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1(二)台美達協議?央行揮拳,台幣急貶!Q2 財報撐得住?

2025-07-01(二)台美達協議?央行揮拳,台幣急貶!Q2 財報撐得住?

摘要整理

財經皓角聽友會與市場展望

  • 財經皓角第三季聽友會將於 2025 年 7 月 5 日晚上 8 點舉行,針對當季行情推演及過去季度資產操作檢討
  • 2025 上半年景氣擴張速度鈍化,但整體仍處於擴張框架,川普政策對市場震盪影響顯著
  • 年訂閱會員可獲得聽友會收聽權、專題影片、宏觀報告及個人資產周誌,深化投資分析

美國股市表現與資金動向

  • 2025 上半年美國四大指數表現亮麗,標普 500 指數 6 月上漲 4.96%,第二季上漲 10.57%,上半年累計漲幅 15.29%
  • 納斯達克指數 6 月上漲 6.57%,第二季飆升 17%,上半年漲幅 15.48%,科技股引領漲勢
  • 外資對美股配置放緩但仍為正向流入,2025 年上半年淨流入金額與 2021-2023 年相近,顯示市場韌性

台幣匯率與台股影響

  • 台幣 6 月底急貶 0.7 元,跌破 29.9 元關卡,央行展現阻升決心,市場推測與台美談判進展相關
  • 台積電受台幣急貶影響,昨日尾盤下跌,融資餘額從 4 月 2100 億元回升至 2552 億元,散戶信心回溫
  • 台幣二季度升值 11%,高於韓元 8.4% 及日元 3.7%,導致出口商競爭壓力增大,尤其是工具機與傳產

台美貿易談判進展

  • 台美及其他國家初步達成協議框架,台灣若維持善意協商,可能保持 10% 關稅優勢,較東南亞國家 15-20% 低
  • 7 月 9 日為關稅談判期限,未能達成協議的國家將恢復 4 月 2 日高關稅,台灣談判進度受市場關注
  • 央行台幣急貶可能反映台美談判妥協,確保金融市場穩定,降低外匯操縱爭議風險

美國科技巨頭與匯率收益

  • 美元貶值為美國科技巨頭帶來匯兌收益,七巨頭海外營收占比高,Meta 達 65%,二季度財報預估亮麗
  • 蘋果因匯率收益影響財報 8 個百分點,Meta 預估財報表現極佳,部分因海外收入兌美元增值
  • 微軟與 Open AI 合作緊密,投資 137.5 億美元,分潤上限 920 億美元,AI 業務推動股價上漲 18%

Meta 與亞馬遜動態

  • Meta 因廣告管理缺失被台灣政府罰款 1500 萬元,連續罰款累計 3100 萬元,受匯兌損失放大影響
  • Meta 向私募信貸籌資 290 億美元,包括 30 億美元股權及 260 億美元債務,積極投入 AI 研發
  • 亞馬遜三大業務(會員服務、協力廠商平台、AWS)穩定現金流,AWS 成長快速,資本支出領先其他巨頭

藍色起源與政治影響

  • 貝佐斯透過藍色起源積極與川普接觸,尋求太空合約機會,政治影響力成為競爭關鍵
  • 藍色起源技術落後 SpaceX,但透過政治修補爭取訂單,顯示太空產業競爭延伸至白宮政治
  • 貝佐斯與桑切斯婚宴花費 5500 萬美元,其事業心與經營邏輯展現長期風險可控的投資策略

投資策略與長線思維

  • 景氣循環投資優於選股策略,建議在低基期亂買股票,而非高基期研究財報,降低賠率
  • 成本攤平需在市場恐慌或中期回檔時加倉,美國股市連續突破歷史高點,顯示長期上漲趨勢
  • 投資應追求少賠多賺,接受小代價以換取長期回報,類比賭神策略以低成本換取高收益

觀點整理

財經市場總覽與景氣循環

  • 景氣擴張持續但速度放緩

    • 主持人認為全球經濟仍處於景氣擴張框架,雖然上半年因川普政策(如關稅戰)引發市場震盪,但各項指標顯示經濟仍有擴張條件,只是速度正在鈍化。
    • 市場擔憂上半年囤貨行為可能加速未來景氣下行,或因庫存調整影響經濟表現。
    • 建議投資者應觀察景氣循環的位置,強調「低基期亂買股票」比「高基期認真研究財報」更實際,避免在高點追逐熱門產業。
  • 投資策略:景氣循環與板塊輪動

    • 主持人過去習慣在年報或半年報公布時,避開熱門產業,轉向冷門族群以降低風險,因牛市中板塊會輪動,冷門股基期低,虧損風險較小。
    • 然而,熊市時無論熱門或冷門股票均難逃下跌,顯示景氣循環對投資的影響遠大於個別選股。因此,主持人轉向以景氣循環為基礎的投資策略,強調在低基期分散投資,並在市場恐慌或回檔時加倉以攤低成本。

美股市場表現與展望

  • 美股四大指數表現亮麗

    • 2025 年上半年,美股四大指數均錄得正收益:
      • 標普 500 指數 6 月上漲 4.96%,第二季上漲 10.57%,上半年累計漲幅 5.5%。
      • 納斯達克指數 6 月上漲 6.57%,第二季飆升 17%,上半年漲幅 5.48%。
      • 道瓊指數 6 月上漲 4.3%,第二季上漲 4.98%,上半年漲幅 3.64%。
      • 費城半導體指數表現相對平淡,6 月僅上漲 0.03%。
    • 美股持續創歷史新高,顯示市場強勁,但估值偏高(標普遠期本益比接近 23 倍),與企業獲利預期脫鉤,存在風險。
  • 科技股與七巨頭表現分化

    • 七巨頭(蘋果、微軟、輝達、亞馬遜、Meta、Google、特斯拉)帶動美股上漲,資訊科技板塊漲幅達 120%,七巨頭整體漲幅 140%,遠超標普 500 的 60%。
    • 2025 年表現分化:
      • Meta 上漲 23%、微軟上漲 18%、輝達上漲 14%。
      • 亞馬遜持平,Google 下跌 6.9%,蘋果下跌 15%,特斯拉下跌 16%。
    • 蘋果因硬體庫存循環及 AI 行情落後承壓,但近期宣布將 Siri 整合 Open AI 技術,試圖搶占 AI 商機。
    • 微軟與 Open AI 的深度合作(投資 137.5 億美元,分潤上限 920 億美元)鞏固其 AI 市場領導地位,推升股價。
    • Meta 因海外營收占比高(65% 以上),受惠美元貶值,預估第二季財報表現亮麗,同時積極投入 AI 並搶人,引發與 Open AI 的競爭。
    • 亞馬遜三大業務(會員服務、協力廠商平台、AWS)穩健成長,飛輪效應提升市占率與議價能力,AI 浪潮對其電商業務影響有限,長期前景看好。
  • 資金流入與政策環境

    • 全球資金持續流入美股,雖較 2024 年下半年放緩,但仍具韌性,未見大規模外資撤離。
    • 美國債券市場資金流入放緩,主因利率水準不如去年高,但美股仍是海外投資者首選。
    • 政策風險方面,美國稅改法案在參議院陷入僵局,共和黨內部意見分歧;7 月 9 日為貿易協定 90 天寬限期到期日,若無協議,關稅戰可能加劇,推升通膨預期。
  • 美元貶值帶來的影響

    • 美元貶值為美國科技巨頭帶來匯兌收益,海外收入(以台幣、人民幣、日元計價)兌換美元後帳面價值提升,預估第二季財報將「極端亮麗」。
    • 蘋果因匯率收益影響高達 8 個百分點,儘管 iPhone 16 銷售未達預期,收入仍因亞洲貨幣升值而增加。

台股市場與台幣匯率

  • 台股表現與台幣急貶

    • 台積電 6 月 30 日帶量殺尾盤,跌破年線,反映央行阻升台幣政策導致市場震盪。
    • 台幣 6 月 30 日急貶 0.7 元,失守 29.9 元關卡,央行出手力道顯示阻升決心,短期內趕走投機資金。
    • 融資餘額從 4 月的 2100 億元回升至 2552 億元,顯示散戶信心回溫,但仍遠低於歷史高點。
    • 加權指數 6 月 30 日下跌 324 點(跌幅 1.44%),但元大台灣 50(0050)上漲 0.14%,正二 ETF 上漲 0.61%,反一 ETF 下跌,顯示 ETF 與指數脫鉤,可能是折溢價或市場波動所致。
  • 匯率對企業影響

    • 台幣第二季升值 11%,高於韓元(8.4%)、新加坡幣(5.4%)、馬幣(5.3%)、泰銖(4.9%)、日元(3.7%),導致台灣出口商競爭力下降,尤其是與日韓競爭的傳統產業(工具機等)毛利率受壓。
    • 半導體產業因台幣升值,第二季財報預估市值獲利受影響 4% 至 7%,電子下游影響 1% 至 1.5%,網通 5% 至 10%,窗簾 4%,製鞋 2% 至 2.5%。
    • 中小型企業面臨匯兌損失(約 2 至 3 元),部分工具機企業暫停接單,等待日韓貨幣升值趨勢明朗。

台美貿易談判與關稅戰

  • 談判進展與台灣優勢

    • 彭博社報導,美國與台灣及其他國家已達成初步協議框架,雖未觸及核心結構問題,但若 7 月 9 日前無法達成最終協議,台灣可能維持 10% 關稅稅率,較東南亞國家(15% 至 20%)具優勢。
    • 台幣適度回貶有助出口商與日韓競爭,若談判進展順利,台灣可望在關稅戰中取得相對優勢。
  • 國際談判動態

    • 加拿大因數位服務稅與美國談判破裂,隨後撤回科技稅以換取談判機會,顯示市場壓力下各國可能退讓。
    • 日本因參議院選舉考量,對談判持謹慎態度,川普批評日本稻米進口限制,顯示地緣政治與貿易談判交織。

其他觀察與建議

  • 台灣投資者行為

    • 台灣投資者常以投報率(保險)、領配息(股票)、價差(債券)角度操作,導致美債市場出現停損潮,2025 年上半年淨流出 33 億美元,創 2020 年來最大紀錄,主因台幣匯率波動。
    • 主持人建議投資者專注長期收益,避免因短期匯損恐慌,強調「少賠多賺」與攤低成本的策略。
  • 企業與政治動態

    • Meta 因廣告管理系統缺失被台灣政府重罰 1500 萬台幣,連續罰款累計 3100 萬台幣,雖對其收入影響有限,但反映台灣監管趨嚴。
    • 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積極與川普接觸,藍色起源搶占太空合約,顯示科技巨頭在政治與商業競爭中的策略布局。
  • 投資心態與長線思維

    • 主持人引用電影《賭神》比喻,投資如同賭局,應選擇代價最小的策略,買在低基期以承受回檔風險。
    • 強調幸福感不應來自與他人比較,而是內在滿足,投資者應專注超越大盤的績效,而非追求短期熱門題材。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