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1(五)美中再互槓,關稅沒盡頭?通膨續降溫,川普放手打?
摘要整理
美中關稅戰升溫
- 美國對中國進口商品關稅稅率已達 145%,較前日增加 20%,川普表示仍有上調空間
- 全球僅中國與美國持續關稅對抗,其他如越南、日本、歐盟已同意緩徵鋼鋁關稅 90 天
- 美中關稅衝突分五波,第一波於 2 月 4 日加徵 10%,至第五波美國關稅達 50%,中國無進一步回應
美國股市劇烈波動
- 美國道瓊指數 4 月 10 日下跌 1,014 點,跌幅 2.5%,收盤 39,593 點
- 納斯達克指數下跌 737 點,跌幅 4.3%,收盤 16,387 點,標普 500 下跌 188 點,跌幅 3.46%
- 歷史上十大跌點有九次發生在川普任期,2025 年 4 月 3 日及 4 日均名列前茅
全球供應鏈與流動性挑戰
- 美國 2024 年進口額約 3.2 兆美元,關稅收入達 3,200 億美元,延後 90 天實施對等關稅
- 台灣製造業因美國急單,預計 4-6 月營收爆量,台積電 3 月營收已顯著成長
- 美國公債前日暴跌,市場流動性恐慌加劇,金融壓力指數逼近 2022 年熊市尾段
中國稀土出口限制影響
- 中國 4 月 4 日起對 7 種稀土元素實施出口禁令,80% 以上稀土禁止輸美
- 稀土後製半成品市占率高,影響電動車馬達磁鐵材料,如鏑、銦等合金氧化物
- 人民幣逼近 17 年來新低,iPhone 供應鏈受衝擊,鴻海等台廠首當其衝
美中經濟脫鉤趨勢
- 川普簽署行政命令推動造船業回歸美國,中國造船業市占率達 70%
- 美國造船產能低,技術落後,韓國廠商如韓華海洋收購費城造船廠,搶修軍艦市場
- 2016 年起亞洲對中國出口減少,對美出口增加,2025 年或成經濟分水嶺
國際局勢與地緣政治
- 川普政策多未完全兌現,如結束烏俄戰爭、併購加拿大等,僅巴拿馬運河略有進展
- 烏俄戰場俄軍兵力達 62.3 萬人,北韓士兵參與衝鋒戰術,烏軍戰線收縮數萬人被圍
- 美國軍費增至 1 兆美元,軍費消減計畫僅達 8%,政府效率部裁員引發爭議
美國經濟數據與政策展望
- 3 月通膨率下滑至 2.4%,核心 CPI 僅增 0.1%,年增幅 2.8%,服務業通膨減弱
- 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 22.3 萬人,近幾十年低點,裁員多為政府效率部結構性調整
- 川普擬推 10 年減稅 4.5 兆美元計畫,延續 2017 年減稅法案,關稅收入為後盾
台股與投資策略
- 台股 4 月 10 日漲停後,預計 4 月 11 日開低,融資維持率 130%,處長期低點
- 小散戶離場,千張大戶可能接手爆量買盤,ETF 買盤有限,市場待進一步分析
- 長期投資者應依循投資哲學,面對川普政策波動,堅持不因外部衝擊動搖信心
觀點整理
美中關稅戰及影響
- 美中之間的關稅大戰持續白熱化,美國針對中國的關稅稅率已高達 145%。川普在受訪中直接表達總稅率有持續調升的空間,這導致美國股市持續急殺。
- 美國道瓊指數歷史上最大的十大跌點中,有 9 次發生在川普總統任期內,顯示美國股市受到川普政策的波動影響持續加大。
- 雖然川普延後了對等關稅 90 天,但目前全球主要還在與美國打關稅戰的只剩下中國市場。
- 由於關稅即將上調,美國廠商都在瘋狂下急單,盡可能在關稅前進口更多貨物,這將導致台灣在四、五、六月份的訂單爆量,供應鏈流動性得到放鬆。
- 中國想藉由減少貿易逆差來挽救關稅衝突的可能性不高,因為雙方的進出口額差距太大,且中國的應付產能也有限。
- 美國與中國的脫鉤不僅限於貿易戰,還延伸到稀土戰。中國暫停稀土出口,將影響與美國高度連結的廠商,尤其是在電動車馬達等高性能磁鐵材料方面。
- 儘管面臨關稅壓力,東亞市場針對美國的出口在美中貿易戰初期就已增加。
美國經濟及市場
- 美國股市在經歷亮麗漲幅後,出現宣洩性的賣壓是很常見的,目前市場籌碼正在進行大量清洗。
- 針對美國公債前天的暴跌,是川普願意放鬆關稅的原因之一,但也暗示市場跌幅過快可能引發流動性恐慌,不是單靠政策利多就能挽救,如同 2008 年金融海嘯。
- 目前的美國 FSI 金融壓力指數雖不如 2020 年,但也逼近 2022 年熊市尾段。
- 美國收取了大量的關稅收入(約 3,200 億美元),可能為下半年的減稅計畫做鋪陳。川普也在推特上暗示共和黨可能將推動企業減稅計畫,預計十年內減稅 4.5 兆美元,主要是延長 2017 年的減稅和就業法案。
- 川普之所以有底氣採取強硬政策,是因為目前美國經濟狀況不差。
- 關於停滯性通膨風險,可能只是短期囤貨造成的傳入,更擔心的是消費急縮,因為最新的 3 月份通膨指標顯示通膨正在高速下滑。核心 CPI 和服務業通膨也在滑落,暗示公司增長減弱。
- 美國初領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處於近幾十年來的最低點,顯示就業市場穩定。部分地區失業人數增加可能是因為政府效率部的裁員,屬於內部結構性調整。
- 針對高盛一度發布報告認為美國將轉向衰退,但隨後又撤回,美國是否衰退取決於 90 天後的談判協定.
- 提醒長期投資人,面對川普這種外部性衝擊,不應質疑自己的投資哲學,而應在對的時間採取對的動作。
台灣經濟及股市
- 在急單效應下,台灣在第二季的經濟成長會非常漂亮,製造業存貨將快速飆升,推升台灣 PMI 數據。
- 然而,這波經濟成長可能無法引起新一波的估值空間,因為市場都在等待關稅戰的後續發展。
- 近期台北股市出現顯著賣壓,大盤融資維持率處於長期低點,許多中實戶和小散戶已離開市場,接手者可能是部分富豪階級。
地緣政治
- 在大家關注關稅戰的同時,烏俄前線的戰況仍在持續惡化,烏軍的軍援被斷供,戰線顯著收縮,且有大量北韓士兵以不懼死傷的戰術投入戰場,改變戰局。
投資建議與思考
- 建議投資人不要過度關注川普每天的言論,因為變化快速。
- 強調「活著就是勝利」,提醒投資人在市場波動中保持信心。
閱讀推薦書籍:《【圖解】東大教授的總體經濟學課:了解國家的經濟運作,如何影響企業發展、物價漲跌和你我的投資理財》
- 作者: 井堀利宏,為日本岡山出生,東京大學(東大)的名譽教授。他撰寫了許多科普書籍。
- 書籍特色: 這是一本日本人寫的書,內容風格輕鬆易讀,並搭配相關的圖表和插圖來解釋概念,閱讀速度會很快。屬於科普書籍,因此具有學術的嚴謹性,但也相對淺顯易懂。
- 推薦原因:
- 總體經濟學某種程度是在研究歷史的過程,並將其簡化為幾個模型。
- 雖然了解總體經濟對於投資的直接幫助可能不如單純的投資學,但它能提供觀察市場一個更宏觀的角度,多了一道思考的維度。
- 分享學習西洋經濟思想史的經驗,強調學習歷史能培養講求證據的思維方式,以及洞察事實形成過程和驅動力的能力,這能提供不同於純粹金融學習的角度。
- 了解總體經濟能讓看待市場多一道維度,甚至覺得生活會變得更有趣。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