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7(一)3 月美股爆量,誰在接盤?美股修正到底了嗎?
摘要整理
美國股市近期表現與觀察
- 上週五美國股市顯著上漲,納斯達克指數漲 2.6% 至 17,754 點,標普 500 指數漲 2.1% 至 5,638 點,但周跌幅分別為 2.4% 與 2.3%
- 市場顯示高估值科技股修正明顯,消費性電子跌 10.4%,科技類股跌 7.4%,而 11 個板塊中 9 個年初至今仍收漲
- 換手量激增,2025 年初至今交易量超過 2024 年 7-8 月日元套利平倉賣壓,顯示短期技術性反彈可能性高
川普政策影響與市場情緒
- 川普第二任期前 50 天,標普 500 指數最大跌幅超 10%,與第一任期選後慶祝行情形成對比,市場信心減弱
- 關稅與政府瘦身政策引發不確定性,1 月 GDP 下修因進口額大增而非消費萎縮,油價跌 15% 釋放購買力
- 市場波動被視為「cry for Trump」,要求川普釋放利多政策,同時川普向聯準會施壓降息,形成博弈態勢
科技股估值調整與短期展望
- 科技股因權值高拖累大盤,輝達看跌期權隱含波動率陡升,顯示市場去槓桿化,短期換手量顯著增加
- 本波回檔視為中期調整而非景氣回檔,需 1-2 個月數據佐證,GDP NOW 模型下調未改變緩步擴張事實
- 技術指標如 RSI 與乖離率顯示修正過大,價值投資者可能於本季進場,反彈取決於川普政策預期變動
汽車關稅政策與特斯拉優勢
- 川普擬對汽車進口加徵 25% 關稅,影響美國前五大進口國:墨西哥、日本、加拿大、南韓、德國
- 關稅導致提前囤貨,進口額上升,特斯拉因美國本土生產規避關稅,價格競爭力提升
- 通用、豐田、福特等品牌海外組裝占比高,關稅風險增加,市場可能重新分配汽車股投資比重
台股與日本股市的外資流動困境
- 台股上週跌 608 點至 22,168 點,外資 3 月賣超 1,261 億,年初至今累計賣超 5,218 億,仍維持 22,000 點上下
- 日本股市同樣面臨外資減持,2020 年後加速撤出,但散戶買 ETF 與企業庫藏股支撐日經指數 2024 年創高
- 台灣與日本受「不可能三角」限制,穩匯率與自主貨幣政策下,外資流出難避免,內資與出口順差成關鍵支撐
黃金價格與避險需求分析
- 黃金價格上週突破 3,000 美元後獲利了結,仍處高位,年初至今漲幅達 13%,受關稅不確定性推動
- 全球央行如中國、印度、俄羅斯增持黃金降低美元依賴,地緣政治緊張與市場波動加劇需求
- 烏俄戰事影響避險買盤,普丁同意 30 天停火但前線仍緊張,黃金長期走勢取決於貨幣量與利率而非單一事件
投資策略與市場總結
- 市場下跌反映政策不確定性而非衰退,短期乖離修正後反彈可期,價值投資者應關注低估標的
- 週期投資強調「低好散長」,建議買入優質 ETF 並長期持有,現階段估值下壓為現金儲備進場時機
- 資產價格波動加大,60% 資產今年仍正報酬,歐洲股市漲 8%,台股與日本靠內資與出口支撐,反彈高度視情緒穩定
觀點整理
當前市場狀況與展望
- 美國股市經歷了一波修正,市場正在思考這是否是財富新累積的時機,或者需要等待庫存循環正式發酵。
- 儘管美國股市上週五出現顯著反彈,但週跌幅仍然存在,顯示市場情緒複雜。
- 歐亞股市在港股和陸股以及歐洲股市的帶動下,上週呈現正報酬,顯示風險資產偏好仍然存在,但並未完全反映在美國本土。
- 本次美國股市的回檔並非全面性的系統性下殺,主要是針對高估值的科技股進行修正。
- 上週美國股市換手量特別明顯,暗示短期內可能出現技術性反彈。
- 對沖基金在拋售,散戶恐慌,但有其他資金正在大量接盤。
- 短期內仍將這次回檔視為中期回檔,不認為庫存景氣回檔會馬上發生,需要更多數據佐證。
川普政策與市場影響
- 川普的第二任期與第一任期前 50 個交易日相比,股市反應明顯不同,失去了股票市場的信仰。
- 市場上存在「川普賣權」的說法,即透過股市波動向川普施壓,要求其正視股市並推出利多政策。
- 川普可能利用市場數據向聯準會施壓,要求降息,形成所謂的「鮑爾賣權」。
- 當前市場的波動性加大,很大程度上是由川普政策的不確定性引發的後續反應,而非基本面大幅衰退的風險。
- 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特別是針對汽車進口擴增 25% 的關稅,將會影響相關產業,對在美國本土生產的特斯拉可能有利。
- 關稅戰可能引起商品通膨,但不太可能導致停滯性通膨失控,而通膨要一路向下至聯準會打開降息路徑也有難度。
聯準會貨幣政策與降息預期
- 目前聯準會降息的條件可能存在,但尚不充分,需要更多數據支持。
- 市場情緒、CEO 和中小企業的信心指數下滑、關稅不確定性以及對物價可能消耗利潤的擔憂,都可能促使市場預期聯準會提前降息。
- 市場參與者都在預判川普和聯準會的下一步行動,導致資產價格波動加大。
- 聯準會降息是市場普遍預期的。
黃金市場
- 黃金價格近期衝高後出現獲利了結,但仍處於高位。
- 推動黃金價格上漲的三大因素包括美國關稅政策帶來的不確定性、全球央行持續增持黃金以降低美元依賴,以及地緣政治緊張和金融市場波動性加劇導致的避險需求升溫。
- 政策不確定性難以作為黃金價格長期推動的原因,長期來看,黃金價格反映的還是貨幣量和利率的演變。
- 烏俄局勢的發展短期內仍會對黃金價格產生影響。
臺北股市與外資動向
- 臺北股市上週跌幅較重,外資賣超金額驚人。
- 儘管外資大量賣超,臺北股市仍維持在相對高點,且新台幣匯率並未失控暴貶,顯示內資接盤意願高。
- 臺灣市場面臨金融學中「不可能的三位一體」,無法同時實現資本自由進出、固定匯率和獨立自主的貨幣政策,這使得外資的流出難以阻止。
- 外資賣壓短期內難以回補,但不必過於焦慮,因為整個亞洲市場都面臨類似情況,例如日本股市也是土洋對作。
- 臺北股市能否維持韌性的關鍵在於出口表現和貿易順差。
- 臺北股市今日呈現適度反彈,後續需觀察反彈高度。
投資策略與觀念
- 投資者應了解自己的投資定位,例如價值投資者、動能投資者等,並採取相應的策略。
- 週期投資者應尋找價格低、公司品質好、買入多且分散、長期持有的標的,「低好散長」類似 ETF 的投資方式。
- 面對市場利空是常態,長期投資者不應因短期利空判斷買賣,而應依循價值投資指標。
- 資訊落差有時是超額報酬的來源,學習和思考很重要。
- 投資應尋找不變的因素,例如情緒的變動和景氣的變動。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