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6(五)行情穩了?國安基金護盤到 7 月!中東救了經濟,降了通膨?
摘要整理
全球股市表現
- 美股道瓊指數上漲 271 點,漲幅 0.65%,收在 42,322 點,顯示市場對經濟前景仍具信心
- 標普 500 上漲 24 點,漲幅 0.41%,收在 5,916 點,反映整體市場穩定成長
- 納斯達克下跌 34 點,跌幅 0.18%,收在 19,112 點,科技股面臨輕微賣壓
- 台股收盤小跌 27 點,收在 21,702 點,成交量 3,408 億元,顯示追價意願有限
聯準會政策與通膨預期
- 聯準會主席鮑爾發表鷹派談話,預期未來幾年通膨可能增加不穩定性,基準利率可能維持較高水準
- 4 月份美國 PPI 月減幅 0.5%,年增幅下滑至 2.4%,為 2024 年 9 月以來最低,顯示通膨壓力減緩
- 鮑爾強調軟數據(如通膨預期)而非硬數據(如 PPI),市場對通膨預期產生變化
- 關稅不確定性可能阻礙通膨降溫,但美國經濟穩健,聯準會傾向靜待數據
國安基金與台股動態
- 國安基金自 4 月 9 日進場護盤,台股從 17,000 點漲至 21,700 點,漲幅約 4,700 點
- 財政部長莊翠雲表示國安基金 7 月前不退場,顯示對等關稅衝擊預期尚未完全消退
- 台幣升值至 30.189,為一周新高,熱錢湧入但出口商面臨匯兌損失壓力
- 國安基金未在大漲後退場,建議散戶主導資金動能,為下次下跌保留籌碼
中東地緣政治與能源影響
- 美國與伊朗即將達成核子協定,伊朗將釋放更多石油,布蘭特原油價格下跌 2.36%,收在每桶 64.53 美元
- 川普訪問中東達成原油、軍事、AI 等合作協定,沙烏地阿拉伯投資案規模接近 2022 年歷史高點
- 中東能源優勢支持 AI 發展,美國與沙烏地阿拉伯簽訂 6,000 億美元合作協定,其中近半為軍事支出
- 中東與美國關係和緩,減產計畫放緩,原油價格下行趨勢確保未來 6-12 個月 PPI 通膨抑制
台灣軍費與國防挑戰
- 台灣國防支出占 GDP 從 2016 年的 1.9% 升至 2025 年的 2.6%,預計 2026 年達 3%
- 蔡政府 8 年國防預算從 3,192 億元增至 5,351 億元,增幅 67%,顯示軍事支出快速增長
- 台灣軍隊缺額率從 2020 年的 10% 升至 2025 年的 21.6%,志願役續簽率低影響戰力
- 國軍薪資調漲,二等兵薪資從 41,350 元增至 53,350 元,增幅約 29%,但誘因仍不足
消費市場與經濟展望
- 台灣消費力持續提升,高端百貨業績創歷史新高,遠東 2024 年財年業績達 494 億元
- 社區百貨快速擴張,2025 年下半年多家新商場開幕,如新光三越台南小北門、統一時代二館
- 運動消費帶動裝備市場,跑步裝備單人花費約 1-2 萬元,GARMIN 等專業穿戴裝置需求成長
- 全球經濟成長從 2024 年的 3.3% 放緩至 2025 年的 2.6%,商品出口年增幅從 5.7% 降至 0.4%
投資心態與市場策略
- 市場本益比因股價快速上漲回升,企業獲利未如預期持久,投資者需謹慎追價
- 一季度 13F 顯示索羅斯、巴菲特等未大舉進場,顯示市場高位謹慎心態
觀點整理
台股表現與國安基金角色
台股表現:
- 台股自 2024 年 4 月 9 日對等關稅宣布後,從 17,000 點上漲至 21,700 點,漲幅達 4,000 點,顯示強勁反彈力道。
- 昨日(2025 年 5 月 15 日)台股成交量為 3,408 億元,量能放大,但短期內漲幅過快,追價意願有限,顯示市場可能存在乖離壓力。
- 相較於美股,台股位階較低,具有落後補漲潛力,且台幣升值效應進一步吸引熱錢流入,支撐台股表現。
國安基金護盤:
- 國安基金自 2024 年 4 月 8 日第九次進場護盤後,成功帶動台股反彈,至今表現「大獲全勝」。
- 財政部長莊翠雲表示,國安基金在 2025 年 7 月前不會退場,顯示對等關稅衝擊的不確定性仍存,國安基金將持續守衛市場。
- 建議國安基金應適度退場,讓散戶承接資金,保留未來下跌時的護盤籌碼,以避免過度干預市場。
台幣升值影響:
- 台幣近日升值至 30.189,為一周新高,但持續升值可能對出口商造成匯兌損失壓力。
- 儘管如此,台灣消費力在東亞經濟體中位居領先,出口外匯收入支撐經濟,短期內企業獲利仍穩健。
台灣消費力與內需市場
消費力持續提升:
- 台灣消費市場展現強勁動能,高端消費(如購買名牌包包)支撐百貨業績,部分百貨公司業績創歷史新高。
- 社區型百貨快速擴張,例如 2025 年下半年將有誠品生活台南館、新光三越台南小北門、統一時代二館等多家商場開幕,顯示內需消費結構轉型。
- 運動消費熱潮帶動相關產業,例如跑步裝備(跑鞋、跑錶、骨傳導耳機等)需求激增,連帶推升如 Garmin 等運動穿戴裝置品牌營收。
百貨業績表現:
- 遠東百貨 2024 年財年業績達 494 億元,雖較 2023 年微減 2 億元,但仍維持高位,顯示消費力穩健。
- 台灣消費習性改變,高端消費與社區百貨並存,內需市場支撐經濟成長。
台灣軍事支出與國防挑戰
軍費擴張:
- 台灣軍事支出占 GDP 比例從扁政府時期的 3% 以上,降至 1.9%,民進黨執政後逐步回升,2025 年預估達 2.6%,目標重返 3%。
- 蔡英文政府 8 年間,國防預算從 3,192 億元增至 5,351 億元,增幅達 67%。賴清德政府計畫以特別預算進一步推升軍費,預計 2025-2026 年達成 3% 目標。
- 武器採購從傳統武器(如戰機、坦克)轉向不對稱武器(如飛彈、無人機、海馬斯火箭),適應現代戰爭需求。
國軍缺員問題:
- 台灣軍隊缺額率從 2020 年的 10% 升至 2025 年的 21.6%,5 年內翻倍,志願役續簽意願低,導致戰力維持挑戰(編現比僅 77.5%,低於理想的 85%)。
- 為解決缺員,賴清德政府大幅調高國軍薪資,例如二等兵薪資從 41,350 元調升至 53,350 元,增幅約 29%,但誘因仍不足以吸引足夠兵源。
- 取消研發替代役(如台積電、聯發科等企業的替代役名額),希望增加兵源,但效果有限。
- 閃兵現象引發熱議,詐騙集團利用高血壓等假病歷協助逃兵,成本從 10 萬至 360 萬元不等,但風險高且不划算。
軍備更新需求:
- 國軍硬體設備老舊,例如 65 榴彈炮、M48 戰車等「比營長還老」,部分裝備僅用於展示,實際可操作數量有限。
- 建議更新硬武器與不對稱武器,提升國防戰力,並提出台灣可發展為亞太軍事供應中心,與美方合作生產關鍵零組件。
台灣在美中貿易戰中的定位
關稅談判與策略:
- 台灣在美中貿易戰中需應對美國 10% 基準關稅壓力,可能透過擴大天然氣與軍事採購換取較低稅率。
- 建議台灣不僅作為美國武器進口國,也應爭取成為軍事供應鏈一環,例如在亞太地區建立軍事工廠,強化台美產業連結。
台積電與製造業回流:
- 美方希望製造業回流台灣,作為亞洲生產基地;台灣則可要求美方支持軍工與 AI 高端製造業發展。
- 台積電赴美設廠、擴大美國市場布局,顯示台灣在全球供應鏈中的關鍵角色,但需平衡國內投資與國防需求。
總結與展望
台股投資建議:
- 台股具備補漲空間,但短期乖離過大,投資人需謹慎追價,觀察央行動作與台幣走勢。
- 國安基金持續護盤提供市場信心,但長期應讓市場自行調節,避免過度依賴。
台灣經濟優勢:
- 台灣消費力與出口外匯收入在東亞領先,內需市場支撐經濟穩定,抵禦關稅戰衝擊。
- AI 與運動消費等新興產業為投資亮點,建議關注相關供應鏈(如 Garmin、台積電)。
國防與政策挑戰:
- 軍費擴張與設備更新刻不容緩,但缺員問題需透過薪資調整與制度改革解決。
- 台灣應積極參與美方軍事與 AI 合作,爭取在關稅談判中取得有利地位。
閱讀推薦書籍:《穩住投資心態 50 智慧》
書籍背景與作者:
- 作者:史考特里德(Scott Reid),美國董事會認證的受託人,同時是一家知名投資公司的老闆,專注於價值投資研究。
- 書籍基於作者在投資領域及 30 年間參與非營利組織董事會的實務經驗,提供投資心態與策略的洞見。
核心理念:
- 追求高獲利而非高勝率:投資成功的關鍵不在於維持高勝率,而是實現「大賺小賠」的獲利模式。即便勝率高,若每次盈利少而虧損大,投資報酬仍不理想。
- 風險報酬比:強調理解「風暴比」(風險損失與報酬率的比值),以優化投資決策,降低心理誤區影響。
內容特色:
- 書籍包含 50 個精闢的投資觀點,每個觀點獨立且易於閱讀,適合跳躍式閱讀,不影響理解。
- 每章後設有空白頁,供讀者記錄個人投資決策與反思,幫助檢討投資思維,提升實務應用。
適用對象:
- 適合希望穩定投資心態、避免心理誤區的投資者。
- 提供實務與理論結合的視角,幫助投資者面對資產累積後的挑戰,特別是如何在波動市場中保持理性。
閱讀建議:
- 書本篇幅適中,內容簡潔但深入,適合投資新手與資深投資者閱讀。
- 讀者可將書中觀點與自身投資經驗對照,透過空白頁記錄反思,提升投資決策質量。
互動與推廣:
- 作者鼓勵讀者在節目下留言分享對書籍的想法,小編將抽出兩本書贈送給投資朋友,增加互動性。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