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0(一)川普行情成衰退交易?鮑爾:降息不急,美股抄底趁現在?
摘要整理
市場總覽與美國股市表現
- 美國股市上週因關稅不確定性加劇而下跌,道瓊與標普跌幅超過 2%,納指周線下跌 3%,創去年 9 月以來最差單週表現
- 2 月非農就業數據新增 15.1 萬人,低於預期 15.9 萬人,但失業率維持在 4% 至 4.1%,顯示就業市場未顯著惡化
- 川普行情未如預期推升風險資產,標普 500 指數從 6,100 多點跌至 5,700 點,市場轉向衰退交易模式
全球資產表現與歐洲市場亮點
- 今年歐亞股市平均漲幅達 11.7%,其中陸港股因低基期與寬鬆政策表現強勁,德國股市上週創歷史新高
- 黃金價格因避險需求今年漲幅達 10.8%,新興市場股市漲 4.4%,長天期國債漲 3.9%,顯示資金流向避險資產
- 美國資產普遍下跌,SPY、QQQ 等跌幅約 3% 至 4%,比特幣跌幅達 7.1%,顯示市場對美國經濟信心減弱
非農數據與美國就業市場分析
- 2 月非農就業新增 15.1 萬人,其中醫療保健增長 5.2 萬人,金融業增長 2.1 萬人,但聯邦政府裁員 1 萬人拖累整體數據
- 失業率從 1 月的 4% 微升至 4.1%,失業人口 710 萬,變化不大,主要受華府裁員影響(每月裁員從 60 人增至 6.1 萬人)
- 薪資增長維持 4.1%,每小時時薪接近 4 美元,遣散費與非法移民驅逐計畫推升短期收入,缺工問題未緩解
烏俄戰事與地緣政治影響
- 俄軍上週發動半年來最大規模導彈與無人機襲擊,烏軍至少 1 萬人被圍,俄方推進領土以增談判籌碼
- 本週烏克蘭、美國與俄羅斯將在沙烏地進行談判,川普考慮對俄實施銀行制裁或關稅以促停火
- 歐洲股市因財政刺激預期上漲,歐元兌美元匯率上週漲 5%,今年累計漲 4.1%,成為最強貨幣
關稅戰與市場不確定性
- 川普預計 4 月 2 日對歐盟、中國、巴西、韓國、印度實施對等關稅,加拿大與墨西哥因不確定性出現囤貨行為
- 美國 90% 酪梨進口自墨西哥,消費量較 2007 年增 150%,關稅若推升價格恐影響川普支持率
- 加拿大民眾掀起「愛用國貨」浪潮,卡尼接任總理後堅持報復性關稅,與美國關係緊張加劇
通膨趨勢與能源價格影響
- 民間通膨數據(初 installation)跌至 1.38%,遠低於官方 CPI,顯示通膨壓力減弱
- 能源價格下跌抑制通膨預期,布蘭特原油上週跌 3.4%,WTI 跌 3.9%,美國汽油每加侖 3.11 美元低於近三年平均
- 工資通膨持續(薪資增長 4.1%),但原物料價格若因戰事緩解下跌,關稅戰成通膨唯一變數
美股追蹤與市場氛圍
- 上週五美股反彈,道瓊漲 222 點(0.52%)至 42,801 點,標普漲 31 點(0.55%)至 5,770 點,納指漲 126 點(0.7%)至 18,196 點
- 市場對川普交易的衰退預期過度反應,經濟數據無長期衰退跡象,資金流入與棄單行為並存
- 台股開盤漲 9 點至 22,585 點,顯示全球市場波動中仍具韌性
GDP 技術性衰退與進口影響
- 美國 Q1 進口激增導致貿易逆差創高,黃金進口額增 4 倍,瑞士成為第二大逆差國
- 囤貨行為推高進口減項,恐拖累 Q1 GDP 表現,但不代表深度衰退(連續負值可能性低)
- 衰退預期走低,因失業率穩定(4.1%)與薪資增長(4.1%)支撐消費,技術性衰退可能性較大
觀點整理
市場總覽與「川普行情」的轉變:
- 上禮拜關稅不確定性加劇,美國股市周跌幅顯著。
- 道瓊和標普周跌幅超過 2%,納指周線下滑 3%,為去年 9 月以來最差。
- 2 月份非農就業新增 15.1 萬人,失業率約 4% 到 4.1%。
- 市場已從川普行情引領的風險資產飆升轉變為衰退交易。
- 美國股市回跌,債券資產價格推升,市場對賭景氣走疲。
- 川普此任期極少釋放對股市多頭信心的喊話,與第一任期有別。
- 2025 年以來走勢與 2017 年以來走勢大相逕庭,「川普行情」幾乎沒有實現。
- 標普 500 指數從 6,100 多點跌至 5,700 點,回到 11 月 5 號當選時期。
- 隨著標普 500 指數回測年線,市場可能思考川普是否有意造成衰退,以及當前風險是否為景氣庫存回檔或衰退風險。
全球資產表現:
- 今年以來許多股市表現不錯,歐洲股市尤其亮麗。
- 歐亞股票平均漲幅高達 11.7%,部分由陸港股貢獻。
- 德國股市上禮拜創下歷史新高。
- 原由美國民主黨派財政刺激支持的股市動能轉移至歐洲。
- 歐洲市場自我防衛機制增強,德國擴大國防和基礎建設支出。
- 黃金資產因關稅戰避險買盤顯著,今年以來漲幅達 10.8%。
- 今年漲幅前兩名為歐亞股市和黃金。
- 美國資產和比特幣等風險資產今年下跌。
- 美國股市出現資金湧入但同時有棄單獲利了結的弔詭現象。
衰退風險與非農數據:
- 衰退分技術性衰退(連續兩季 GDP 走疲)和實質性衰退(GDP 負增長且失業率上升)。
- 2022 年曾發生技術性衰退。
- 從就業指標看,美國經濟目前無顯著惡化趨勢。
- 2 月份非農新增就業 15.1 萬人,雖低於預期,但仍不算差。
- 醫療保健、金融、運輸倉儲和社會援助等部門就業人數增加。
- 2 月份聯邦政府就業人數減少 1 萬人,這有利於美國財政系統優化。
缺工問題與工資通膨:
- 美國今年整體缺工情況預計不會改變。
- 就業市場數據可能導致美國 GDP 表現差,但不會出現大規模失業。
- 美國大規模資本支出計畫(如台積電、三星設廠)將加劇缺工。
- 驅逐非法移民也可能導致美國工資上升。
- 美國通膨主要問題是工資通膨。
- 工資通膨支持聯準會不降息的決策,因經濟表現尚可。
烏俄戰事與歐洲市場:
- 俄軍發動去年底以來最大規模的導彈和無人機襲擊,烏軍被迫後撤,可能為談判籌碼。
- 烏軍處於劣勢,因軍事裝備供應和情報共享受限。
- 市場預期歐洲將有進一步財政刺激擴張,推高歐洲股市。
- 第四季歐洲 GDP 意外上修,可能支持歐洲央行緩降息。
- 高強度財政刺激在歐元區發酵,歐元兌美元匯率顯著上漲。
關稅戰的不確定性與影響:
- 川普預計 4 月 2 號對多國實施對等關稅,點名歐盟、中國、巴西、韓國和印度等。
- 川普發布許多不確定的關稅行政命令。
- 加拿大和墨西哥因關稅問題局勢緊張,出現汽車、配件、礦產能源和民生用品的囤貨現象。
- 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徵收關稅可能引發通膨。
通膨的真實表現:
- 初 installation 數據顯示,美國民間消費體感溫度來看,通膨不高。
- 該數據衡量零售資產、房地產和能源領域,是 CPI 的領先指標。
- 能源資產價格雖有反彈,但仍處於歷史低點。
- 布蘭特和西德州原油價格下跌,難以引起通膨預期。
- 川普放鬆能源監管政策已見效,美國汽油價格較往年低。
對市場反應的看法:
- 當前美國股市氛圍再次展現川普交易的市場悖論,經濟基本面尚可,但市場反應卻是衰退交易。
- 市場對川普政策的預期與實際情況相反。
- 當前的衰退交易缺乏實際數據支撐,長期衰退可能性低。
- 資本市場具備意外性,投資不應完全順應市場共識,要學會逆向思考。
- 當前市場情緒和對川普衰退交易的想像可能反應過度。
進口與 GDP 的關係:
- 美國目前的進口規模可能主導接下來一到兩個季度的 GDP 水準。
- 大規模囤貨導致 GDP 減項激增,進口越多 GDP 越差。
- 經濟弱化通常是逐步的,單季突然進入深度衰退的可能性較低。
- 美國 Q1 貿易逆差創新高,其中黃金進口量異常增加,可能大幅衝擊 Q1 GDP。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