場預期 0.2%,年增幅降至 2.3%,為 2024 年 9 月以來最低
- 核心 PPI 年增幅降至 2.6%,為 2024 年 3 月以來最低,顯示商品價格漲幅集中於能源、食品與耐用品
- 美國經濟穩健,6 月工業生產指數月增 0.3%,年增 0.37%,過去 6 個月有 4 個月呈現成長
關稅政策與通膨預期
- 市場預期關稅通膨為一次性影響,PPI 數據顯示通膨壓力溫和,雞蛋價格暴跌 22%,服務價格微跌 0.1%
- 川普關稅政策推升實質有效稅率至 8.9%,促使企業回流美國,降低對外出口關稅以吸引投資
- 美中局勢和緩,AI 晶片出口管制放寬,稀土通膨預期淡化,輝達等企業獲准出口次級產品以維持市場依賴
非法移民政策與薪資通膨
- 川普推動「大而美法案」,撥款 1,650 億美元用於執法,450 億美元新建拘留中心,拘留人數達 57,800 人,較上任初期增 46%
- 非法移民驅逐政策導致薪資通膨壓力,薪資增幅達 3.9%,高於 CPI,預計影響將於 1 至 2 年內顯現
- 拘留設施短缺,美國政府擴建現有中心並委託私人監獄公司,GEO 等企業收入預計大幅增長
產業回流與市場策略
- 川普推動製造業回流,鼓勵可口可樂使用美國甘蔗糖,改變配方以降低健康風險並支持本土產業
- 關稅策略提高進口成本,美國對外出口享零關稅優勢,吸引企業在美設廠,台廠面臨成本競爭壓力
- 市場預期經濟增長可抵銷關稅通膨,美國企業盈餘修正指數自 4 月起大幅上調,高盛預測標普 500 年終目標價上修
AI 與科技股表現
- 輝達市值超越 Meta 與 Alphabet 總和,接近 Costco、沃爾瑪與 Amazon 總和,帶動美股指數上漲
- AI 熱潮持續,宏達電因業外收入與 VR/AR 新品預告,股價跳空漲停,顯示 AI 行情延續至 2025 年
- 蘋果股價表現疲弱,全球手機出貨量二季度僅增 1%,iPhone 營收占比降至 56%,服務營收升至 21%
台股與總結展望
- 台股收於 23,103 點,上漲 60 點,但市場情緒自 4 月起低迷,投資者對非理性繁榮預期猶存
- 通膨僵固性主要來自薪資而非關稅,非法移民驅逐潮將長期推升薪資通膨,影響 1 至 2 年
- 投資策略建議長期持股,輝達等 AI 領頭羊持續帶動行情,需關注蘋果與特斯拉能否跟上市場步伐
觀點整理
美國債券市場與聯準會獨立性
債券市場波動:
- 近期美國債券市場面臨顯著賣壓,10 年期與 30 年期國債殖利率一度暴衝,30 年期國債殖利率最高達 5.07%,目前回檔至約 5%,仍為 6 月初以來新高。
- 市場看空美債情緒持續,預期 5 週內 30 年期殖利率可能攀升至 5.3%,為 2007 年以來最高點,權利金約 1,000 多萬美元。
聯準會獨立性爭議:
- 市場傳言川普可能撤換聯準會主席鮑爾,Polly Market 賭盤一度顯示近 50% 機率鮑爾將於 8 月 31 日前辭職,引發對聯準會獨立性的質疑。
- 川普雖否認撤換傳聞,但市場擔憂聯準會降息步調可能受川普意志影響,導致債券市場波動加劇。
- 聯準會主席與 FOMC 主席職位雖傳統由同一人擔任,但法律上可分離。鮑爾即使 2026 年 5 月聯準會主席任期結束,仍可留任 FOMC 委員至 2028 年,繼續影響政策。
- 聯準會內部可能推舉鮑爾續任 FOMC 主席,以彰顯獨立性,對抗政治干預。
降息預期與經濟數據:
- 儘管美國經濟數據強勁(非農數據穩健、通膨頑固、GDP 成長穩定),市場對聯準會降息預期仍緩步升溫,2 年期國債殖利率與聯邦基金利率差轉負,顯示鴿派預期。
- 市場預期聯準會可能因壓力進入降息,但時間拉長,經濟未見放緩,通膨略高於目標。
美國債務壓力:
- 2025 年美國債務到期金額約 7 兆美元,2026 年約 3 兆美元,高額債務加劇市場對財政可持續性的擔憂。若利率維持高位,債務利息壓力將進一步上升。
通膨與關稅政策
通膨預期與關稅影響:
- 市場對關稅引發的通膨預期高於實際通膨,聯準會更擔心通膨預期導致囤貨行為,形成漸進式通膨傳導。
- 川普主張關稅為一次性調整,通膨率可能在次年歸零(如物價從 100 元漲至 120 元,次年維持 120 元,通膨率即為 0)。
- 6 月 PPI 月增幅近 0,遠低於預期 0.2%;年增幅降至 2.3%,核心 PPI 年增幅降至 2.6%,均為近期低點,顯示關稅通膨未顯著反映在生產者成本上。
- 商品價格漲幅集中於能源、食品與耐用品,但幅度有限;雞蛋價格暴跌 22%,服務價格微跌 0.1%,顯示部分領域有通縮跡象。
關稅通膨的緩解因素:
- 關稅通膨可能被以下因素抵銷:(1) 放寬監管壓制供給型通膨;(2) 海外出口商吸收部分成本;(3) 經濟增長抵消物價壓力。
- 美國實質有效稅率升至 8.9%,關稅收入增加,顯示川普政策有效推高進口成本。
薪資通膨與非法移民政策:
- 通膨僵固性主要來自薪資增長,而非關稅。非法移民驅逐政策可能推高薪資通膨,因勞動力減少導致缺工,薪資增幅達 3.9%,高於 CPI。
- 大二美法案撥款 1,650 億美元用於執法,其中 450 億美元用於新建拘留中心。2025 年已拘留約 57,800 人,較川普上任初期增加 46%,但驅逐進度因司法程序緩慢,僅不到一半人數完成驅逐。
- 拘留設施不足,美國政府擴建現有中心(如加州處理中心在足球場搭帳篷),並與私人監獄公司合作新建設施。
美國經濟與製造業回流
經濟表現:
- 美國經濟未見放緩,6 月工業生產指數月增 0.3%,年增 0.37%,過去 6 個月有 4 個月成長,顯示工業生產穩健。
- 庫存調整、需求疲軟與美元強勢影響經濟,但川普上任後經濟表現優於預期。
製造業回流策略:
- 川普通過高關稅政策(如對進口貨物課 10% 關稅)提高海外企業成本,吸引製造業回流美國。
- 鼓勵企業使用美國本土資源,如與可口可樂溝通改用美國甘蔗糖,降低對玉米果糖依賴,兼顧健康與產業回流目標。
- 關稅政策搭配零關稅出口協定,降低美國產品出口成本,吸引企業在美國設廠。
美中關係與晶片外交
美中局勢緩和:
- 美中關稅戰和緩,市場預期協議簽署將減輕庫存壓力,但可能引發通縮循環,因企業囤貨過多,協議達成後需消化庫存。
- 美國放寬對中國 AI 晶片出口管制,允許輝達等企業出口,換取中國放寬稀土管制,緩解稀土通膨預期。
晶片外交策略:
- 川普授權輝達執行「晶片外交」,讓中國企業依賴美國技術,抑制華為發展,同時將 AI 晶片出口與稀土談判掛鉤。
- 市場派主張維持對中國出貨,賺取外匯並保持技術領先,反對共和黨建制派的全面脫鉤政策。
美國股市表現
指數表現:
- 道瓊工業指數上漲 231 點(0.53%),收 44,254 點;標普 500 指數上漲 19 點(0.32%),收 6,263 點;納斯達克指數上漲 52 點(0.25%),收 20,730 點,持續創歷史新高;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 22 點(0.39%),收 5,696 點。
- 輝達市值超過 Meta 與 Alphabet 總和,接近 Costco、沃爾瑪與 Amazon 三家總和,顯示 AI 浪潮推動其強勁增長。
市場預期調整:
- 華爾街因川普政策頻繁調整報告,標普 500 年終目標價從調降轉為調升,企業盈餘修正指數自 4 月起大幅向上,花旗驚奇指標顯示樂觀情緒升溫。
- AI 行情持續主導市場,輝達領漲,帶動指數上攻,但標普 500 僅 25 檔股票創高,其餘 475 檔尚未突破,顯示指數上漲集中於少數龍頭。
台股與科技股
台股表現:
- 台股上漲 60 點,收 23,103 點,但市場情緒自 4 月起偏向觀望,投資人意興闌珊,靜待非理性繁榮階段。
科技股動態:
- AI 浪潮持續推升科技股,輝達為領頭羊,帶動整體行情。宏達電因 VR/AR 新品預告與業外收入,股價跳空漲停。
- 蘋果股價表現疲軟,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二季度僅增 1%,蘋果市占率 15.7%,略低於三星的 19.7%。iPhone 營收占 56%,服務營收升至 21%,顯示轉向服務生態系(如 Apple TV、App Store)以穩定收入。
- 特斯拉銷量在歐洲衰退幅度較大,需觀察自駕車與機器人技術進展。
總結與展望
通膨核心問題:
- 通膨僵固性主要來自薪資增長,而非關稅預期。非法移民驅逐潮導致勞動力短缺,推高薪資通膨,影響時間可能長達 1 至 2 年。
- 關稅通膨為一次性影響,談判達成後可淡化,市場應聚焦通膨預期管理。
投資建議:
- 美國經濟處於擴張週期,關稅衝擊可視為中期回檔,投資人應專注景氣指標拐點,長期持有優於短線操作。
- AI 行情仍是市場主軸,輝達領漲,但需關注蘋果、特斯拉等落後龍頭能否追上。
- 台股行情需觀察是否進入非理性繁榮階段,投資人應保持耐心,等待景氣轉向訊號。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