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5(三)谷歌營收衝不動,GB200 恐遞延,AI 行情能續漲?
摘要整理
美股市場動態
- 美股在科技七巨頭帶動下出現反彈,納指和費半回升超過 1%
- 川普針對中國商品擴增 10% 關稅,中方採取報復性關稅 15%
- Google 財報獲利超預期但營收低於預期,盤後股價大跌 8%
AI 產業發展
- 大摩下修 GB200 出貨量預測,從 3-3.5 萬片降至 2-2.5 萬片
- 2025 年雲端資本支出預計仍有 11% 增長,但 2026 年可能轉負
- AI 行情類似網路時代發展,對生產效率提升有實質貢獻
半導體產業現況
- 台積電 3 奈米客戶和產品持續增加
- 全球晶圓代工年增幅達 18%,遠高於品牌 CSP 業者的 8%
- 中國建設 17 座半導體工廠,美國和歐洲各 10 座,日本和台灣各 9 座
蘋果公司營運策略
- iPhone 銷量維持在每年 2.2-2.3 億支水準
- 服務營收年增幅維持 5-10%,推出新應用 Apple Invites
- 2024 年手機銷售排名前三名均為 iPhone 15 系列機種
金融保險業展望
- 2024 年 14 家金控創下 6,000 億獲利新高
- 壽險業健康險收入從 2015 年 3,231 億到 2023 年 4,300 億,但淨利仍維持 2,200 億
- 保險爭議申訴案件增加,部分公司爭議率從 1% 上升至 2-3%,宏泰達 6.54%
台灣經濟展望
- 台股回升至 23,060 點關卡
- 台電 2,000 億預算遭刪減,電價可能進一步調升
- 金融股面臨升息壓力,不利於房市與放貸業務成長
觀點整理
市場總覽:
- 美股在科技七巨頭的帶領下顯著反彈,納指和費半回升幅度都超過 1%。
- 美元走弱,十年期公債殖利率下滑。
- 川普延後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徵收 25% 關稅的計畫,但對中國商品擴增 10% 關稅。
- 中國對美國進口的煤炭和液化天然氣徵收 15% 關稅,但實際影響可能不大。
- Google 最新財報獲利超乎預期,但營收略低於預期,股價盤後大跌 8%,同時面臨中國反壟斷調查。
- 大摩下修 GB200 出貨量預估,可能與延後太久或軟體優化有關。
貿易新格局:
- 川普的關稅政策持續影響美國股市。
- 中國對美國多項產品採取報復性關稅,包括煤炭、液化天然氣、工業製品、農業機械、大排量汽車和農產品。
- 川普的目標轉向東亞國家和歐元區,因墨西哥和加拿大已讓步。
- 歐元區外貿依賴美國市場,中國市場疲軟導致歐洲出口貿易受阻。
- 歐元區進口主要來自服務部門,出口則以包包、飛機和汽車為主。
- 川普可能透過北約或新一輪貿易談判來降低美歐貿易利差。
- 美國與烏克蘭達成協議,美國將獲取烏克蘭的稀土資源,以換取對基輔的軍事和經濟援助。
市場民意:
- 美國財政部長授權馬斯克存取財政部電腦數據,引發技術官僚辭職潮,但川普表示馬斯克不能干預政府運作。
- 蓋洛普民調顯示,多數美國民眾授權川普的政策,對經濟前景持樂觀態度。
- 民眾對未來 6 個月經濟持續成長的比例,從 39% 提升至 53%。
- 華爾街對川普政策感到緊張,黃金價格持續創下歷史新高。
- 鑽石價格從 2022 年高點一路下跌,甚至腰斬,而黃金價格則持續攀升。
- 長期景氣不會因總統短期政策而改變,川普終將符合市場對購買力提升的期待。
- 美國股市長期而言,保持空頭觀點的受害程度會相當高,應將回檔視為買入機會。
美股追蹤:
- 道瓊、標普和納指均上漲,並站回所有均線,費半則仍在嘗試站回年線。
- 投資人對市場整體氛圍的判斷仍有盲區。
- 短期內,川普每日釋放訊息會引起市場波動,但長期來看,今年上半年財報應會亮麗。
- 儘管科技巨頭財報並非特別亮麗,但資本支出都在上調,對台積電等台廠有利。
- 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對市場的解讀也不同,熊市適合佈建,牛市適合持有。
- 散戶投資人在輝達股價下跌時大量買入,顯示市場信心並非特別悲觀。
- AI 概念股出現類股輪動跡象,如 Palantir 股價大漲。
- 市場擔憂七大科技巨頭的資本支出和財報預測,以及類股輪動是否能持續推升股市。
- Google 和微軟財報雖非特別亮麗,但資本支出仍在增加。
- 微軟和 Google 在軟體服務方面可能面臨 DeepSeek 等競爭壓力。
GB200 需求量:
- GB200 的出貨量預測下修,可能因設計問題或軟體優化。
- 軟體商可能直接下單 GB300,導致 GB200 週期提前結束。
- 雲端資本支出在 2025 年可能年增遞減,但 2026 年的增長仍具變數。
- 目前輝達僅有出貨問題,沒有缺單問題,2025 年訂單已滿載。
- AI 行情提升人類生產效率,長期而言仍有發展潛力。
- 短期內,DeepSeek 的推出可能導致生成式 AI 降價,但不會破壞整體 AI 生產力。
- 台積電 3 奈米客戶和產品持續增加,但要留意 GB300 可能帶來的影響。
- 今年代工市場年增幅達 18%,與品牌四大 CSP 業者資本支出下降至 8% 有所不同。
- 中國成熟製程晶圓廠擴增,導致報價崩盤。
蘋果軟體化:
- 蘋果股價反彈,因即將推出新應用軟體 Apple Invites,並調整 iPhone 和 Applecare。
- 蘋果服務營收成長快速,毛利率持續創高,但 iPhone 銷量成長有限,中國市場銷售不佳。
- 蘋果手機銷售慣性在一季度最為亮麗,但服務營收則持續成長。
- 2024 年最暢銷手機前三名均為 iPhone 15 系列。
2025 金控新挑戰:
- 2024 年金控股表現亮麗,14 家金控獲利創歷史新高,主要因素包括新青安房貸、資產重分配和證券股量能。
- 壽險股面臨防疫險理賠風波後的入不敷出,健康險的給付金額並未隨著收入增加而擴增。
- 民眾與壽險公司的理賠爭議增加,保險公司在爭議處理上較為有利。
- 民眾對保險公司信心喪失,健康險收入下滑。
- 壽險公司也面臨長壽險需求增加但價格昂貴,以及投資型保單買氣不佳的問題。
- 金融股放貸部門面臨量縮壓力,且可能因通膨壓力而進一步升息。
- 台電預算被刪除,可能導致電價上漲,進而引起通膨和升息。
- 整體而言,台灣金融股面臨挑戰,經濟表現雖佳,但升息空間不利於房市和放貸業務。
總結:
- 川普的言論短期內影響市場氛圍,但基本面沒有重大變化,資本支出仍在擴增。
- 2026 年的變化是重要決戰點,台灣金融股今年也面臨相對大的挑戰。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