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05(三)赴美設廠免關稅?台積電千元關卡守得住嗎?川普下一步:匯率

2025-03-05(三)赴美設廠免關稅?台積電千元關卡守得住嗎?川普下一步:匯率

摘要整理

市場總覽與國際財經動態

  • 川普於 2025 年 3 月 4 日針對中國、加拿大、墨西哥啟動近世紀最大規模關稅戰,美國標普 500 與道瓊指數分別下跌 71 點 (1.22%) 與 670 點 (1.55%)
  • 台股昨日下跌 159 點,今年以來跌幅達 1.03%,相較港股漲幅 16% 與韓國 KOSPI 漲幅 5.4% 表現不佳
  • 加拿大總理杜魯多宣布對 300 億加元美國產品徵收 25% 關稅,墨西哥則對美國雞肉與豬肉採取報復性關稅措施

台積電赴美投資與市場反應

  • 台積電宣布對美投資 1,000 億美元,ADR 昨日反彈約 4%,但科技股整體跌幅仍驚人
  • 美國目前 12 寸晶圓月產能約 2 萬片,台灣先進製程產能約 40 萬片,為美國 20 倍以上
  • 台積電市占率預估四年後從 68% 降至 60%,美國市占率則從 12% 升至 17%,超越韓國的 13%

美國政府與國防安全考量

  • 台積電赴美擴產提升美國高階晶片生產地位,但短期內無法超越台灣,台灣廠月產能仍遠超美國
  • 美國 2024 年外資直接投資 (FDI) 高達 2,270 億美元,其中 1,000 億美元於川普勝選後流入
  • 川普政府經濟政策不確定性指數兩個月內接近前高,顯示政策無緩衝期特性

台積電股東權益與財務影響

  • 台積電 1,000 億美元投資計畫預計分 10 至 20 年執行,每年資本支出約 380 億美元,不影響短期股利發放
  • 台灣廠毛利率預計維持 53%,美國廠初期毛利可能下滑,但 AI 需求成長可望抵銷影響
  • 台積電 2025 年 EPS 預估 55 元,若股價達 1,000 元,前瞻本益比僅 16-17 倍,顯示估值偏低

台灣政府立場與挑戰

  • 台灣行政院長卓榮泰稱與台積電投資訊息同步知情,顯示政府對資本外流掌握度不足
  • 經濟部長郭智輝表示台積電赴美不至於牽動供應鏈全面轉移,但未完全排除可能性
  • 台積電赴美未明確換取台灣產業免關稅保障,傳統產業如汽車仍面臨高關稅風險

內部轉型與能源挑戰

  • 台灣工業用電占總供電 57%,較 2020 年 51% 上升,台積電用電需求龐大
  • 再生能源占比達 9.47%,核能今年 5 月廢除後,6% 電力缺口需燃氣或再生能源填補
  • 台積電赴美或減緩台灣擴產壓力,有助改善發電結構與空氣品質

匯率戰與日元壓力

  • 川普關稅戰下一步鎖定匯率,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要求人民幣與日元勿亂貶值
  • 日元多頭頭寸創四年新高,美元兌日元維持 149,顯示升值壓力
  • 日本製造業 PMI 連續 8 個月收縮至 48.9,通膨卻達 5-6%,米價漲幅 1.9 倍

日本經濟與消費力挑戰

  • 日本服務業薪資漲幅達 4-5%,人力成本激增,新鮮蔬果價格三年漲幅 35%
  • 東京都外國人住房比例從 37% 升至 51%,京都府達 50%,住宿費翻倍侵蝕購買力
  • 中國資本一年內收購日本 67 處旅遊設施,北海道房價年漲幅達 28%

投資策略與資產配置建議

  • 台積電股價若年底維持 1,000 元,前瞻本益比隨 EPS 成長更顯便宜
  • 股債配置建議股市高點轉債券鎖定報酬,低點用債券資金抄底股票
  • 美國股市昨日道瓊跌 670 點至 42,520 點,納指跌 65 點至 18,285 點,費半逆勢漲 29 點至 4,604 點

總結與展望

  • 川普關稅戰短期影響市場,但降息預期從 1 次增至 3 次,顯示通膨未失控
  • 台積電赴美為長期策略布局,台灣政府需應對不確定性與傳統產業壓力
  • 日本經濟面臨通膨與資產外流雙重挑戰,投資者需關注匯率與週期變化

觀點整理

  • 關稅戰與總體經濟:川普對中國、加拿大、墨西哥開徵的新關稅引發美國股市顯著下跌,道瓊指數跌幅尤為顯著。儘管科技股出現反彈,但年初以來台股和日股表現相對疲弱。主持人指出,目前的關稅戰更像是一種談判手段,市場預期降息次數增加,顯示市場並不認為關稅會長期實施並導致通膨失控。美國政府支出減少可能導致 GDP 下滑,而經濟政策不確定性指數已快速接近前高,顯示川普政策不確定性高。

  • 台積電赴美投資:從美國政府、台積電股東和台灣政府的角度分析了台積電赴美投資的影響。

    • 美國政府角度:美國重視國防安全,希望在高階晶片生產方面增強實力,但短期內仍難以超越台灣。台積電在美擴產有助於確保美國市場供應、降低貿易戰不確定性和關稅成本,並建立更深層的合作關係。美國有望在未來兩三年內成為全球第二大先進製造國。
    • 台積電股東角度:加碼投資美國的優勢包括關稅、產能佈局和物流效率。潛在不利因素是初期毛利率可能下滑以及政策優惠可能減少。但台積電聲明稿表示資本支出計畫不會影響現金股利發放,且資本支出可能分散在 10 年到 20 年。主持人認為,雖然赴美成本較高,但能獲得政治資本,加上 AI 生產力週期爆發,可能抵銷成本上升的影響。
    • 台灣政府角度:政府對台積電赴美投資的知情程度似乎有限,這可能導致對是否能換取台灣相關產業的免關稅感到不確定。台灣政府面臨相當大的難題,且在與美國的談判中可能不佔優勢。但主持人也從能源轉型、人才流動和產業結構轉化的角度,試圖找出可能的正面影響。主持人個人對「矽盾」的看法與劉德音董事長類似,不希望半導體成為戰爭工具。
  • 日圓壓力:川普政府可能將下一個目標轉向匯率,要求人民幣和日圓等貨幣不要貶值以規避關稅 。目前市場看好日圓升值,但日本經濟成長趨緩,製造業 PMI 連續數月收縮 。與此同時,日本國內通膨壓力增大,薪資和物價漲幅顯著 。此外,日本資產被外國人口收購的速度驚人,可能進一步侵蝕本地購買力 。

  • 本益比分析與投資策略:儘管股價在 1,000 元以上,但台積電的本益比正在快速下修,從長遠來看可能仍然便宜。他建議投資者可以透過股債配置的核心資產動態平衡策略,在股市上漲時適度轉入債券,降低風險,反之在股市回檔時逢低買入。

  • 美股表現:美國三大指數在昨天都下跌,道瓊下跌 670 點,標普 500 和納指也同步下跌,但費城半導體指數則上漲。台積電 ADR 則表現相對較好。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