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5(五)川普再嗆聲,2 週內重啟對等關稅?降息救得了美股嗎?

2025-04-25(五)川普再嗆聲,2 週內重啟對等關稅?降息救得了美股嗎?

摘要整理

美國股市表現與聯準會政策預期

  • 美國股市因聯準會官員提及 6 月可能降息而反彈,道瓊指數上漲 486 點,收於 40,093 點,標普 500 指數上漲 2.03%,收於 5,484 點,納斯達克指數上漲 2.74%,收於 17,166 點
  • 聯準會預計 6 月降息一碼,9 月、10 月、12 月各再降一碼,全年降息四碼已反映在市場定價,市場對流動性預期高但不宜過分樂觀
  • 市場情緒低迷,AAII 散戶情緒指標顯示看空者連續 9 周超過 50%,創歷史新高,對沖基金多空部位比例降至 9 年來最低

關稅戰與全球股市影響

  • 美國股市今年下跌 9.8%,全球股市平均上漲 6.5%,顯示市場對美元資產短期不信任
  • 對等關稅不確定性持續,日本、韓國、台灣已陸續談成協議,關稅戰衝擊逐步減弱,市場預期 90 天內達成更多協議
  • 川普政策加劇不確定性,其言論稱若 2 至 3 周內無協議將重啟對等關稅,導致台股與美股呈量縮上漲,成交量低迷

烏俄局勢與稀土協議僵局

  • 美國與烏克蘭稀土協議原定 4 月 24 日簽署,因俄羅斯對基輔發動猛烈空襲而告吹,俄方使用 200 枚導彈和 300 架無人機,造成數十人死亡
  • 美方提議承認俄羅斯對克里米亞主權及烏東管轄權,換取烏克蘭安全保障及俄方部分地區歸還,但談判因俄方攻勢陷入僵局
  • 川普在社群平台警告普丁停止襲擊基輔,顯示其試圖影響局勢,但協議不確定性持續影響市場信心

台灣股市與財政刺激

  • 台股上漲 485 點,收於 19,964 點,成交值僅 2,411 億元,顯示量縮格局,力求本月收出下引線
  • 行政院通過 4,100 億元特別預算,推動高強度財政刺激,可能影響央行緊縮步調,市場關注內部訂單成長
  • 台灣傳產訂單強勁,3 月與 4 月訂單亮麗,企業如和大、玉慶益彰出貨強勢,韓國 SK 海力士第一季利潤年增 158%

洗產地與關稅挑戰

  • 台灣產品面臨洗產地爭議,美國認定超過 35% 中國製零件即為中國產品,可能課徵報復性關稅,影響汽車等產業
  • 台灣政府積極與美方溝通,計劃調降汽機車貨物稅,台美預計 5 月進行新一輪談判,韓國已先行談判
  • 台灣傳產面臨雙重挑戰:90 天後訂單可能減少,以及洗產地問題影響出口競爭力

美國財政收入與政策調整

  • 美國海關收入激增,4 月 22 日單日稅收達 117 億元,月度總額約 200 億元,為拜登時期 20 億元的 10 倍
  • 共和黨計劃削減 8,160 億元醫療補助計畫,追回拜登時期學貸補助,預計將資金用於下半年減稅計畫
  • 美國國債壓力上升,關稅收入成為財政重要來源,支撐川普減稅政策,但市場對政策不確定性仍存疑慮

農漁業衝擊與市場開放

  • 美國對台出口農產品以牛肉、黃豆、玉米為主,談判預計開放稻米配額及豬肉、家禽進口,台灣農漁業面臨衝擊
  • 美國要求基改與非基改大豆、玉米統一稅則,欲進入台灣校園午餐市場,引發健康爭議,立法院可能施壓政府
  • 台灣水果產業因美國水果關稅調降至 20% 至 30% 而承壓,但可搶進日本高價米市場,福島白米每公斤售價約 264 元台幣

川普政策風格與民意反應

  • 川普語言簡化以迎合選民,民調顯示其第二任支持率低於首任,Fox 民調反映右派選民信心下降
  • 川普政策反復加深談判籌碼,與中國關稅談判被中方否認為假消息,顯示其策略以選民交代為主
  • 川普反映選民焦慮,政策直擊制度漏洞,內政如非法移民議題取得進展,外交上關稅談判有所斬獲

投資策略與市場展望

  • 美國股市需收復 4 月 2 日以來跌幅,降低關稅不確定性,長期美元資產仍具吸引力,霸權不因 4 年任期動搖
  • 台股投資者應關注情緒與乖離指標,景氣高位宜預留現金,市場樂觀時考慮停損,避免低迷時急殺
  • 市場波動創歷史紀錄,政策不確定性為未來 4 年挑戰,但景氣高低循環及總統更替為長期不變規律

觀點整理

台灣在對等關稅談判中的角色與挑戰

主持人觀點:

  • 台灣在關稅談判中的進展:

    • 台灣與日本、韓國等國已陸續完成對等關稅談判,顯示台灣在美國主導的關稅戰中有望達成協議。主持人認為,未來 90 天內,台灣與美國談判達成協議的機率較高,這將有助於降低市場不確定性。
    • 台灣政府積極與美方溝通,貨物稅調降(如汽機車)是談判的一部分,顯示台灣在關稅問題上的靈活態度,以換取美國市場的准入。
  • 洗產地問題的挑戰:

    • 台灣製造(MIT)產品需附加價值超過 35% 才能認定為台灣製,但許多產品可能包含超過 35% 的中國零組件,導致美國可能視其為中國製,進而課徵報復性關稅。
    • 這對台灣傳產(如汽車、電子產品)構成挑戰,特別是出口美國的產品可能面臨額外關稅壓力。主持人提到,台灣政府正積極應對此問題,但仍需解決技術性認定與國際標準的落差。
  • 對台股的影響:

    • 若關稅談判順利,台股有望在 90 天內收復失地,市場情緒可能轉向樂觀,帶動新一輪資金流入。
    • 然而,若關稅稅率高於預期(例如超過 10%),台灣出口美國的產品競爭力可能受損,特別是傳產與養殖漁業,可能被南美洲(如吳郭魚、鱸魚)等市場搶占份額。

台灣經濟與台股的現況與展望

主持人觀點:

  • 台股表現與量縮現象:

    • 台股近期呈現量縮上漲,成交量低(如昨日僅 2,411 億元),顯示買盤動能有限,市場對關稅不確定性仍持謹慎態度。
    • 主持人樂觀預期,若本月底能打出「下引線」的月線形態,台股技術面將更為強勢,有助於吸引資金回流。
  • 台灣經濟的財政刺激:

    • 行政院通過 4,100 億元特別預算計畫,顯示政府將採取高強度財政刺激,預計影響中央銀行的緊縮政策步調。
    • 台灣內需訂單強勁,3 月與 4 月訂單表現亮眼,尤其傳產(如和大、玉慶、益彰)受惠於美系客戶急單,帶動出貨熱潮。
  • 農漁業補貼與挑戰:

    • 美國農產品(如牛肉、黃豆、玉米、稻米)對台灣市場的衝擊加劇,政府承諾補貼農漁業以緩解影響。
    • 美國希望台灣放寬基改大豆與玉米的進口限制,特別針對校園營養午餐市場,引發爭議。主持人認為,台灣需在談判中平衡民意與國際壓力。
    • 日本米價高昂(每公斤約 264 元台幣,約台灣白米價格的 4 至 5 倍),台灣米可搶進日本市場,作為應對美國稻米競爭的策略。

台股投資策略與市場情緒

主持人觀點:

  • 投資策略建議:

    • 對於左側投資者(偏向逆勢操作),當前應關注情緒指標與乖離指標是否趨向樂觀,以決定是否預留現金。
    • 主持人建議避免在市場情緒低迷時停損,而應在樂觀情緒發酵時(如現階段)執行停損,但投資人往往因貪婪而錯過時機。
  • 市場情緒與不確定性:

    • 台股與美股均受川普政策不確定性影響,特別是關稅戰的進展。主持人認為,隨著談判進展與不確定性降低,市場有望逐步回穩。
    • 美國股市今年跌幅達 9.8%,散戶情緒連續 9 周看空,創歷史紀錄,顯示市場對美元資產的短期不信任,但長期來看,美元資產仍具吸引力。
  • 對投資者的啟發:

    • 主持人以「高成效習慣」一書為例,強調養成長期投資習慣的重要性,類比投資者應將財經資訊吸收(如收聽節目)融入日常,逐步培養理性投資思維。
    • 面對市場波動,投資者應專注景氣循環的長期規律,而非被短期政策或情緒牽引。

閱讀推薦書籍:《高成效習慣》

推薦書籍重點整理:《高成效習慣:6 種習慣 18 道練習,幫助你專注最重要的事情》

作者背景

  • 作者布蘭登・布夏德(Brendon Burchard)是美國頂級高績效教練,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等暢銷書作者。
  • 其個人影片觀看次數超過億次,具廣泛影響力。

書籍核心理念

  • 強調培養高效習慣與思維,幫助個人專注於最重要的事情,進而成就大事。
  • 高效習慣的基礎在於精力旺盛,良好的身體狀態是提升執行力、學習能力和自我檢視能力的關鍵。

高效習慣的養成

  • 身體健康:精力充沛能減少生病,支撐長期習慣的形成。
  • 超越決定論:書中提到基因、心理、環境等決定論常將責任外推,應從外在習慣逐步影響內在習慣。
  • 間接效果的連接:將新習慣與日常行為結合,例如在泡咖啡的 2 分鐘進行冥想,將冥想與咖啡機連結,形成高效習慣。

實用建議

  • 養成習慣需從小處著手,逐步累積,例如將聽財經節目作為背景白噪音,提升工作專注力。
  • 習慣形成是漸進的,透過日常小行動(如同收聽節目)培養對財經的興趣,進而形成長期學習習慣。

書籍價值

  • 提供 6 種習慣與 18 道練習,幫助讀者聚焦目標,提升效率。
  • 鼓勵讀者從書籍中獲取思想啟發,結合財經資訊開拓視野。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