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4(三)標普年報酬轉正!AI 晶片管制撤銷,川普能創造人造牛市嗎?

2025-05-14(三)標普年報酬轉正!AI 晶片管制撤銷,川普能創造人造牛市嗎?

摘要整理

全球股市與經濟概況

  • 美國股市受惠於美中關稅協定與通膨放緩,標普 500 指數上漲 0.72%,收於 5,886 點,距離歷史新高僅不到 3%
  • 納斯達克指數上漲 1.61%,收於 19,010 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 3.15%,收於 4,931 點,顯示科技股強勁表現
  • 市場不確定性貿易指數快速回落,但貿易衝突僅延後 90 天,投資人需關注後續軟性指標是否回穩

美國通膨與經濟預期

  • 美國 4 月 CPI 月增 0.2%,低於市場預期 0.3%,年增 2.3%,為 2021 年 2 月以來最低
  • 高盛與亞特蘭大聯儲將美國經濟衰退預測從 45% 下調至 35%,反映經濟擴張預期增強
  • 沙烏地阿拉伯承諾對美國投資近 6,000 億美元,聚焦科技與國防,提振市場信心

川普政策與市場影響

  • 川普政策引發人造熊市與牛市,標普 500 指數自 4 月中旬低點上漲 22%,重回牛市氛圍
  • 美國商務部撤銷拜登時代 AI 擴散規則,輝達等 AI 巨頭領漲,但需觀察是否出台新管制
  • 川普演講預測股市將繼續上漲,強調投資與就業爆發,顯示其言論對市場影響力

通膨控制與蛋價案例

  • 美國蛋價從 3 月每打 6.23 美元降至 4 月 5.12 美元,月減 12.7%,為 2024 年 10 月以來首次下跌
  • 川普緊急進口南美雞蛋與蛋雞,緩解禽流感影響,蛋雞數量從 340 萬隻降至 290 萬隻
  • 關稅預期引發通膨壓力,但油價下跌與供給增加可能部分抵消,10% 基準關稅接近美國有效稅率

聯準會利率預期

  • 市場對聯準會 7 月降息預期降至 35%,預計 9 月與 10 月各降一碼,全年降息從 4 碼縮減至 2 碼
  • 通膨緩降與經濟擴張減輕聯準會兩難,市場預期利率角力加劇
  • 股債配置建議平衡資產,短期股價上漲可抵消債券壓力,需關注長期趨勢

美國財政與政府效率

  • 美國 4 月財政盈餘 2,584 億美元,扭轉 3 月 1,605 億美元赤字,創歷史第二高單月盈餘
  • 財政部再融資需求減少 530 億美元,關稅收入與 DOGE 政府效率部裁員成效降低資金需求
  • 4 月收入暴增至 8,500 億美元,資本利得稅與關稅收入(4 月 130 億美元)支撐財政改善

台美貿易與天然氣協議

  • 美國財政部長提出對台灣的貿易提案,淡化與歐盟快速達成協議的可能性
  • 台灣將購買阿拉斯加天然氣年產能三成,約 600 萬噸,與日本、韓國共同出資建設管線
  • 天然氣協議需 7 年後供氣,成本較澳洲進口高一倍,澳洲占台灣進口 38%,美國占 10%

台灣通膨與內需

  • 台灣 4 月 CPI 年增 2.03%,高於 2% 目標,食物價格與房租(年增 2.4%)為主要推力
  • 台灣通膨僵固性高,全球排名第三(美國 2.4%,日本 3.6%),內需消費強勁
  • 政府推出婚育宅補貼政策,生一胎租金補貼加碼 50%,旨在緩解青年居住壓力

台灣薪資與缺工問題

  • 台灣 4 月經常性薪資年增 3.15%,總薪年增 3.21%,平均總薪 58,423 元,實質購買力翻正
  • 1 至 3 月加班費與工時創歷史新高,帶貨潮加劇缺工,企業對缺工問題不滿意度達 45%
  • 賴政府招商引資與考慮新式核能獲企業支持,但移工政策(80 萬移工中 8 萬失聯)引發爭議

台股與市場情緒

  • 台股上漲 272 點,收於 21,603 點,爆量顯示解套賣壓,量能有利籌碼穩定
  • 外資今年賣超 5,950 億台幣,近期回補 1,000 至 2,000 億台幣,內資與壽險業買盤強勁
  • 台股融資與交易情緒顯示無人持股,短期 V 型反轉,投資人應避免追漲,專注週期定位

中國通縮與政策刺激

  • 中國 4 月 CPI 年減 0.1%,PPI 年減 2.7%,通縮壓力加劇,製造業 PMI 降至 49
  • 中國釋放近 3 兆人民幣流動性,科技創新與消費補貼達 1.6 兆人民幣,QE 無法扭轉通縮
  • 中國貨櫃船因 145% 關稅滯留加州港,台灣、日本、韓國因 10% 關稅受惠,訂單激增

觀點整理

台灣通膨現況與經濟環境

  • 通膨數據

    • 台灣 2025 年 4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幅為 2.03%,高於 2% 的目標值,但仍在長期通膨區間(2% 至 3%)。
    • 食物價格漲幅最大,其次是醫療保健與居住類項目;衣著與交通通訊類價格則下跌。
    • 相較於過去兩年通膨壓力較低,台灣目前通膨僵固性(inflation stickiness)在主流發達經濟體中名列前茅,僅次於日本(CPI 年增 3.6%)與美國(2.4%)。
    • 房租年增幅放緩至 2.4%,為一年來最小漲幅,但體感壓力仍大。
  • 薪資與購買力

    • 2025 年 4 月,台灣受雇員工總數 848 萬人,經常性薪資平均為 4.7 萬元,年增 3.15%;中位數薪資為 3.8 萬元,年增 3.03%。
    • 總薪資(包含獎金、加班費)平均為 5.8 萬元,年增 3.21%,高於通膨率,顯示實質薪資終於翻正,購買力緩步提升。
    • 2025 年 1 月至 3 月,加班費與加班工時創歷史新高,反映缺工問題與帶貨潮影響。
  • 內需消費與經濟活力

    • 台灣通膨僵固性高,顯示內需消費強勁,經濟仍處於發展階段,尤其工業領域需求旺盛。
    • 政府推出住宅計畫,針對青年推出「婚育宅」政策,生一胎補貼租金加碼 50%,再生一胎再加碼 50%,旨在解決青年居住問題。
    • 房價難以短期內下滑,健全租屋制度(例如提供長期居住保障)或補貼郊區購屋可能更有效。

台股市場表現

  • 市場概況

    • 台股於 2025 年 5 月 13 日收漲 214 點,重返 21,000 點,5 月 14 日進一步上漲 272 點,收在 21,603 點。
    • 交易量爆量,顯示部分投資人解套後急於賣出,市場情緒為「有錢的想逃,沒錢的想買」。
    • 外資今年賣超 5,950 億元,但近期回補 1,000 億至 2,000 億;內資與壽險業買超強勁,融資餘額顯示市場持股集中,無人願意放手。
  • 市場特性與展望

    • 台股受惠於台幣升值,賣壓較沉重,但市場籌碼穩定,量能有利於後續走勢。
    • 台股短期內快速上漲(V 型反轉),但不建議投資人在情緒高漲時追高,應從週期邏輯或技術均線角度思考。
    • 台股目前處於景氣擴張格局,短期可能因川普政策不確定性引發賣壓,但也可能因減稅或補貼政策推向非理性繁榮。
    • 投資策略應聚焦辨識景氣週期階段,而非預測絕對高點,強調個人投資風格的重要性。

台灣對外貿易與政策

  • 美台貿易談判

    • 美國財政部長在亞洲貿易談判中對台灣提出「非常好的提案」,淡化與歐盟快速達成協議的可能性,顯示台灣在談判中取得有利地位。
    • 台灣將大幅增加對美國天然氣採購,預計成為阿拉斯加天然氣主要客戶,年採購量約 600 萬噸,占其年產能三成。
    • 阿拉斯加天然氣管線由台灣、韓國、日本共同出資興建,預計 7 年後供氣,成本較澳洲進口高一倍,顯示美國政治壓力影響。
  • 缺工問題

    • 台灣缺工問題嚴重,企業對此不滿意度高達 45%,非常不滿意達 18.3%,因基本薪資上調、移工引進速度慢,無法滿足產業需求。
    • 台灣移工總數約 80 萬人,2024 年失聯人數高達 8 萬人,犯罪案件 4,000 起,顯示移工管理問題。
    • 移民署提高失聯移工罰款至 5 萬元,但效果有限,部分失聯移工因繳不出罰款被地方政府「退貨」,管理漏洞引發社會反感。

投資觀點

  • 週期投資思維

    • 強調投資應聚焦景氣週期階段,而非追逐短期高點,投資人應根據自身風格(穩健存股、價值投資或技術進出)制定策略。
    • 目前全球經濟處於通膨緩降格局,台灣經濟穩健,台股處於擴張週期,投資人應避免情緒化追漲。
  • 對政策與數據的解讀

    • 以客觀數據分析台灣經濟與台股表現,認為經濟政策多數獲企業認可,但缺工與移工管理問題需改善。
    • 對川普政策影響持中立觀察態度,認為其言論可能引發短期市場波動,但長期仍需回歸景氣週期判斷。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