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3(四)關稅解放日,全球成箭靶!川普課台 32%,台灣成重災區?

2025-04-03(四)關稅解放日,全球成箭靶!川普課台 32%,台灣成重災區?

摘要整理

市場總覽與美國關稅政策衝擊

  • 美國總統川普於 2025 年 4 月 3 日宣布對所有主流發達國家進口商品徵收至少 10% 的基準關稅,對貿易逆差最大的約 60 個國家加徵額外關稅
  • 市場反應劇烈,標普 500 期指盤後重挫 3.5%,納斯達克 100 期指下跌 4.4%,道瓊指數大跌 968 點,跌幅達 2.28%
  • 跨國公司股價受創,Nike 下跌 7%,蘋果下跌 6%,Gap 崩跌 12%,特斯拉重挫 5%,顯示關稅政策對企業利潤的即時壓力

全球貿易戰風險與報復性措施

  • 若各國採取報復性關稅,全球貿易衝擊將加劇,製造業回流美國的可能性提高,但競爭水準可能因此改變
  • 台灣面臨高達 32% 的關稅,遠高於日本的 24% 與歐盟的 20%,顯示美國對台灣貿易壁壘的不滿
  • 關稅實施分階段,10% 基準關稅即刻生效,高關稅稅率則從 4 月 9 日起正式實施,給予市場短期消化空間

美洲供應鏈受惠與例外國家

  • 加拿大與墨西哥因 USMCA 協議免受互惠關稅衝擊,成為本次政策的最大受惠者,關稅維持低水平
  • 俄羅斯因早前制裁未被列入關稅清單,中國則被課以 34% 高關稅,顯示美國對不同國家的策略性差異
  • 美洲供應鏈相對受惠,南美國家平均關稅僅 10%,東亞供應鏈如越南(46%)、泰國(36%)則面臨更大壓力

台灣產業衝擊與應對策略

  • 台灣被課 32% 關稅,主因包括非關稅貿易壁壘與貨幣操縱指控,美國認為台灣平均關稅高達 64%
  • 半導體產業因全球免關稅政策影響較小,但傳統產業如電子零組件、光學產品、螺絲等出口受創嚴重
  • 台灣政府可能需調降進口關稅(如汽車 17.5%、稻米 100% 以上)並放寬農產品限制,以緩解美國壓力

美國製造業回流與市場預期

  • 川普政策旨在推動製造業回流,汽車工人協會表態支持,認為關稅將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 美國吸引 1.6 兆美元投資,創造 42.6 萬個工作崗位,台積電投資 1,650 億美元仍未免除台灣高關稅
  • 市場擔憂報復性關稅壓縮企業利潤,但若談判成功,關稅可能降至 10% 基準,影響長期不確定性

東亞供應鏈轉移與中國態度

  • 東亞供應鏈受重創,中國關稅達 34%,越南 46%,企業轉向墨西哥設廠以規避衝擊
  • 中國樂見美國信譽下滑,中、日、韓計畫內部關稅豁免,對抗美國壓力並強化區域貿易
  • 台廠如鴻海、廣達已在墨西哥與美國設廠,資通訊產品占台灣對美出口 70% 以上,減輕部分關稅影響

台灣政府政策與談判空間

  • 賴政府擴大購買美國天然氣(占台灣進口 10%),仍未降低 32% 關稅,顯示單向讓利效果有限
  • 美國財長貝森特建議避免報復性行動,台灣若放棄貿易壁壘(如保健食品 20-30%、美豬美牛限制),關稅或有下調空間
  • 台灣可能調降汽車貨物稅、開放農產品進口並調整匯率政策,以符合美國期待並緩解貿易衝擊

市場不確定性與投資建議

  • 市場分兩派,一派認為熬過川普任期即可恢復,另一派看好美國本土市場長期受益,海外市場衝擊較大
  • 美國股市短期修正,標普 500 本益比下滑,但 ADP 小非農數據超預期,顯示景氣擴張期尚未結束
  • 投資者應關注景氣週期高低位階操作,外部衝擊下保持冷靜,建議逢低布局美洲供應鏈相關資產

觀點整理

  • 川普關稅政策的影響: 美國總統川普針對幾乎所有主流發達國家徵收至少 10% 的基準關稅,並對美國貿易逆差最大的約 60 個國家徵收額外關稅,這大幅加劇了全球貿易戰的風險。若各國採取報復性關稅等反制措施,將對全球貿易造成更大的傷害。
  • 市場反應: 川普的行政命令公佈後,美國股指期貨出現重挫,例如標普 500 指數期指盤後重挫 3.5%,納斯達克 100 期指狂瀉 4.4%,道瓊工業指數大跌 968 點,跌幅 2.28%。個股方面,Nike 大跌 7%,蘋果跌了 6%,Gap 崩跌了一成二,半導體概念股和特斯拉也出現明顯下跌。
  • 各國關稅稅率: 美國對不同國家徵收的關稅稅率有所不同,例如日本為 24%,歐盟為 20%,中國為 34%,而台灣被課徵高達 32% 的關稅。這些較高的關稅將在 4 月 9 號正式實施,是在原本 10% 的基礎上加徵。
  • 加拿大和墨西哥的例外: 加拿大和墨西哥由於美墨加貿易協定(USMCA)的緣故,目前並不適用互惠關稅制度,被視為此波關稅中潛在的受益者
  • 台灣面臨的挑戰與應對: 台灣被課徵 32% 的關稅,比例在眾多國家中偏高。雖然半導體產品目前屬於免關稅部分,但台灣的傳統產業、電子零組件、光學產品以及螺絲起子等出口將受到較大衝擊。台灣政府可能需要考慮降低進口關稅(例如汽車關稅和貨物稅)、放寬農產品進口限制(如稻米、花生、美豬美牛),以及處理與美國之間的匯率操縱疑慮。
  • 美國的意圖: 川普政府的目的是希望擴大美國製造業的回流,並將全球供應鏈往美洲集中。雖然包括台積電在內的多家企業已赴美投資設廠,但其原產地仍面臨高額關稅。川普可能希望藉由關稅手段,迫使各國降低貿易壁壘,並為美國爭取更有利的貿易條件。
  • 全球反應: 中國方面反而可能樂見此局勢,認為長期來看美國的全球信譽可能崩潰,對中國有利。中國、日本和南韓也正在考慮彼此之間的關稅豁免,以共同應對美國的關稅政策。
  • 投資建議: 投資者需要關注川普政策的不確定性對市場的影響,並觀察本輪景氣循環是否會因此被迫下修。當前的市場衝擊更像是外部性衝突,而非景氣的自然弱化。投資者仍應根據景氣的高低位階採取相應的投資策略。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