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1(二)赴美開董事會,台積電能拿關稅免死金牌嗎?
摘要整理
美股市場概況
- 費半指數漲幅 1.46%,收在 5,082 點,顯示市場對關稅戰影響已消化
- 美塔漲幅達 19%,亞馬遜漲幅 5.87%,軟體股表現優於硬體股
- 標普 500 指數今年漲幅 3.37%,MAGS(七大科技巨頭)漲幅僅 0.87%,顯示市場回歸理性
關稅戰發展動態
- 目前實施關稅僅針對鋼鐵和鋁,主要影響墨西哥和加拿大
- 墨西哥占美國鋼鐵進口 20%,加拿大占 40%,但已延後一個月實施
- CBS 民調顯示川普支持率達 53%,多數民眾支持其關稅政策
台積電營運分析
- 1 月營收創 2,932 億元歷史次高,Q1 營收預期達財測低標
- 海外廠區中日本熊本進展最快,兩年內一廠量產、二廠興建、三廠籌備中
- 日本廠區獲得近 30% 補貼,台積電出資比率 86%,吸引產業群聚效應
台灣出口表現
- 1 月出口值達 387.1 億美元,年增 4.4%,創歷年同期次高
- 對墨西哥出口大增 479%,主要為 AI 伺服器出口轉單效應
- 伺服器加 PC 占出口額比重達 47%,晶片年成長 116%,伺服器成長 200%
金融產業展望
- 14 家上市金控 1 月獲利 577.81 億台幣,較去年同期成長 7%
- 官股行庫面臨經營效率與內控問題,資產報酬率普遍低於產業平均 0.47%
- 證券業面臨高基期挑戰,日均量若維持 3,000 億可能出現年減情況
觀點整理
關稅戰與總體經濟
- 川普的關稅戰,雖然持續釋放訊息,但上週五的市場反應顯示,其影響可能已被部分消化。
- 關稅戰的效果,目前看來主要是加大市場的波動度,而非單純的利多或利空。
- 美國民眾普遍支持川普政府的貿易政策。
- 鋼鐵和鋁關稅主要針對加拿大和墨西哥,但對這些國家的關稅已延後一個月。
- 要觀察本週川普政府是否會釋放更多訊息。
- 若美國、墨西哥、加拿大達成關稅統一下滑的貿易協定,可能有利於臺灣的電子製造業。
- 台廠到墨西哥設廠,如果墨西哥與美國達成貿易協定,可能使台廠受益。
美元與避險
- 美元和黃金同步走強,顯示市場避險需求仍在。
- 許多人急於將新臺幣、人民幣、韓圜、日圓換回美元。
- 川普已成為美元的代言人,美元走勢強勁。
台積電
- 台積電 1 月份營收創歷史新高,帶領著輝達以及費半概念股持續上攻。
- 台積電董事會正在召開,可能討論擴大美國投資、技術入股或技術轉移,以換取關稅減免。
- 台積電海外擴廠以熊本廠進度最快,美國廠進度較慢,新建第三廠可能不會有補助。
- 台積電 1 月營收雖受地震影響,但 Q1 整體營收仍可達到財測低標。
- 關稅戰可能促使台積電增加資本支出。
- 若要對晶片課徵關稅,需要大規模調查,耗時較長,因此直接對伺服器課徵關稅的可能性較高。
- 台積電的資本支出可能因關稅戰而增加。
- 台積電熊本廠是海外擴產計畫中,施工進度和量產速度最快的廠區。
產業趨勢
- 今年以來,軟體股表現優於硬體股,硬體股可能面臨關稅戰風險。
- AI 伺服器出口暢旺,主要經由墨西哥進入美國市場。
- 伺服器和 PC 對總出口額的佔比已高達 4 成 7。
- 2025 年整體出口可望復甦,但各產業情況不同。
- 廣達等廠商在墨西哥的產能擴張迅速。
投資策略
- 投資不應只看短期漲跌,而要依循景氣指標做判斷,並預留足夠現金。
- 不應因短期漲不動而輕易下車,要堅守投資哲學。
- 錯過行情沒關係,重點是從經驗中學習,不要永遠陷在過去的錯誤中。
- 可先投入部分資金,體會市場波動,其餘資金等待下一波景氣循環。
金融股
- 金融股 1 月份營收表現亮眼,但各金控面臨不同挑戰。
- 壽險業面臨保單收入成長趨緩的問題,證券業則可能因成交量減少而影響收入。
- 官股行庫有國家特許保護,但經營績效並非特別突出,且內控問題頻傳。
- 臺灣投資人偏好直接購買債券 ETF。
- 新青安政策對官股行庫的房貸貢獻集中,但房地產市場趨於平靜。
其他
- 世界越亂,臺灣的出口表現反而可能更好,因為勞動互換效率提高。
- 消費並非經濟的根本原因,而是交易的結果。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