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17(二)台幣再創高,台股還能漲?關稅戰未完,科技戰登場?

2025-06-17(二)台幣再創高,台股還能漲?關稅戰未完,科技戰登場?

摘要整理

中東地緣政治局勢

  • 以色列與伊朗衝突升級,戰爭從邊境交火擴大至跨城市飛彈攻擊,以色列密集轟炸伊朗多個城市(如德黑蘭、伊斯法罕),伊朗則針對以色列特拉維夫等城市發動飛彈報復
  • 美國空軍部署多架空中加油機(如 KC-46A、KC-135),顯示備戰態勢,摩根大通報告預估若荷姆茲海峽封鎖,油價可能飆升至 120 美元以上
  • 市場對地緣政治不確定性的擔憂有所消退,油價僅下跌約 1 美元,地緣政治不確定性指數短期高點已現,披薩指標顯示五角大廈附近訂單異常增加,反映美方高度關注

關稅戰進展

  • 美日第六輪談判卡在汽車關稅議題,日本經濟再生大臣次澤亮澤表示進展有限,日本若單方面解除高關稅,GDP 成長將落後 3 月基準水準
  • 南韓成立新貿易小組,由貿易部長呂漢久領導,力求包裹協議降低美國對南韓商品關稅,汽車關稅成為談判焦點,南韓希望納入整體關稅談判
  • 越南與美國達成初步框架協定,關稅稅率有望從 46% 降至 20-25%,台灣對美出口已超對中出口,台幣升值 11.6%(近三個月),大幅縮減對美貿易順差

科技戰與出口管制

  • 中國企業規避美國晶片出口限制,透過馬來西亞等地轉運,2025 年台灣對馬來西亞數據處理晶片出口激增 5-6 倍,顯示可能為中國備貨
  • 美國對電子設計自動化(EDA)工具實施新出口管制,中國半導體設備進口年減 10%,台灣經濟部將華為、中芯國際列入出口實體名單,涉及 601 個實體需審查
  • 美國警告企業防堵產品間接支援中國 AI 訓練,台灣需規避洗產地行為以確保美台貿易談判順利,顯示地緣政治對科技供應鏈影響加劇

美國勞動市場與缺工問題

  • 美國非法移民驅逐行動導致勞動力供給稀缺,加州無證移民平均停留 23 年,園藝服務業 20%、私人家庭服務 17% 依賴無證移民
  • 大規模驅逐可能壓縮中小企業利潤,特別影響建築、農作物生產等行業,無證移民占比超 13%
  • 美國股市未受地緣政治危機顯著影響,道瓊上漲 317 點(0.75%),標普 500 上漲 56 點(0.94%),台積電 ADR 漲 2.17%

台灣缺工與高齡勞動趨勢

  • 台灣工作年齡人口(15-64 歲)比例從 69.1% 降至 65.79%,批發零售、住宿餐飲、電子零元件等產業缺工嚴重,護理師離職率從 10% 升至 12.61%
  • 移工人數達 83.3 萬人,失聯移工 8.8 萬人,占比約 10%,衍生社會副作用,農田養殖場高度依賴移工
  • 高齡勞動參與率從 8.32% 升至 9.9%,顯示缺工驅動高齡人口重返職場,公廁坐式馬桶比例增至 54.53%,反映高齡與身障者需求

社會現象與經濟觀察

  • 公廁設計反映高齡化趨勢,坐式馬桶比例從 45.47% 升至 54.53%,因高齡與行動不便者增加,蹲式馬桶因安全風險逐漸減少
  • 台灣社會關注排便健康,台北拉屎地圖等平台提供公廁環境資訊,顯示生活品質需求提升,彭博報導指出華爾街年輕男性因久坐與壓力導致的健康問題增加
  • 台股上漲 237 點,收 22,287 點,顯示市場對地緣政治與關稅戰影響反應有限,投資人需尋找個人投資節奏以應對市場波動

觀點整理

中東局勢

  1. 以色列與伊朗衝突升級

    • 以色列與伊朗的衝突已從邊境交火擴大為跨城市飛彈戰爭,以色列密集轟炸伊朗多個城市(如德黑蘭、伊斯法罕、納坦茲等),伊朗則針對以色列特拉維夫、海法等城市進行飛彈報復。
    • 以色列空襲伊朗德黑蘭機場,擊落伊朗 F-14 戰機,並摧毀伊朗國家媒體大樓及至少兩個鈾濃縮工廠,衝突導致伊朗廣播電視台中斷播報。
    • 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表示空襲計畫可能持續進行,旨在阻止伊朗核子計畫。
  2. 地緣政治影響市場

    • 市場對中東衝突擴大的擔憂有所消退,美元與股市小幅反彈,油價下跌約 1 美元。
    • 衝突對大宗資產的衝擊主要取決於供給出口是否受阻,特別是荷姆茲海峽是否被封鎖。摩根大通報告指出,若海峽未被封鎖,地緣政治緊張將逐漸消退;若封鎖,油價可能飆升至 120 美元以上,需美方直接干預。
    • 市場指標顯示地緣政治不確定性指數短期高點已現,另有「披薩指標」顯示五角大廈附近披薩訂單在晚間激增,反映美軍備戰狀態。
  3. 未來展望

    • 摩根大通預估三種情景:
      • 基本情景(60% 機率):衝突緊張但有限,油價維持 70-80 美元,黃金、比特幣及國防類股受買盤支撐。
      • 升級情景(25% 機率):伊朗強力報復,封鎖荷姆茲海峽,油價飆升至 120 美元以上。
      • 外交奇蹟(低機率):川普促成以伊談判,和平到來將引發市場買盤。
    • 伊朗仍擁有大量防空武器(410 組地對空飛彈、16 套長城系統等),顯示其軍事潛力;川普以「和平締造者」自居,但烏俄戰爭、加沙停火破局及以伊衝突使其外交挑戰加劇。
    • 北韓核武計畫加速,核彈製造數量從 60 枚增至 90 枚,增添全球緊張局勢。

關稅戰進度

  1. 美日談判僵局

    • 美日第六輪談判因汽車關稅問題卡關,日本經濟再生大臣次澤亮澤承認進展有限。日本總理石破茂被批「軟弱」,改革信念受質疑。
    • 若日本單方面解除高關稅,對經濟成長助益有限,GDP 成長將落後基準水準,除非美方讓步。
  2. 美韓談判策略

    • 南韓成立由新貿易部長呂漢久領導的專責小組,採包裹式談判,試圖大幅降低對南韓商品關稅。
    • 南韓與日本均希望將汽車關稅納入談判,但美方堅持汽車關稅不與其他項目混談,導致僵局。
  3. 美越談判進展

    • 越南與美國達成框架協定,關稅稅率有望從 46% 降至 20-25%,越南承諾加強管控中國商品繞道並增加對美採購。
    • 台日韓三國關稅稅率預估為 10-20%,越南為 15-25%。
  4. 台灣角色

    • 台灣透過擴大對美投資(如中油在阿拉斯加的天然氣投資)及台幣升值(收盤價 29.5 元,三年新高)降低對美貿易順差,顯示積極應對關稅壓力。
    • 台灣需規避協力廠商洗產地行為,確保符合美方貿易要求。

科技戰進度

  1. 中國規避美國制裁

    • 中國企業透過走私硬碟、設立新加坡子公司等方式規避輝達晶片出口限制,近期更以「人肉運輸」方式將數據從北京帶至吉隆坡,租用輝達 AI 伺服器進行訓練。
    • 隨著新加坡被調查,中國轉向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等地,台灣對馬來西亞晶片出口激增 5-6 倍,疑為中國企業備貨以規避美國進口管制。
  2. 台灣出口管制

    • 台灣經濟部國際貿易署針對華為、中芯國際等中國企業實施出口實體名單制裁,顯示「民主半導體」立場,警告業者避免捲入地緣政治風暴。
    • 美國對電子設計自動化(EDA)工具實施新出口管制,導致中國半導體設備進口年減 10%,顯示囤貨壓力。

匯率反應

  1. 台幣表現

    • 台幣過去三個月升值 11.6%,為全球表現最佳貨幣之一,收盤價 29.5 元,三年新高,縮減對美貿易順差約一成。
    • 相較之下,歐元資產(如匈牙利福林、巴西瑞爾)升值幅度為 11-11.9%。
  2. 經濟影響

    • 台幣快速升值對出口產業造成壓力,但有助於緩解美國對台灣貿易順差的關切,符合關稅談判策略。

美股追蹤

  1. 股市表現

    • 道瓊指數上漲 317 點(0.75%),收 42,515 點;標普 500 上漲 56 點(0.94%),收 6,033 點;納斯達克上漲 294 點(1.52%),收 19,701 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 155 點(3.03%),收 5,267 點。
    • 台積電 ADR 上漲 2.17%,輝達上漲 2%,距歷史高點僅 3%。
  2. 長期趨勢

    • 美國股市呈「三代牛」格局,長期多頭趨勢強勁,每次利空均成為買進機會。
    • 投資人常因未找到自身規律而在市場波動中追高殺低,主持人強調「經驗不等於洞察」,需找到個人投資節奏。

美國缺工

  1. 非法移民驅逐影響

    • 川普政府對非法移民的大規模驅逐行動導致勞動力市場供給稀缺,尤其在加州(非法移民平均停留 23 年)。
    • 非法移民在園藝服務業(20%)、私人家庭服務(17%)、建築與農作物生產(13%)等產業占比高,驅逐行動壓縮中小企業利潤。
  2. 經濟衝擊

    • 勞動力短缺加劇中小企業成本壓力,與川普支持底層工人的政策形成現實衝突。

台灣缺工

  1. 勞動力短缺

    • 台灣工作年齡人口(15-64 歲)比例從 69.1% 降至 65.79%,顯示人口收縮。
    • 缺工嚴重產業包括批發零售、住宿餐飲、電子零元件、營建業及醫療健保。
    • 護理師離職率從 2021 年的 10% 升至 12.61%,執業率僅 62.5%,遠低於澳洲(92%)與美國(89%)。
    • 農田養殖業依賴移工,移工人數達 83.3 萬人,失聯移工 8.8 萬人,引發社會副作用。
  2. 高齡勞動力回流

    • 65 歲以上勞動參與率從 8.32% 升至 9.9%,顯示缺工壓力下高齡人口重返職場,緩解部分勞動力短缺。
    • 台灣高齡勞動參與率(9.6%)遠低於南韓(37%)、日本(32%)、美國(19%),顯示老年歧視問題。
  3. 廁所經濟學

    • 高齡人口重返職場帶動公廁坐式馬桶比例從 45.47% 升至 54.53%,因行動不便者需求增加,蹲式馬桶(45.47%)逐漸減少。
    • 台灣公廁衛生問題(如異味)與免治馬桶普及率低有關,反映發達經濟體轉型中的基礎設施挑戰。
  4. 社會現象

    • 主持人在 IG 關注「台北拉屎地圖」,反映公廁環境對民眾生活的重要性,特別是外送員等高齡勞動者的需求。
    • 現代人因久坐、壓力大及飲食問題導致便秘等健康問題,骨盆前傾與 A 型人格(高學歷高收入)相關症狀增加,凸顯健康與勞動環境的挑戰。

總結

  1. 地緣政治與市場

    • 中東衝突短期影響有限,油價與股市波動不大,荷姆茲海峽是否封鎖為關鍵。川普外交挑戰加劇,需觀察以伊和談與北韓核武進展。
  2. 關稅與科技戰

    • 美日韓談判因汽車關稅僵持,越南進展較順利。台灣透過投資與台幣升值應對貿易壓力,需防範中國洗產地行為。
  3. 美股與投資心態

    • 美股長期多頭趨勢穩固,但投資人需找到個人規律,避免隨市場情緒波動。
  4. 缺工與社會變遷

    • 美國因非法移民驅逐加劇缺工,影響中小企業;台灣缺工嚴重,高齡勞動力回流緩解問題,公廁改進等基礎設施變革反映發達經濟體轉型需求。
  5. 台股表現

    • 台股上漲 237 點,收 22,287 點,顯示市場對地緣政治與經濟挑戰的韌性。
  6. 未來觀察

    • 聯準會 FOMC 會議與台灣央行總裁楊金龍的談話將影響房地產市場與貨幣政策,需持續關注。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