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9(一)標普近史高,美債又降評!輝達還能再掀起一波 AI 行情嗎?

2025-05-19(一)標普近史高,美債又降評!輝達還能再掀起一波 AI 行情嗎?

摘要整理

全球股市表現

  • 美國股市週五普遍收高,標普 500 指數上漲 0.7% 至 5,958 點,距離歷史新高僅差約 3%
  • 道瓊工業指數上漲 331 點,週漲幅達 3.4%,年內轉為正報酬
  • 納斯達克指數週漲幅 7.2%,顯示科技股強勁反彈,費城半導體指數則小跌 0.21% 至 4,922 點

市場情緒與避險變化

  • 恐慌指數 VIX 從高點 60 多暴跌至 17,六週內下跌近六成,創歷史最大短期跌幅
  • 市場避險需求快速消退,過去 20 次 VIX 快速下滑後,標普 500 指數未來 6 個月至 1 年平均報酬表現優異
  • 散戶連續 22 週買超美股,創 2008 年以來最長買超紀錄,但長週期散戶績效多跑輸標普 500 指數

資產績效與市場趨勢

  • 黃金資產年漲幅 21.5%,表現領先,顯示避險情緒仍為市場主導
  • 歐亞股市漲幅 15.4%,比特幣漲幅 10.8%,新興市場股票漲幅 8.5%
  • 美國中型股、特別股、大宗商品及小型股年內下跌,小型股跌幅 4.8% 為最重

美中貿易與關稅談判

  • 美中貿易緊張情勢和緩,90 天內達成協議可能性受關注,但長期脫鉤趨勢未變
  • 中國對 7 種稀土元素製成的永久磁鐵實施出口管制,占全球 70%-80% 市占率
  • 海運業提前進入旺季,中美集裝箱預定量激增 50%,未來一個月預估增至 300%

全球經濟與政策不確定性

  • 美國經濟政策不確定性指標為 2020 年的 3-4 倍,高於 2018 年美中貿易戰水準
  • 美國主權信用評級遭穆迪調降,赤字占 GDP 比值引發市場憂慮
  • 川普推動 1.5 兆美元減稅與支出法案在共和黨內部引發爭議,眾議院預算委員會否決提案

科技股與 AI 熱潮

  • 輝達去年 5-6 月股價從 70 美元飆升至 140 美元,漲幅 50%,今年持續創歷史新高
  • 2025 年 Computex 展即將登場,市場期待 AI 題材帶動台股,但景氣擴張週期長可能限制漲幅
  • 七大科技巨頭表現強勁,特斯拉從低點漲 62%,Nvidia 漲 56%,顯示市場對科技股估值擴張

台股與區域市場動態

  • 台股小跌 89 點,收 21,754 點,外資連續 4 週買超 1,024 億,但散戶參與度低
  • 台幣過去兩週升值 10%,高於韓元、新加坡幣及日元,但未引發系統性買盤熱潮
  • 台灣景氣信號燈維持黃紅燈,擴張一整年後,市場對進一步成長動能存疑

投資心法與市場建議

  • 投資需建立可重複、可檢驗的操作框架,避免隨情緒波動決策
  • 市場波動率創 2020 年新冠疫情以來新高,建議關注景氣與情緒週期落差
  • 川普政策話語權主導市場氛圍,投資人應聚焦其下半年財政法案與關稅談判進展

觀點整理

台灣股市(台股)表現與挑戰

  • 當前表現:台股近期收復 4 月 2 日以來的跌幅,收盤於 21,754 點,週一小跌 89 點。雖然外資連續 4 週買超,共計 1,024 億台幣,但散戶進場意願低,與美股熱情形成對比,顯示市場情緒尚未全面回溫。
  • 壓力與阻力:台股上方仍受半年線及年線壓力,顯示上漲動能受限。台股挑戰新高的難度高於美股,因美股有「三代牛市」支撐,創新高頻率遠超台股。
  • 台幣升值影響:過去兩週台幣升值幅度達 10%,高於韓元、馬來西亞幣、新加坡幣及日元,理論上應引發系統性買盤回補,但市場熱情不足,顯示投資者對後市謹慎。

台灣經濟與景氣循環

  • 景氣現況:台灣景氣信號燈維持黃紅燈,擴張已持續一年,與 2024 年上半年從黃藍燈轉紅燈的谷底翻揚不同,目前缺乏強勁成長動能。景氣擴張時間長,雜音增加,要複製去年 AI 題材帶動的行情有難度。
  • 國際局勢影響:美國經濟政策不確定性指標為 2020 年的 3 至 4 倍,高於 2018 年美中貿易戰時期,市場要求更高風險溢價,對台股等美元計價資產的偏好下降,影響資金流入。

AI 題材與 COMPUTEX 展

  • AI 熱潮展望:即將舉行的 COMPUTEX 展可能帶動 AI 題材,但難以完全複製 2023 年輝達帶動的行情。去年台股因 AI 題材強勢上漲,但今年景氣循環與國際局勢不同,市場不確定性高,AI 行情漲幅可能受限。
  • 輝達效應:輝達去年 5 月至 6 月股價從 70 美元飆升至 140 美元,帶動台股 AI 熱潮。今年雖有黃仁勳演講加持,但市場對 AI 訂單的預期(如中東訂單)已高,要再掀熱潮需更多利多催化。

美台談判與政策影響

  • 美台談判進展:美中、美日、美歐談判均陷僵局,但美台談判尚未卡關,可能成為首批達成協議的對象,這對台股是潛在利多。
  • 補貼政策借鑒:美國要求日本對特斯拉超級充電站提供補貼,凸顯外資公平性議題。台灣對半導體、製造業、農漁業補貼豐富,若美國比照要求外資同等補貼,可能引發國內民意壓力,影響政策制定與市場信心。

投資建議與觀察重點

  • 投資策略:投資需建立可重複、可檢驗的操作框架,避免追隨情緒或短期理由。台股波動率創 2020 年新冠疫情以來新高,建議投資者關注景氣與情緒週期,把握落差獲利。
  • 後續觀察
    1. 黃仁勳在 COMPUTEX 展的演講,評估 AI 題材對台股的影響。
    2. 美國、歐洲、日本的 PMI 數據,判斷全球經濟動向。
    3. 中國 4 月工業生產、零售銷售及 LPR 政策,觀察寬鬆措施。
    4. 日本 4 月通膨數據,評估緊縮政策對台股的間接影響。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