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4(一)對等關稅將上路,美股還得跌?休克療法真能救經濟?
摘要整理
全球市場概況與資產價格輪動
- 美國股市近期經歷顯著修正後嘗試築底,標普 500 指數周漲幅 0.5%,納指周漲幅 0.2%,道瓊周漲幅 1.2%
- 全球資產價格今年表現亮麗,黃金價格漲幅達 15%,歐亞股市上漲 11%,顯示資金轉向避險資產
- 資金輪動明顯,標普 500 指數 22 天內下跌 10%,為 75 年來第六大修正幅度,但歐亞股市未受重創
美國與全球股市表現差異
- 美國科技巨頭領跌,特斯拉跌幅 50%,Google 跌 20%,輝達跌 20%,整體標普 493 家公司跌幅約 8%
- 歐洲與新興市場股市強勢,波蘭股市漲 39%,奧地利股市漲 27%,中國股市漲 24%,約 80% 發達市場上漲
- 長天期國債 TLT 今年漲 4.6%,排名全球資產第四,顯示市場偏好低風險資產
川普政策與對等關稅影響
- 4 月 2 日對等關稅即將上路,彭博社報導各國將面臨單一稅率,台灣政府增加阿拉斯加天然氣訂單以規避衝擊
- 汽車關稅影響顯著,BMW 預估吸收 10 億美元利潤損失,80% 奧迪 Q5 在墨西哥生產受波及
- 川普政策執行受阻,廢除出生公民權與跨性別軍人禁令被法院駁回,顯示行政命令缺乏立法支持
中國與東亞市場應對策略
- 中國可能借鏡 1980 年代日本經驗,透過人民幣貶值應對關稅,2018 年人民幣從 6.3 貶至 7
- 貿易轉換成趨勢,中國企業透過越南與墨西哥洗產地出口,川普政府強化條款追查
- 市場預期人民幣走疲壓力增加,寬鬆政策可能持續,以維持價格競爭力
美國內政與非法移民政策
- 非法移民逮捕數從 2021-2024 年每周 10 萬至 20 萬人,降至 2 月僅 8,326 人,政策初見成效
- 遣返成本高昂,每人平均 4 萬美元,1,200 萬非法移民總成本龐大,國土安全部推 CBP Home APP 鼓勵自願離境
- 川普廢除教育部引爭議,65% 民意反對立即解散,助學貸款不確定性增加
美國經濟休克療法與副作用
- 政府效率部裁員節省支出僅占財政 0.5%,債務消耗不如預期,副作用卻顯著
- 阿根廷休克療法經驗顯示,公開開支減 25%,失業率從 4.5% 升至 6.6%,貧困人口達 52.9%
- 美國裁員約 50 萬人,部分被法院駁回員工復職,非農數據未來數月波動預期加大
市場情緒與投資建議
- 美股七大巨頭估值回歸,平均本益比從 38 倍降至 25 倍,亞馬遜與阿發貝具投資吸引力
- 房市數據穩健,2 月成屋銷售成長 4.2%,高利率未打擊富豪信心,實體經濟未顯著弱化
- 投資哲學重於選股,台股上漲 167 點至 22,378 點,建議依週期判斷進場時機而非盲目追逐
觀點整理
全球市場總覽與資金輪動
市場波動與資金輪動趨勢
- 當前市場波動加劇,尤其隨著 4 月 2 日對等關稅即將上路,但整體並非系統性崩跌,而是呈現「價值的輪動」。資金從高風險資產(如美國科技巨頭)轉向低基期市場(如中國、香港、歐洲股市)及避險資產(如黃金)。
- 例如,黃金今年漲幅達 15%,歐亞股市漲幅 11%,而美國科技股(如 SPY、QQQ)及比特幣跌幅較深,比特幣今年跌幅高達 11%。
美國股市表現
- 上週美國股市嘗試築底,標普 500 指數周漲幅 0.5%、納指周漲幅 0.2%、道瓊周漲幅 1.2%。
- 標普 500 指數今年跌幅約 8%,但若剔除七大科技巨頭(493 家公司),資金仍有明顯流入,顯示市場分化嚴重。
全球股市亮點
- 全球 80% 的發達市場股市今年上漲,尤以東歐及中國市場表現突出。例如,波蘭股市漲幅 39%、奧地利漲幅 27%、西班牙漲幅 25%、中國漲幅 24%。
- 美國及部分新興亞洲市場則是少數下跌的例外。
資產價格趨勢
- 避險情緒主導市場,投資者偏好實體資產(如黃金、房地產)及低估值區間。美國 2 月房地產銷售表現亮麗,顯示實體經濟仍有支撐。
川普政策與對等關稅
對等關稅實施的不確定性
- 4 月 2 日即將上路的對等關稅,各國將面臨單一稅率,針對特定產品(依 HS 編碼)課徵。川普雖暗示政策可能調整,但其立場反覆,市場難以預測。
- 川普政策從 2 月初提出至今屢次延宕,顯示執行速度不如預期,且部分行政命令因缺乏立法支持被最高法院駁回。
汽車關稅的影響
- 汽車關稅是對等關稅的核心項目,尤其衝擊歐系車(如 BMW、奧迪)。BMW 預估吸收關稅成本,短期不漲價,但利潤可能損失 10 億美元。
- 德系車多在墨西哥設廠(如奧迪 Q5 80% 產自墨西哥),若墨西哥也受關稅影響,衝擊更大。日系車則因美國本土生產具優勢。
各國可能的反制措施
- 歐洲:可能採取反制措施保護企業,但因美國與歐洲互為重要市場,直接報復難度高。
- 中國:歷史經驗顯示,中國可能透過人民幣貶值(2018 年從 6.3 貶至 7)或轉移產地(如越南、墨西哥)規避關稅,而非正面報復。
歷史借鑒
- 1980 年代美日貿易戰中,日本透過非關稅壁壘(如消費電子轉嫁成本)應對美國關稅。當前中國可能借鑒類似策略。
川普內政與經濟政策
非法移民政策
- 川普上任後(1 月 20 日)推動強硬移民政策,2 月邊境逮捕數降至 8,326 人,較 2021-2024 年高峰(每月 10 萬至 20 萬人)顯著下降,顯示初步成效。
- 但遣返 1,200 萬非法移民成本高昂(每人平均 4 萬美元),加上自我驅逐 APP(CBP Home)成效存疑,政策執行挑戰大。
資本撙節與休克療法
- 川普採取「休克療法」,削減聯邦支出(如廢除教育部)並裁員(總數約 50 萬人)。主持人質疑其成效,馬斯克主導的政府效率部節支比例僅 0.5%,副作用卻顯著(如社會不滿加劇)。
- 以阿根廷為例,休克療法雖削減 25% 公共開支,但失業率升至 6.6%、貧困率達 52.9%,顯示潛在風險。
政策副作用與阻力
- 川普多仰賴行政命令繞過國會,但多項政策(如廢除出生公民權、跨性別軍人禁令、關閉 USAID)被法院駁回,顯示執行不順。
- 民主黨批評其獨裁傾向,要求馬斯克赴國會說明裁員成效,但遭共和黨阻撓。
投資建議與市場展望
美國科技巨頭估值
- 七大巨頭股價均值回歸,跌幅介於 17%(微軟)至 50%(特斯拉),但 EPS 未下修,本益比從 38 倍降至 25 倍。
- 主持人看好亞馬遜(本益比 25 倍,電商穩定)和 Alphabet(本益比 18 倍,成長性佳),認為蘋果、微軟吸引力較低。
投資哲學
- 投資不只選標的,更需明確哲學與時機。成長型投資者可關注信仰(如特斯拉),價值型則聚焦本益比與週期位置。
- 當前美國股市處於中期回檔,建議尚未決定者可觀望,空手有時比出手更聰明。
市場情緒與基本面脫鉤
- 市場短期受川普政策不確定性驅動,而非基本面全面弱化。美國 2 月成屋銷售成長 4.2%,顯示實體經濟韌性。
總結與觀察重點
- 短期:資金輪動與關稅不確定性主導市場,美國科技股承壓,全球股市分化。
- 長期:川普政策若持續受阻,其有效性可能退減,市場或逐步穩定。
- 建議投資者關注政策副作用、景氣週期與估值變化,保持靈活思考。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