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5(二)美股大反彈,該逃了嗎?台日大缺工,薪資通膨壓不住?
摘要整理
美國股市與川普政策影響
- 美國總統川普近期針對汽車進口關稅表態,推動股市反彈,標普 500 指數上漲 1.76% 至 5,767 點
- 特斯拉在連跌 9 周後單日暴漲近 12%,反映市場對關稅豁免的樂觀預期與空單回補浪潮
- 川普政策不確定性導致股市波動,其第二任期開局表現為歷史最差,標普 500 本益比從 22-23 倍下修至 20 倍
全球關稅與市場反應
- 川普計畫對汽車、藥品、木材、半導體等實施新關稅,部分國家有望豁免,市場預估一二季度關稅達 5% 的機率為 60%
- 歐盟、印度、英國及台灣積極與美談判,例如台灣擴大購買阿拉斯加天然氣並投資半導體,打造民主供應鏈
- 美國股市在連續下挫後回穩,標普 500 重回 200 日均線,反彈幅度讓月線收盤不至過於難看
美國經濟數據分化
- 3 月製造業 PMI 為 49.8,低於 50 顯示緊縮,但服務業 PMI 達 54.3,遠超預期支撐經濟
- 硬性數據如新屋開工數年化 130 萬至 140 萬戶及職位空缺數穩健,顯示經濟放緩但未陷入衰退
- 軟性數據悲觀,消費者信心指數快速走低,小型企業樂觀指數因關稅戰通膨預期下滑至近低點
特斯拉與市場資金流動
- 特斯拉因馬斯克爭議與門市攻擊事件影響股價,美國 FBI 成立反恐小組後股價單日漲近 12%
- 散戶兩周內投入 80 億美元資金,外資及系統單賣壓沉重,七大巨頭市值蒸發拉低標普本益比至 20 倍
- 市場擔憂馬斯克爭議影響 Model Y 6 月歐洲上市銷量,長期自駕車與 Optimus 發展成關鍵
台灣薪資與缺工現象
- 台灣失業率降至 3.34%,25 年來同月最低,元月平均薪資達 43,368 元但購買力未超 2021-2022 年
- 大學生起薪漲幅顯著,學士年增 4.9% 至 33,700 元,碩士年增 4.5% 至 36,300 元,工程類高出中位數 1,000-2,000 元
- 中低薪資族群漲幅領先,服務業如餐飲漲幅達 4.7-4.8%,全台缺工比例如營建業達 1:9
日本薪資通膨與缺工趨勢
- 日本春鬥薪資漲幅達 5.85%,中小企業更高達 6.5%,為 30 年來最大規模通膨循環
- 缺工嚴重,一名高中畢業生對應 3.78 個職位,半導體人才需求因台灣赴日投資激增至 90 家企業
- 女性就業崛起,女社長占比從 1990 年 4.5% 升至 8.3%,中低薪服務業薪資漲幅領先全產業
台灣與日本社會變遷
- 台灣女性赴美工作人數 2023 年達 72,000 人,超男性 56,000 人,長期失業率低於男性至 3.4-3.5%
- 日本男性家暴受害者從 2010 年 1,000 件激增至 2023 年 30,000 件,31 倍成長反映女權抬頭
- 台灣公部門缺工加劇,國軍人數從 2023 年 171,422 人降至 160,749 人,教師缺額達 4,094 人
醫療保健業缺工危機
- 台灣護理師離職率從 2021 年 8.26% 升至 10.51%,空缺率在地區醫院達 11%
- 新進護理師人數逐年減少,從 2022 年 7,500 人降至 7,400 人,40 歲以下占比跌破 50%
- 春節急診人數達 44,000 人/日,待床率 48 小時高達 5.06%,薪資補貼僅 200-300 元/晚難留才
台股與總結展望
- 台股受薪資數據影響上漲 230 點,收於 22,337 點,反映市場對缺工與經濟數據的正向預期
- 美歐股市短期反彈已見端倪,投資者需根據情緒指標調整停損停利策略,避免過度比較他人績效
- 台日薪資上漲由缺工與過去高通膨推動,若通膨降溫實質購買力可望放大,日本通膨為台灣兩倍需審慎看待
觀點整理
美國經濟與股市
美國股市反彈與川普政策的不確定性
- 美國股市近期顯著反彈,例如標普 500 指數上漲 1.76%,收於 5,767 點,主要是空單回補浪潮所推動。
- 川普政策的不確定性是本輪股市下跌的主因,他近期提及對汽車、藥品、木材、半導體等產業實施新一輪關稅,但部分國家可能獲得豁免,市場因此鬆了一口氣,指數上漲 600 點。
- 川普第二任期開局的股市表現是有史以來最差,凸顯政策不確定性對市場的衝擊。
經濟數據分化:軟性與硬性指標
- 軟性數據(情緒指標) 悲觀:消費者信心指數快速走低、小型企業樂觀指數下滑、通膨預期因關稅戰飆高、房地產建商信心受利率衝擊。
- 硬性數據(實質經濟指標) 強韌:新屋開工數穩定(年化 130 萬至 140 萬戶)、製造業產出穩健、職位空缺與非農就業數據支撐經濟,避免陷入衰退。
- 美國經濟放緩但不一定衰退,因硬性數據表現強勢,2022 年技術性衰退未被官方承認即為例證。
服務業與製造業分化
- 3 月標普製造業 PMI 為 49.8,低於 50 表示緊縮;服務業 PMI 達 54.3,遠超預期,顯示經濟依賴服務業支撐,製造業疲軟。
- 川普試圖透過關稅保護與吸引海外直接投資(FDI)拉動製造業,但目前效果有限。
特斯拉與市場焦點
- 特斯拉股價在連跌 9 周後暴漲近 12%,受散戶資金流入(過去兩周 80 億美元)與 FBI 成立反恐小組保護特斯拉門市影響。
- 馬斯克爭議(政治言論、烏俄戰立場等)可能衝擊 Model Y 在歐洲 6 月上市後的銷量,市場擔憂其長期估值。
資金流動與美元地位
- 即便股市表現不佳,資金仍偏好持有美元或美債,外資持有美國股市比例持續創高(2005 年達 18%,50% 來自歐洲)。
- 美國消費支撐經濟,美元強勢不減,部分資金因歐洲財政刺激而挪移至歐洲市場。
全球市場與關稅影響
關稅預期與市場反應
- Polymarket 民調顯示,一季度至二季度關稅達 5% 的機率為 60%,市場已反映 6 成利空,若部分國家豁免關稅,將成為股市利多。
- 歐盟、印度、英國、台灣等已派代表與美國談判,例如台灣擴大購買阿拉斯加天然氣與半導體投資。
墨西哥經濟風險
- 墨西哥經濟成長預測下修 2.5%,2025 年可能陷入衰退,因其為美國主要交易夥伴且易受關稅衝擊。
台灣經濟與缺工現象
薪資通膨與購買力
- 台灣失業率 3.34%,為 25 年來同月最低,缺工推動薪資上漲,元月平均薪資達 43,368 元,年增 4.9%(學士起薪 33,700 元,碩士 36,300 元)。
- 通膨壓力使實質購買力未回到 2021-2022 年高峰,中低薪資族群(服務業等)漲幅最快(4.7%-4.8%)。
產業缺工與影響
- 全台缺工嚴重:營建業求供比 1:9、餐飲業 1:4、醫療保健業護理師離職率達 10.51%,空缺率 11%。
- 公部門缺工加劇:國軍人數從 171,422 人降至 160,749 人,教師缺額在台北市達 4,094 人,公務員薪資調升(國軍最高加薪 12,000 元)。
- 民間企業加薪幅度約 3.2%-3.3%,金融業如元大金年薪從 168 萬增至 202 萬。
性別與勞動趨勢
- 女性赴美工作人數激增(2023 年 72,000 人,男性 56,000 人),薪資漲幅顯著,失業率低於男性(3.4%-3.5% vs. 3.85%-4.47%)。
日本經濟與社會變遷
薪資通膨與春鬥
- 日本春鬥薪資漲幅達 5.85%(中小企業 6.5%),為 30 年來最高,推動內部通膨循環,米價與農糧價格飛漲。
- 半導體人才需求增加,台灣在熊本投資創歷史新高(90 家企業設廠)。
缺工與少子化
- 日本缺工嚴重,一名高中畢業生對應 3.78 個工作,為 30 年來最誇張,僅次於 1980-1990 年泡沫經濟時期。
女性權益與社會轉型
- 女性就業意願提升,女社長比例從 1990 年 4.5% 升至 8.3%,薪資漲幅領先中低端服務業。
- 父權觀念改變,男性家暴受害者激增(2010 年 1,000 件至 2023 年 30,000 件),反映女性經濟獨立與社會壓力轉變。
投資建議與心態
市場策略
- 短期內股市反彈為空單獲利了結,建議等待情緒指標回升再調整持倉,避免過早停損。
- 關注薪資通膨與實質購買力變化,判斷通膨是否降溫。
避免過度比較
- 投資應走自己的節奏,不因他人報酬高低而焦慮,過度比較只會偏離策略。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