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5(二)美歐決裂!加墨關稅難避免?輝達財報能救美股嗎?
摘要整理
市場總覽與國際財經動態
- 美歐關係緊張成為焦點,美國計畫從 3 月 4 日起對加拿大和墨西哥課徵關稅,延後自原定 2 月 4 日
- 美國股市週一受顯著賣壓,納斯達克指數下跌 1%,科技股拖累明顯,市場避險情緒升溫
美歐衝突與地緣政治影響
- 德國大選後左派社民黨得票率僅 16.4%,保守派基民聯盟勝出,極右派選擇黨未入內閣
- 新德國政府強調德國利益優先,與美國右派政策分歧,支持烏克蘭立場加深美歐裂痕
- 聯合國決議案中美國與俄羅斯罕見聯手反對烏克蘭提案,93 票贊成、18 票反對、65 票棄權,凸顯美歐分裂
美國國內政策與財政緊縮
- 川普政府推動聯邦裁員,美國國際開發署已解雇 2,000 人,省下數十億美元
- 馬斯克要求聯邦員工回報工作,240 萬公務員占非農就業 1.5%,裁員短期影響有限
- 美國股市波動加劇,債券市場反映關稅戰通膨預期,黃金價格衝至 2,947 美元,2025 年漲幅達 11%
北美內循環與關稅戰展望
- 川普推動北美經濟一體化,加拿大央行預估關稅戰致 GDP 下行 3%,提前調整產出預期
- 美國對加墨關稅談判截止日為 3 月 4 日,25% 關稅威脅促使本週加緊協商
- 美元偏好未減,2024 年美國股市 ETF 資金流入 9,130 億美元,接近 2021 年高點
科技股與七大巨頭表現
- 輝達財報受矚目,2024 年四季度 EPS 年增 12%,高於預期 8%,全年 EPS 持續創高
- 七大巨頭中 Meta 股價亮眼,2025 年名次維持前 20,輝達跌至 248 名,特斯拉表現疲弱
- 蘋果宣佈未來四年投資 5,000 億美元於美國,招聘 2 萬人聚焦 AI,資本支出比例仍低於其他巨頭
特斯拉與汽車產業競爭
- 特斯拉股價今年受壓,交付量放緩,馬斯克分心於政府效率部,預算削減僅 70 億美元
- 全球車廠結盟應對電動化,日本豐田聯盟與鴻海合作,中國比亞迪靠低成本電池技術領先
- 台灣納智捷 N7 憑關稅優勢成為本土第二銷量電動車品牌,展現潛力
投資哲學與市場趨勢總結
- 強調「格物致知」分析法,2025 年市場聚焦獲利未變,股價均值修正提供低基期買點
- 美股四大指數表現分化,道瓊上漲 33 點至 43,461,納指下跌 237 點至 19,286
- 避險資產黃金受惠地緣不確定性,台股靠回流與 ETF 買盤創高,建議投資者建立個人投資邏輯
觀點整理
美歐關係與關稅戰:
- 美國和歐洲的關係出現決裂。
- 川普政府可能如期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徵收關稅,時間點在 3 月 4 號。
- 德國新政府雖然會強化邊界和遣返非法移民,但並非完全認同美國的所有政策,而是會優先考慮德國利益.
- 美國和俄羅斯在聯合國決議中罕見地投出相同的反對票.
- 美國可能關閉星鏈(Starlink)以威脅烏克蘭儘早進入談判,但此消息已被否決。
- 加拿大央行已提前開始進行關稅戰可能造成的產出下調,預估 GDP 可能下行 3% 左右。
美國聯邦政府與財政:
- 馬斯克要求美國聯邦職員回報工作,引發對政府體制掌握的懷疑。
- 美國國際開發署已解僱 2,000 名員工,以緊縮財政。
- 聯邦政府正在削減員工薪資預算並取消大量政府合約。
- 聯邦政府的裁員規模可能不會對非農就業數據產生極度惡化的影響,因為聯邦政府僱員佔非農就業人口的比例相對較小。
美國經濟與貨幣政策:
- 川普政府試圖推動北美經濟一體化,建立「北美內循環」,減少對全球市場的依賴。
- 今年以來黃金價格表現亮眼,成為避險資產。
- 投資者對美元的偏好仍然很高,大量資金流入美國股市。
科技股與股市:
- 納斯達克指數下跌,大型科技股受到拖累。
- 市場關注輝達(NVIDIA)財報是否能有進一步的亮麗表現。
- 美國股市在 11 月 5 號後陷入「川普迷宮」,科技股無法走出新高格局。
- Meta 股價表現相對亮麗,但其他科技巨頭如特斯拉(Tesla)、蘋果(Apple)等表現不佳。
- 蘋果公司宣布史上最大規模的資本支出計畫,未來四年將在美國支出和投資超過 5,000 億美元。
- 特斯拉股價受到顯著賣壓,馬斯克的重心似乎轉向政府效率部。
投資哲學與方法:
- 強調「格物致知」的重要性,即拆解事物成各要素,回歸到事物最基本的條件。
- 投資者應建立自己的投資哲學,避免被市場訊息潛移默化地影響。
- 在熊市低位進行佈建,在牛市中壓低現金,並在乖離回檔或情緒回檔時上車。
- 不宜抱持空方思考,因美國景氣仍在上行,獲利面沒有太大問題,股價均值修正可能是買點。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