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4(五)為何關稅戰升級,股價不跌了?PPI 加速,降息預期反提升?
摘要整理
美股市場觀察
- 道瓊上漲 342 點至 44,711 點,漲幅 0.7%
- 標普上漲 63 點至歷史新高,漲幅 1.04%
- 納斯達克上漲 295 點至 19,945 點,漲幅 1.15%
川普關稅政策影響
- 美國平均關稅率僅 3.3%,遠低於其他國家
- 南韓關稅率達 13.4%,印度高達 17%
- 關稅政策預計最快 4 月實施,留有兩個月談判空間
通膨數據分析
- 元月 PPI 年增 3.5%,高於市場預期 3.2%
- 元月 PPI 月增 0.4%,高於預期 0.3%
- 能源價格為主要推動因素,西德州原油價格從 69 美元漲至 80 美元
美國消費現況
- 雞蛋價格從 2024 年中旬 2 美元漲至現今 4.95 美元
- 汽車保險、機票、租金、教育學費持續上漲
- 玩具價格下跌 2.6%,傢俱下跌 2.6%
台灣產業表現
- 元月貨櫃行業表現最佳
- 航空業成長 21%,飯店業成長 20%
- 餐飲業成長 16%,自行車成長 12%
財政收入概況
- 2024 年稅收超徵 5,283 億元
- 已連續 4 年創下歷史新高
- 可能推動更多振興方案,如全民普發現金 1 萬元
股市七大科技巨頭表現
- 過去十年平均上漲 30 倍
- 近兩年漲幅達 148%,遠高於標普 500 指數 57% 漲幅
- 其餘 493 支股票平均漲幅僅 35%
觀點整理
總體經濟與市場反應:
- 雖然川普正式宣布採取對等關稅,但股價不跌反漲,可能是因為措施四月才會實施,讓市場有談判的預期空間。
- 生產者物價指數 (PPI) 超出預期,但市場降息預期反而提升,美國公債殖利率下滑,日元避險需求增加。
- 烏俄戰爭可能接近尾聲,降低了能源資產的物價衝擊,原油價格顯著下跌。
- 川普希望各國關稅稅率相等,因為美國平均關稅稅率較低,出口商面臨競爭壓力. 美國的平均關稅稅率約為 3.3%,低於許多已開發國家。
- 川普政府可能同步推出關稅和減稅政策,減稅是為了因應 2025 年下半年到期的企業減稅計畫. 減稅刺激經濟所造成的稅收,大於關稅。
- 川普的政策目標是減少貿易逆差,並藉由製造業回流來提升本國稅收,以抵消減稅政策。
美國經濟數據與通膨:
- 元月份 PPI 年增幅為 3.5%,高於市場預期。
- 能源資產價格是 PPI 的領先指標,目前原油價格下跌,可能降低能源資產的推動。
- 美國食品類別的通膨壓力仍然存在,如雞蛋、牛奶等價格。
- 美國消費者通膨主要集中在汽車保險、機票、租金、住房和教育學費等方面。
- 美國的蛋價已超過 2023 年禽流感時期的價格。
- 高通膨迫使吸毒者轉向較廉價的芬太尼 (Fentanyl)。
利率與債務:
- 市場預期聯準會可能將降息延遲到 9 月份。
- 過高的利率對美國經濟產生衝擊,如房地產市場受到利率壓制,信用卡和車貸違約率維持高位。
- 美國聯邦政府預算赤字擴大,債務利息支出逼近國防支出。
- 聯準會希望適度降低利率,以減輕財政壓力,但同時要保持美債的信用。
股市與投資策略:
- 短期而言,美國股市反彈是因為關稅戰預期延後,美債反彈則預期未來 PPI 和 CPI 數據將回落。
- 香港恒生指數和墨西哥股市表現亮眼,主要來自於低基期效果。
- 費城半導體雖然本益比較高,但從均線角度來看,基期較低。
- 現在的風險集中在七大科技巨頭身上,這些公司的股價在過去十年平均上漲了 30 倍。
- 投資者應體驗市場波動,並在適當的時機擴大資金投入。
- 最好的投資時機是現在,要體驗被套牢的感覺。
- 不一定要等到景氣信號燈轉為藍燈才進場。
台灣股市與內需:
- 台北股市受到台積電與英特爾合資案的影響,但塑化和鋼鐵股出現反彈。
- 台灣的內需產業表現亮麗,如貨櫃、成衣、航空、飯店和餐飲業。
- 元月份飯店營收創下疫情以來新高。
- 2024 年台灣稅收超徵幅度高達 5,283 億。
閱讀推薦書籍:《實現夢想的小目標時間管理術》
書籍介紹與作者
- 作者是日本時間管理師吉武麻子。
- 吉武麻子在日本是一位暢銷作家,其書籍銷量達到百萬冊。
- 書籍著重於將目標和夢想分解成可管理的時間段。
- 作者也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因此也撰寫了許多關於親子關係的書籍。
時間管理的核心概念
- 目標裁剪:將年度目標分解為季度和月度目標。
- 可視性:在設定目標時,時間安排需要清晰可見。
- 優先順序:設定事情的優先順序。
- 靈活調整:時間管理需要靈活調整。
- 規劃到不用規劃:時間管理的最終目標是達到不需要特別規劃的境界。
時間管理的實用技巧
- 年度計畫的大方向:不需要詳細的年度計畫,只要給定一個大方向即可。
- 每天充實:確保每天都過得充實,並在睡覺前感到滿足。
- 生活平衡:除了工作和學習,生活中的其他方面也需要兼顧。
不要為了學習而學習
- 在學習中提取樂趣:在學習的過程中找到樂趣,這樣才能更好地堅持下去。
- 取得工作和生活上的平衡:不要為了追求目標而填滿所有的時間,要注重工作和生活之間的平衡。
- 多方涉獵:不要只研究財經知識,偶爾爬山或做其他休閒活動,反而更有利於時間管理。
- 以《經濟學人》的專題報導為例,指出過度專注於學業和工作可能導致社交生活和性生活減少,因此,生活和工作上的平衡非常重要。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