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27(五)美元狂貶,台幣見 28?輝達再創高,末升段到了?

2025-06-27(五)美元狂貶,台幣見 28?輝達再創高,末升段到了?

摘要整理

全球股市表現與科技股動能

  • 美國股市在 2025 年 6 月 26 日集體收紅,標普 500 指數上漲 0.8%,收於 6,141 點,距離歷史新高僅差不到 0.5%
  • 輝達股價創歷史新高,帶動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 0.88%,收於 5,541 點,顯示科技股為美股主要推升動能
  • QQQ 指數技術面上出現黃金交叉(50 日均線上穿 200 日均線),過去 2020 年與 2023 年類似形態後均迎來強勢上漲,市場預期或重演歷史

通貨膨脹與聯準會政策預期

  • 美國 5 月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PCE)即將於 6 月 27 日公布,聯準會近期鴿派言論推升市場對降息的預期
  • 美國通膨率(CPI)目前約 2%,未達高通膨水準,但市場對 2026 年 6 月至 7 月降息預期強烈,影響亞洲貨幣升值預期
  • 川普對聯準會主席鮑爾遲遲不降息表達不滿,可能提前公佈繼任人選,候選人包括聯準會理事沃勒與凱文沃許,市場預期鴿派政策將提前反應

國際軍費與地緣政治變化

  • 北約峰會同意將軍費開支從 GDP 的 2% 提高至 3.5%,創歷史新高,額外設定 1.5% 非致命性國防支出目標,顯示歐洲軍事擴張
  • 日本防衛預算從 2022 年的 5.4 兆日元增至 2025 年的 8.5 兆日元,預計 2027 年前達 GDP 的 1.5-2%,但美方要求提升至 3.5% 引發談判僵局
  • 台灣國防預算從 2017 年的 3,190 億新台幣增至 2025 年的 5,350 億新台幣,增幅達 67%,預計 2026 年初達 GDP 的 3%

台灣經濟與匯率動態

  • 台幣近期升值顯著,6 月 26 日單日升值 2.26 角,收於 29.1,近三個月升值 5.69 角,升幅達 12%,為亞洲貨幣中最強
  • 台灣減少對美貿易順差進度領先日韓,配合軍費提升,市場預期 7 月 9 日前可獲優惠關稅稅率,推升台幣心理預期
  • 中央銀行限制出口商上午 10 點前拋匯,監控外資動向以穩定匯率,昨日外資匯入 8 億美元,顯示市場對台灣談判進展樂觀

AI 產業與科技競爭

  • AI 成為全球科技競爭核心,美國企業如亞馬遜、Meta 投入數百億美元於 AI 資本支出,搶占市場與監管寬鬆紅利
  • 川普放鬆 AI 監管,Open AI 與微軟因 AGI(人工通用智慧)定義爭議影響合作,凸顯 AI 技術主導權競爭
  • 日本與歐美針對 AI 生成內容立法,規範未授權使用文本或圖像盈利的行為,如日本市場每月生成 1,000-2,000 張皮卡丘相關 AI 圖像,引發版權爭議

地緣政治與貿易談判影響

  • 川普政策要求亞洲盟友提升軍費與減少對美貿易順差,日本與韓國談判進展緩慢,台灣因軍費與貿易順差調整進度領先
  • 美日 2+2 安全會談取消,美國要求日本軍費達 GDP 的 3.5%,韓國則被要求達 5%,引發兩國內部財政與民意壓力
  • 台灣配合美國政策,軍費增至 GDP 的 2.5-2.6%,預計 2026 年突破 3%,台幣升值與關稅談判進展形成正向循環

市場情緒與投資策略

  • 市場情緒從 4 月低谷逐漸轉為樂觀,成交量放大,美股重回多頭軌道,費城半導體指數自低點反彈 45%
  • 技術分析顯示 QQQ 黃金交叉後上漲機率高,但長期投資受本金限制,短線交易需謹慎槓桿操作以避免波動風險
  • 投資者應關注均值回歸週期,低潮時保持耐心,高潮時避免過度樂觀,川普政策進展與聯準會降息預期將持續影響市場動向

觀點整理

市場概況

  • 美股表現與科技股動能:美國股市週四全面收紅,標普 500 指數上漲 0.8%,距離歷史新高僅差不到 0.5%。費城半導體指數成為主要推升動能,輝達(NVIDIA)股價再創新高,帶動科技股走勢。期貨價格已創歷史新高,顯示市場樂觀情緒。
  • 技術面分析:納斯達克指數(QQQ)近期出現黃金交叉(50 日均線穿越 200 日均線),類似 2020 年及 2023 年的強勢上漲格局。市場成交量放大,多頭動能回升,但主持人提醒,市場乖離率高,情緒雖樂觀但未過熱,投資人需關注週期性波動。
  • 聯準會政策與通膨預期:即將公佈的 5 月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PCE)及聯準會近期鴿派談話,可能提升市場流動性預期。白宮考慮延長對等關稅暫緩期(原定 7 月 9 日到期),可能延至 8 月或 9 月,減輕市場利空壓力。
  • 投資建議:主持人強調週期投資與情緒管理的重要性,提醒投資人避免因波動過大(例如 4 月大跌)或槓桿操作而被洗出場。技術分析雖有效,但長期財富累積受本金限制,短線交易難以成為頂尖富豪。

國際軍費與地緣政治

  • 北約軍費調升:北約峰會達成軍費開支從 GDP 的 2% 提高至 3.5%,創歷史新高,並新增 1.5% 非致命性國防支出目標。歐洲軍權擴張,逐步接手對烏俄戰事的支持,減輕美國負擔。川普在 Truth Social 發文支持,稱北約承諾達 GDP 的 5%,增強軍事實力。
  • 亞洲軍費動態
    • 日本:防衛預算從 2022 年的 5.4 兆日元增至 2025 年的 8.5 兆日元,佔 GDP 從 1% 升至 1.5-2%。美方要求提升至 3.5%,但日本因國債及社福壓力,談判陷入僵局,待 7 月參議院選舉後再議。
    • 韓國:美方敦促軍費達 GDP 的 5%,韓國認為已高於其他盟友(目前約 2.7%),因總統李在明主張外交自主,與美國對中對抗策略有矛盾,導致美方不信任。美軍駐韓人數減少,轉移至日本(駐日美軍 5.5 萬人,76 個設施)。
    • 台灣:國防預算從 2017 年的 3,190 億新台幣增至 2025 年的 5,350 億,增幅 67%,佔 GDP 從 2% 升至 2.5-2.6%。特別預算推動下,2025 年底可能突破 3%。台灣在亞洲軍費佔 GDP 比值僅次於北韓,與韓國、新加坡接近。
  • 軍費購買力與戰力比較:俄羅斯軍費佔 GDP 約 7%,購買力達 4,010 億美元,性價比高於北約歐洲(1.2 兆美元)。北約人數優勢(312 萬人)不等於戰力協同,俄羅斯在火炮及核武具制衡能力。未來戰爭形態更依賴武器精準度而非人數。
  • 川普政策影響:川普推動盟友提高軍費,減少美國支出,同時以關稅談判換取市場參與。台灣配合軍費及關稅政策進度領先日韓,可能獲優惠稅率,推升台幣心理預期。

匯率預期

  • 台幣升值動能:台幣近期升值顯著,6 月 26 日單日升值 2.26 角,達 29.1 元,三個月累計升值 5.69 角(12%),為亞洲貨幣中最強勢。美元指數跌至 97,創三年新低,推升亞洲貨幣走強,但台幣升幅尤為突出。
  • 央行政策:台灣央行限制出口商上午 10 點前拋匯,試圖穩定匯率,但效果有限。外資匯入 8 億美元,央行未強力干預,顯示政策轉向。經濟部長郭智輝對關稅協定信心十足,認為台灣談判進度優於日韓,支撐台幣升值預期。
  • 聯準會降息預期:市場預期聯準會 2026 年 6-7 月進入主降息階段,川普對現任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不滿,可能提前公佈新主席人選(如凱文·沃許或沃勒),強化降息預期,推升亞洲貨幣。
  • 通膨與市場影響:美國通膨(CPI 約 2%)趨緩,關稅影響被本國供應商抵銷(如日本車商吞下 25% 關稅),未轉嫁至價格。主持人以「渣男」比喻通膨,雖帶來預期壓力,但適度通膨有利資產價格上漲。

美股追蹤

  • 指數表現:道瓊上漲 404 點(0.94%,43,386 點),標普 500 上漲 48 點(0.8%,6,141 點),納指上漲 194 點(0.97%,20,167 點),費半上漲 48 點(0.88%,5,541 點)。費半自低點反彈 45%,輝達領漲。
  • AI 與政治動態
    • 貝佐斯(Blue Origin)積極爭取白宮太空合約,填補馬斯克(SpaceX)與川普決裂後的真空。
    • 祖克柏(Meta)轉向親川普陣營,投資 AI 逾百億美元,與微軟、Open AI 競爭。Open AI 與微軟因 AGI 定義爭議,可能轉向其他雲端供應商。
  • AI 監管挑戰:生成式 AI 引發版權爭議,日本稱未經授權使用數據盈利構成侵權。主持人以寶可夢為例,指出 AI 生成圖像(如皮卡丘)需分辨正版特徵(如尾巴無黑色、四肢著地)以避免侵權。

閱讀推薦書籍

《快思慢想理財法》

  • 作者:馬克斯.菲爾普斯(Max Phelps)
  • 內容核心
    • 基於丹尼爾.康納曼的《快思慢想》理論,結合系統一(快速、直覺思考)和系統二(慢速、邏輯思考),應用於理財與投資決策。
    • 強調均值回歸概念:無論市場或人生的高低起伏,長期趨勢會回歸平均值。投資者應避免因短期波動過分悲觀或樂觀,保持週期性思維。
    • 舉例:領導者用表揚或批評影響表現,但均值回歸顯示,極端表現(好或壞)最終會趨向平均。投資中同樣適用,市場低潮時不需過分悲觀,高潮時不應過於得意。
  • 適用對象:希望通過理性思維提升理財決策的投資者。
  • 啟發:投資需具備週期思維,理解市場波動的規律,避免情緒化決策。

《冷戰 2.0:AI 如何影響中美俄新戰略》

  • 作者:喬治.塔卡奇(George Takach)
  • 內容核心
    • 探討 AI 時代下,中美俄在虛擬世界的戰略競爭,與傳統地緣政治衝突不同,聚焦於科技主導權。
    • 強調虛擬世界爭霸:競爭核心在於 AI 模型(如 GPT vs. DeepSeek)、高效晶片及量子計算的領先地位,而非傳統軍事或領土爭奪。
    • 提出「冷戰 2.0」概念:與冷戰 1.0 的軍事對抗不同,當前競爭聚焦於演算法、人才與技術模型的搶奪,虛擬空間成為主戰場。
    • 科技戰爭對地緣政治的影響:AI 主導權將決定未來全球影響力。
  • 適用對象:關注科技戰爭、地緣政治及 AI 發展的讀者。
  • 啟發:理解現代國際競爭已從實體轉向虛擬,投資與政策需關注科技創新與監管趨勢。

總結

  • **《快思慢想理財法》**提供投資者心理與週期思維的實用框架,適合希望提升投資決策理性的讀者。
  • **《冷戰 2.0》**揭示 AI 時代的全球戰略格局,幫助讀者理解科技戰爭對經濟與投資的深遠影響。兩書結合財經與科技視角,為投資者提供多元思考工具。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