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26(四)輝達創史高,科技業沒庫存?台幣又暴升,台股將創高?

2025-06-26(四)輝達創史高,科技業沒庫存?台幣又暴升,台股將創高?

摘要整理

市場總覽與投資環境

  • 美國股市四大指數表現強勁,標普 500 指數距離歷史新高僅 1.5%,納斯達克 100 指數已創下新高,輝達股價帶動半導體板塊上漲
  • 美元跌至三年低點,推升市場對海外半導體股資金流入的預期,輝達市值達 3.77 兆美元,超越微軟成為全球最有價值公司
  • 台幣升值壓力顯著,近三個月升值幅度達 12.4%,全球第一,對出口產業造成挑戰,但有利於台美貿易談判

輝達與半導體板塊動態

  • 輝達股價創歷史新高,帶動納斯達克指數同步創新高,市場關注資金是否從低基期半導體股進一步上漲
  • 輝達克服中國市場 500 億美元潛在損失及關稅影響,顯示 AI 需求強勁,GB 200 發貨潮推升市場對 AI 庫存補充的預期
  • 費城半導體指數(費半)相對低位,去年 AI 浪潮後賣壓最重,但近期上漲 0.95%,收於 5,493 點,顯示補漲潛力

全球貿易與關稅影響

  • FedEx 中國貨運量 5 月大幅惡化,股價下跌 6%,反映中美貿易不確定性,預估下季度營收成長僅 0-2%
  • 日本汽車出口至美國受 25% 關稅影響,5 月價格下跌 12%,車商選擇降價保市占率,顯示關稅未引發顯著通膨
  • 美國貿易赤字持續擴大,亞洲為主要來源,台灣憑藉台幣升值在貿易談判中獲優勢,5 月出口值達 517 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美國經濟與貨幣政策預期

  • 川普政府施壓聯準會降息,4-6 月未見關稅型通膨,CPI 與 PPI 數據顯示通膨壓力有限
  • 高盛研究顯示,外國供應商無法轉嫁關稅成本,選擇降價保市占率,日本車商毛利率受壓縮
  • 市場預期 7 月 9 日對等關稅新稅率公佈,若通膨未失控,聯準會可能在選舉前降息 50 基點

台灣股市與外資動向

  • 台股表現強勁,以美元計價的 MSCI 台灣指數 ETF 接近歷史新高,台積電貢獻 150 點漲幅,帶動大盤上漲 1.9%
  • 外資今年賣超台股約 4,000 億元,但 5 月中旬後回補 2,400 億元,顯示調節壓力仍大
  • 台幣升值帶動外資情緒,央行嚴查外資左手買台股、右手買反向 ETF 的套利行為,違規持有反向 ETF 比例達 37-38%

台灣產業結構與庫存極化

  • 台灣 5 月工業生產指數年增 22.6%,製造業指數達 121.41,連續 15 個月高速擴張,ICT 產業無庫存壓力
  • 傳統產業如塑橡膠、運輸工具、紡織品等外銷訂單衰退,化學製品衰退 8%,顯示產業極化現象
  • 電子零組件與資通訊產品占出口值近 60%,其他產業庫存過剩,傳產連續三年衰退未見復甦

股東紀念品與庫存壓力

  • 傳統產業庫存過剩,企業透過股東紀念品銷庫存,永豐金送金元包便當盒,中信金送護眼檯燈,聯電送咖波鋼珠筆
  • 長榮海運送耐熱料理包,群益送震動按摩器,顯示企業以實用性產品消化庫存,紀念品多為中國製造
  • 紀念品反映產業困境,近半數產品實用性低,企業藉此降低庫存壓力,但無法掩蓋傳產復甦緩慢的事實

投資策略與週期思考

  • 庫存循環進入第三年牛市後半段,過去經驗顯示三年牛市後一年熊市,投資應重視週期慣性而非財報細節
  • 市場情緒呈「九淺一深」,投資者多數淺嘗即止,真正回檔時進場意願低,2022 年即為典型案例
  • 選擇比努力重要,台積電若跌至 800 元,更多因全球庫存調整而非市占率變化,投資應聚焦長期週期邏輯

觀點整理

美股市場動態

  • 輝達帶動創新高:輝達股價創歷史新高,市值達 3.77 兆美元,超越微軟成為全球最有價值公司,帶動納斯達克 100 指數同步創高。輝達成功擺脫年初中國關稅與 Deepseek AI 突破的雙重打擊,顯示 AI 需求強勁。
  • 四大指數表現
    • 標普 500 指數距歷史新高約 1.5%,收於 6,092 點,波動不大。
    • 納斯達克指數上漲 0.31%,收於 19,973 點。
    • 道瓊工業指數小跌 0.25%,收於 42,982 點,離歷史新高不遠。
    • 費城半導體指數(費半)上漲 0.95%,收於 5,493 點,受輝達(+4.3%)、應材(+1.6%)、台積電 ADR(+1.2%)拉抬,但相對低基期顯示補漲空間。
  • AI 週期與庫存:輝達 GB200 發貨潮帶動 AI 相關產業無庫存壓力,科技業庫存極低,顯示 AI 生產力週期仍為資金主要流入點。
  • 牛市氛圍與風險:美股從兩個月前的熊市氛圍轉為牛市,甚至準備創歷史新高。但市場聚焦 7 月 9 日即將公佈的對等關稅新稅率,預期可能影響市場情緒。
  • 關稅影響:儘管輝達因中國 H20 晶片出口限制損失 500 億美元潛在市場,股價仍創新高,顯示市場對 AI 樂觀情緒蓋過利空。FedEx 財報顯示中國貨運量 5 月大幅惡化,股價跌 6%,反映中美關稅戰的不確定性,企業放緩投資。

台股市場表現

  • 指數表現:台股上漲 241 點(+1.9%),收於年線之上,受台積電貢獻 150 點帶動,顯示權值股拉抬力道強勁。
  • 美元計價視角:以美元計價的 MSCI 台灣指數 ETF(EWT)顯示,台股接近歷史新高,與標普 500 表現相近,吸引外資關注。
  • 外資動向:外資自 5 月中旬回補約 2,400 億台幣,但年初至今淨賣超約 4,000 億台幣,顯示調節壓力。外資左手買台股、右手買反向型 ETF 的套利行為引發央行關注,可能採取監管措施。
  • 台幣升值影響:台幣連升三天,收於 29.39,創收盤新高,三個月升值幅度達 12.4%,全球第一。台幣強勢帶動台股情緒,但也引發出口競爭力與外資炒匯疑慮。

亞洲市場觀察

  • 南韓與台灣比較:以美元計價,台股表現接近南韓,顯示出口導向市場的競爭力。南韓因產業結構較分散,市場表現均衡。
  • 東南亞市場疲弱:東南亞股市受多重打擊,包括基期高、房價飆漲(年增 20-30%)引發社會動盪,以及美中貿易戰擴大至全球(如越南關稅高於台灣)。泰國股市幾乎回到 2020 年水準,受政治紛擾(如總理執政聯盟分裂)影響。

貨幣與關稅政策

  • 美元走弱:美元跌至三年低點,推升台幣等新興市場貨幣升值,帶動半導體股資金流入預期。
  • 關稅預期:川普政府持續施壓聯準會降息,主張關稅未引發通脹,CPI 與 PPI 數據支持此觀點。高盛研究顯示,日本對美出口汽車受 25% 關稅影響,價格下跌 12%,車商選擇降價保市占率,顯示顯著通脹壓力。
  • 聯準會壓力:市場預期聯準會主席鮑爾可能在選舉前降息 50 個基點,因通脹低於拜登時期。若 6-7 月通脹未失控,且川普釋放利多政策,降息可能性上升。

台灣經濟與購買力

  • 財富增長:根據瑞銀全球財富報告,台灣人均財富達 31.2 萬美元,排名全球第 15,中位數財富 11.4 萬美元,超越新加坡(11.3 萬美元)、日本與南韓,顯示財富快速累積。
  • 貿易優勢:台幣升值降低美國對台逆差的敏感性,為台美貿易談判提供優勢。5 月工業生產指數年增 22.6%,製造業指數年增 24%,連續 14 個月擴張,顯示出口強勁。

產業庫存極化

  • ICT 產業表現:電子零元件與資訊通訊產品無庫存過剩,雙位數高速成長,支撐台股與經濟。半導體、電腦周邊、數據儲存媒體等產業景氣燈號為紅燈或綠燈,顯示擴張。
  • 傳統產業困境:塑橡膠、運輸工具、礦產品、紡織品、基本金屬等產業持續衰退,外銷訂單與出口值萎縮,景氣燈號多為藍燈或黃藍燈,顯示庫存壓力嚴重。
  • 庫存循環分析:台灣出口高度集中於電子零元件與資訊通訊(占 60%),導致產業極化。景氣擴張三年,ICT 產業無庫存壓力,但傳統產業連續衰退三年,未能復甦。
  • 股東紀念品現象:傳統產業庫存過剩導致股東紀念品激增,如永豐金的便當盒、中信金的檯燈、開發金的研磨器等,反映企業以紀念品消化庫存的策略。

投資策略與週期思維

  • 庫存與股價週期:當前處於「三牛一熊」庫存循環的第三年牛市後半段,股價循環接近高點。自然庫存回檔可能比財報研究更重要,選擇正確產業與時機勝過努力研究財報。
  • 情緒與配置:市場情緒呈「九淺一深」,投資者多數淺嘗輒止,鮮少在大回檔時進場。2022 年的深回檔顯示投資者恐慌,但近期市場聚焦川普政策而非景氣自然擴張。
  • 長期規律:短期波動難測,但長期市場遵循規律。投資應注重週期邏輯,而非高基期財報分析,避免「高基期認真研究財報,低基期亂買股票」的誤區。
  • 建議:投資者應關注庫存循環位置,參加財經皓角聽友會或訂閱系統,深入了解景氣與投資關係。

總結

主持人認為,當前全球市場處於 AI 驅動的牛市後半段,輝達領軍美股創新高,台股以美元計價表現亮麗,但產業極化現象嚴重。台幣升值與關稅戰為台灣帶來貿易談判優勢,但傳統產業庫存過剩拖累復甦。投資應聚焦週期邏輯,選擇正確時機與產業,而非過度依賴財報分析。市場短期受川普政策與關稅預期影響,長期則需關注自然庫存回檔風險。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