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03(一)美烏協議破局,關稅戰開打?GDP 下修,景氣出狀況了?

2025-03-03(一)美烏協議破局,關稅戰開打?GDP 下修,景氣出狀況了?

摘要整理

市場總覽與背景

  • 美國股市上週五反彈,道瓊漲 1% 至 43,840 點,2 月整體跌幅 2%,顯示回檔仍在正常範圍
  • 亞特蘭大聯準會 GDP Now 模型預估 Q1 季減 1.5%,市場擔憂庫存循環調整提早到來

協議破局與地緣政治

  •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與川普 228 白宮會談破裂,礦產協議未成,烏東 15 兆美元資源未獲保障
  • 川普立場為烏克蘭問題屬歐洲責任,歐洲列強如英法增加軍援,填補美國空缺達 267.2 億歐元
  • 全球格局分化為西方陣營、中俄聯盟及美國優先區塊,台灣屬西方陣營,地緣影響有限

中東局勢與能源市場

  • 伊朗高濃縮鈾庫存 3 個月增 60%,達 2021 年末 7 倍,市場憂慮美伊緊張推升油價
  • 原油與天然氣價格未因地緣衝突失控,美國通膨聚焦蛋價,PCE 物價指數 2.5% 符合預期
  • 北美與歐洲天然氣庫存充足,短期能源避險買盤未顯著增加,通縮風險高於停滯性通膨

美墨關稅戰與影響

  • 墨西哥擬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以避美國壓力,3 月 4 日為關鍵時點,貿易逆差 1 月達 1,533 億美元
  • 美國元月進口激增 25.6%,因零售商囤貨應對關稅戰,GDP 因進口減項下修至季減 1.5%
  • 墨西哥引渡 29 名毒梟至美,芬太尼流入趨緩,關稅衝擊如資生堂跌 27%、馬自達跌 6%

GDP Now 模型與景氣預判

  • 亞特蘭大聯準會 GDP 預估從 Q4 2.5% 大幅下修至 Q1 季減 1.5%,進口過多為主因
  • 政府支出削減 76 億美元影響有限,消費支出仍支撐 Q4 九成成長,通縮而非衰退可能性高
  • 野村證券認為川普有意引發溫和衰退,移轉性支付降至拜登時期次年水準,推私人部門擴張

川普溫和衰退與結構轉型

  • 非法移民驅逐致勞動供給減少,中小企業缺工推升薪資成本,服務業利潤受壓
  • 製造業回流受限,台積電與三星美國廠缺工嚴重,非農就業製造業占比持續下行
  • 美國股市高位震盪,波克夏現金轉短天期國債占比近 9%,預期年漲幅不超 5%

美股追蹤與市場操作

  • 週五道瓊漲 600 點至 43,840,標普增 92 點至 5,954,納指升 302 點至 18,847
  • 費半反彈 79 點至 4,766,七大科技巨頭穩盤,裴洛西持股清倉輝達等引發利空疑慮
  • 台股開盤跌 426 點至 22,623,ETF 買盤支撐台積電,市場慣性預示上半年偏弱

總結與投資建議

  • 景氣未現系統性衰退,關稅戰與進口激增為短期波動主因,2 月非農數據將成關鍵
  • 投資應依個人哲學布局,巴菲特短天期國債報酬 4.5-5%,穩健勝過追高風險
  • 台股 ETF 強勢支撐權值股,建議審慎耐心,觀察歐洲央行降息與全球 PMI 動向

觀點整理

  • 美國股市:上週五美國股市集體反彈,道瓊指數收漲 1%。雖然那指 2 月份跌幅較重,跌了 4%,但科技股,尤其是軟體股和七大科技巨頭,仍有顯著買盤支撐. 標普和道瓊整個月跌幅在正常乖離回檔的誤差範圍內 (2%)。
  • 總體經濟:亞特蘭大聯準會大幅下修第一季 GDP Now 模型預期至季減 1.5%,可能不僅是中期回檔,而是景氣庫存循環的調整。市場擔心景氣回檔和通縮,而非停滯性通膨。
  • 烏俄礦產協議:協議破局後,重點在於歐洲是否已開始主動承擔烏克蘭戰後安全的責任。歐洲(如英國、法國、德國)已陸續增加相關地面部隊,並開啟歐洲保護傘計畫,以填補美國的空缺。
  • 美歐貿易戰:留意礦產協議分歧後,美歐貿易戰是否會開打。
  • PCE 物價指數:美國 1 月份個人消費支出 (PCE) 物價指數為 2.5%,符合預期,但個人消費層面並未如關稅通膨預期般高,暗示聯準會可能有更多降息空間。
  • 美國七大科技巨頭:觀察是否能創新高,還是僅僅是穩盤角色。
  • 歷史慣性:根據 QQQ(那指 100 指數)回測,每年 2、3 月表現相對較差,需觀察是否符合市場歷史慣性。
  • 地緣政治
    • 全球格局呈現西方陣營(民主結盟國家)、America first 陣營(專注自身利益)和中俄聯盟三大區塊。
    • 美國對烏克蘭的態度類似歐洲對台灣海峽問題的態度,因為距離較遠。
    • 烏俄衝突對股票市場的影響可能沒有想像中大。
    • 中東局勢的擔憂正在提升,可能引起原油價格變化。
    • 伊朗高濃縮釉庫存爆炸性增長,逼近核武門檻,可能引發美伊地緣政治緊張,但短期內無需過度擔心。
  • 關稅戰
    • 關稅戰的影響比烏俄戰事或中東緊張問題更重要,因為它影響市場的通膨預期。
    • 墨西哥可能提高對中國商品的關稅,以規避美國對墨西哥課徵的關稅。
    • 川普政府可能希望透過關稅與中國商品完全脫鉤。
    • 關稅對股價有衝擊,例如,部分公司因業務或廠區受關稅影響,股價下跌。
    • 關稅戰也可能引起製造業回流。
  • 川普政策
    • 川普的政策可能導致聯邦支出削減,但影響可能在三、四季度才會顯現。
    • 川普可能有意透過減少政府支出和改革就業,引發溫和衰退,實現經濟從政府依賴轉向私人部門的結構轉型。
    • 驅除非法移民可能導致本土薪資上漲,但也可能因缺工問題壓縮中小型企業的利潤。
  • GDPNow 模型
    • 亞特蘭大聯準會的 GDPNow 模型大幅下修美國第一季 GDP 預期,可能是因為進口激增。
    • 大量進口是為了因應關稅戰可能到來的風險,提前備貨。
    • 不認為 GDP 大幅下修是重大利空或景氣疲憊訊號,更像是單個季度的變化。
  • 投資策略
    • 投資像一場漫長的旅程,要有策略和紀律,不要被市場的短期漲跌牽動情緒。
    • 在景氣連續兩個季度走疲且領先指標下滑時,股票市場可能已達到最高點。
    • 要有自己的投資心理哲學,採取相對應的動作,而非單純猜測絕對高點或低點。
    • 可以左右佈局分散風險,但不能光憑消息滿倉梭哈。
  • 市場現象
    • 佩洛西的持股績效良好,可能與 AI 風潮有關。
    • 巴菲特的波克夏現金部位創高,但賣股幅度稍微下緩,股價卻創新高。
    • 台股受 ETF 買盤支撐,表現比美國四大指數更佳。
  • 未來觀察重點
    • 美國 2 月份的非農就業數據報告。
    • 歐洲央行的利率決策會議。
    • 全球主要經濟體的景氣和製造業 PMI 數據。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