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18(三)川普喊話伊朗:無條件投降!台幣太強了日圓再探低?
摘要整理
市場總覽
- 油價上漲顯著,布蘭特原油收於每桶 76.5 美元,西德州原油約 75 美元,週二漲幅達 4%
- 台幣匯率創三年新高,達 29.46,若以美元計價,台股接近歷史新高
- 零售銷售數據疲軟,美國 5 月零售銷售月減 0.9%,4 月下修為月減 0.1%
以伊衝突
- 川普政府對伊朗態度強硬,宣稱掌握伊朗領袖藏身處及上空制空權,市場擔憂美軍進一步介入
- 以色列空襲伊朗納坦核設施,美國可能提供重達 3 萬磅的 MOP 貫穿炸彈,需 6 枚才能摧毀深層核設施
- 伊朗濃縮鈾庫存激增,2025 上半年低濃度鈾達 5,508 公斤,中高濃度鈾(20%-60%)穩定但仍具威脅
油價波動
- 布蘭特原油價外選擇權隱含波動率突破三年新高,顯示市場對油價暴漲的避險需求激增
- 若伊朗封鎖荷姆茲海峽,油價可能飆升,基本情境下油價預估回落至 60-65 美元,最差情境盤於 70-80 美元
- 美國原油供應多來自國內,油價上漲主要反映地緣政治風險,而非中東供給短缺
內政壓力
- 川普民調穩定,45% 支持率,55% 不認可,與當選初期相近,移民政策支持率達 51%
- 參議院大赦法案卡關,共和黨內溫和派與保守派衝突,涉及企業減稅、醫療補助縮減及清潔能源稅優爭議
- 美國零售銷售下滑主因汽車及加油站銷售疲軟,5 月汽油價格下跌拖累消費,汽車銷售受關稅不確定性影響
聯準會處境
- 聯準會因通膨預期不確定按兵不動,密西根大學預估通膨達 5%-6%,市場普遍預期 2%-3%
- 美國 20 年期國債拍賣殖利率 4.9%,低於前次 5.047%,投標倍數 2.68 倍,顯示債市需求穩健
- 關稅政策推升心理性通膨風險,企業可能提前漲薪,聯準會預計 7 月後才可能降息
日央利率會議
- 日本央行維持利率 0.5%,自 2026 年 4 月起縮減購債規模,從每季 4,000 億日元降至 2,000 億日元
- 日本通膨率達 3.8%,為亞洲最高,東京剔除生鮮食品後年增 3.6%,米價翻倍加劇民間通膨預期
- 日本出口汽車面臨關稅風險,全美最便宜 10 款新車中 9 款來自日韓,三菱 Mirage 售價僅 18,000 美元
民間企業壓力
- 日本 2024 年企業破產超 1 萬件,負債達 4 兆日元,中小企業占九成,因成本失控及人力短缺
- 日本風俗業因通膨調整費用,交通費漲至 2,000 日元,高級方案漲幅達 5,000 日元,稅負加重
- 日本實質薪資負成長 -2%,名目薪資漲幅 2.3% 遠不及通膨,冰河期世代(1980 年代出生)購買力受壓
美股追蹤
- 美股四大指數下跌,道瓊跌 299 點(0.7%)收 42,215 點,納指跌 180 點(0.91%)收 19,521 點
- 全球成熟市場表現穩健,德國股市年漲 18%,英國富時指數漲 8.3%,台股以美元計價接近歷史新高
- 台股震盪於 22,200 點,投資人應審視投資框架,強調單一有效策略的長期執行而非多樣化指標
觀點整理
國際地緣政治與油價波動
以伊衝突與美軍介入可能性:
- 主持人提到以色列與伊朗之間的衝突升溫,特別是美國可能介入的影響。川普公開要求伊朗無條件投降,並宣稱美國與以色列掌握伊朗上空的制空權,顯示強硬立場。
- 美國可能提供重型貫穿炸彈(MOP,3 萬磅)給以色列,用於摧毀伊朗深埋地下的核設施(如福爾多濃縮鈾工廠)。此舉可能引發核輻射外洩疑慮,但若攻擊精準且疏散得當,風險可控。
- 伊朗若採取封鎖荷姆茲海峽的行動,將顯著推升原油價格,市場已提前反映地緣政治風險。
- 美國的「MAGA」派過去傾向避免介入他國戰爭,但川普此次行動可能顯示其被迫採取強硬立場,或與以色列達成某種協議。
油價波動與市場反應:
- 布蘭特原油價格已突破每桶 76.5 美元,西德州原油價格約 75 美元,週二上漲 4%。
- 市場對油價上行的避險需求增加,價外買權的隱含波動率創三年新高,顯示投資人更擔心油價暴漲而非下跌。
- 油價短期可能因地緣政治因素漲過頭,但長期將回歸供需平衡。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產油國,油價受中東影響相對有限。
- 基本情境:若衝突緩和,伊朗接受零濃縮鈾協議,油價可能回落至每桶 60-65 美元;最差情境:若談判破裂且封鎖荷姆茲海峽,油價將進一步攀升,但若無封鎖,則維持 70-80 美元區間。
G7 峰會與川普立場:
- 川普提前離開 G7 峰會,媒體報導稱與以伊衝突有關,但川普否認,聲稱與法國總統馬克宏的說法不符,實際原因可能是內政問題(如參議院大赦法案卡關)或為重新交戰做準備。
美國經濟與內政壓力
零售銷售數據疲軟:
- 美國 5 月零售銷售月減 0.9%,4 月數據從月增 0.1% 下修至月減 0.1%,主因是加油站銷售額下滑(油價 5 月前下跌)及汽車銷售重挫。
- 市場擔心消費疲軟,但主持人認為這與關稅不確定性有關,消費者可能在等待關稅談判結果,導致汽車市場買氣低迷。
聯準會政策與通膨預期:
- 聯準會因通膨預期不確定性,預計在 6 月 FOMC 會議維持利率不變。川普的關稅政策改變了消費者和企業對價格的心理預期,可能推高心理性通膨。
- 通膨預期在 2-3%,部分機構(如密西根大學)甚至預估達 5-6%。若油價持續上漲,聯準會降息空間將受限,預計至少等到 7 月再評估。
- 美國財政部拍賣 130 億美元的 20 年期國債,得標利率 4.9%,低於上月的 5.047%,投標倍數 2.68 倍,顯示債券市場需求穩健,川普政策對債市衝擊暫告段落。
川普內政壓力與民調:
- 參議院修法爭議(企業永久減稅、Medicare 縮減、清潔能源稅賦優惠放緩)導致共和黨內部溫和派與保守派摩擦加劇,馬斯克代表的科技派也與 MAGA 派及建制派立場分歧。
- 川普民調顯示 55% 不認可、45% 支持,與當選初期相近。移民政策支持率達 51%,顯示內政問題(特別是非法移民)是其民調穩固的關鍵。
台灣市場與台幣升值
台幣匯率與台股表現:
- 台幣匯率升至三年新高(29.46),為亞洲貨幣領頭羊,台幣兌日元現鈔賣出價觸及 0.208(1 台幣兌 4.8 日元)。
- 以美元計價的 MSCI 台灣指數接近歷史新高,顯示台股對海外投資人的吸引力增加,但本地投資人因台幣升值感受較不明顯。
- 台股目前在 22,000 點附近震盪,短期內難以上下突破,建議投資人趁盤整期審視投資框架。
台灣經濟與通膨:
- 台灣 5 月通膨率僅 1.5%,遠低於日本的 3.8%,顯示通膨壓力較小,央行幾乎具備降息條件,但需觀察全球經濟與關稅談判影響。
日本經濟與貨幣政策
日本央行政策:
- 日本央行維持利率 0.5%,但計畫自 2026 年 4 月起放緩縮表速度(從每季減少 4,000 億日元降至 2,000 億日元),顯示緊縮步伐趨緩但未放棄正常化政策。
- 日本通膨率高達 3.8%(東京剔除生鮮食品後達 3.6%),為亞洲最高,主因米價翻倍及民間通膨預期上升。
- 日本經濟面臨高通膨與經濟隱憂並存,若關稅談判失敗,出口產業(特別是汽車)將受重創,可能降低縮表必要性。
日本企業與就業壓力:
- 2024 年日本企業破產數突破 1 萬件,九成為中小企業,負債總額近 4 兆日元,主因成本失控、人力短缺及通膨壓力。
- 日本名目薪資增長 2.3%,但實質薪資下降 2%,顯示通膨遠超薪資漲幅,購買力未提升,特別影響「冰河期世代」(1980 年代出生)。
- 日本風俗業因法規修訂(交通費、指名費等上漲)及通膨影響,營運成本增加,轉向線上化與數據整合模式(如白仙女集團),營收達 70 億日元,但也面臨警方監管壓力。
汽車市場與關稅影響:
- 日本與韓國車企主導美國低價車市場(如三菱 Mirage 售價 18,000 美元、Nissan Versa 18,330 美元),若關稅談判失敗,出口將受重創,進一步拖累日本經濟。
投資策略與市場展望
投資哲學與市場盤整:
- 主持人強調投資策略應專注於一套適合自己的哲學,無需追求多種指標或派系,關鍵在於持之以恆執行。
- 當前台股盤整於 22,000 點,建議投資人利用震盪期反思投資框架,避免盲目追高或放空。
全球股市表現:
- 美股四大指數昨日下跌:道瓊跌 299 點(0.7%,收 42,215 點)、標普跌 50 點(0.84%,收 5,982 點)、納指跌 180 點(0.91%,收 19,521 點)、費半跌 43 點(0.83%,收 5,223 點)。
- 發達市場整體表現穩健,德國股市漲 18%,英國富時漲 8.3%,歐洲 Stoxx 600 漲 7.4%,台股相對疲軟,但以美元計價表現強勁。
總結
主持人認為當前全球市場受地緣政治(以伊衝突)、油價波動及關稅不確定性影響,美國聯準會與日本央行均面臨通膨與經濟成長的兩難。台灣市場因台幣升值及低通膨具相對優勢,但台股盤整期需謹慎操作。投資人應專注於長期策略,審視自身投資框架,以應對不確定性。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