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6(四)通膨達標,美債有救了?水電續漲?2025 台灣會缺電嗎?

2025-01-16(四)通膨達標,美債有救了?水電續漲?2025 台灣會缺電嗎?

摘要整理

市場總覽

  • 美國 12 月 CPI 符合市場預期,但仍創下去年 7 月以來新高,食品和汽油價格顯著推升通膨
  • 核心通膨月增幅僅 0.2%,低於市場預期和前值,為半年來首次下滑,顯示僵固性通膨可能鬆動
  • 美國 10 年期國債利率顯著滑落,加上銀行股財報優於預期,道瓊指數飆漲 700 點,標普 500 指數升幅高達 2%
  • 美股基本面有驅動,大型銀行未顯現系統性風險,且高利率下大型銀行未受呆帳顯著衝擊
  • 以色列和哈瑪斯達成加薩停火和人質協議,可能反映川普上任前的動作

通膨數據分析

  • 12 月 CPI 年增幅 2.9%,與市場預期相符,但年增幅仍在緩步放大
  • CPI 細項中,汽車保險年增幅最高,達 11%,機票價格年增幅 7.9%,房租價格上漲 4.3%
  • 多數商品部門價格下跌,如玩具跌 3.8%,電子產品跌 3.6%,租車跌 6.2%
  • 通膨壓力主要集中在服務業,如保險、旅遊和住房,以及醫療等必需品
  • 核心 CPI 月增幅僅 0.2%,年增幅 3.24%,但也在緩步下滑
  • 服務通膨主要因薪資上漲所致,而非原物料價格失控
  • 供應商面臨人力成本上升的挑戰,難以進行短期大規模 AI 轉型

CPI 與 PPI 的差異

  • 當 PPI 高於 CPI 時,企業獲利受壓,反之則企業獲利可望放大
  • 2023 年以來,台灣的消費通膨遠大於生產通膨,顯示生產者成本壓力較小
  • 目前生產者物價指數 (PPI) 逐漸高於 CPI,可能形成未來的利潤通膨預期變化

聯準會政策

  • 本次數據僅符合預期,聯準會可能不會釋放鴿派訊號
  • 聯準會目標是維持通膨下行路徑和經濟穩定,避免過早表態影響貨幣政策公信力
  • 聯準會將持續觀察經濟數據變化,如高利率是否造成衝擊或通膨是否達標

台股與美股表現

  • 美股四大指數均上漲,道瓊上漲 703 點,標普上漲 107 點,那指上漲 466 點,費半上漲 107 點
  • 美國金融股財報全數優於市場預期,摩根大通、高盛、花旗等獲利創歷史新高
  • 投行對 2025 年放貸量仍保持樂觀,基本面是定錨重心
  • 台積電 ADR 大漲 2.66%,收在每股 206 美元

台灣電力與通膨

  • 台灣 2025 年可能面臨電價調漲,因應財劃法修正導致台電補貼預算減少
  • 在野黨團堅持砍台電補貼,可能導致台電減少 1,000 億至 2,000 億預算
  • 行政院預估刪減預算將影響公共建設、科研計畫,並可能影響外商投資意願
  • 去年 10 月已大幅調整工業電價,最高漲幅達 14%
  • 工業用電占台灣電力消費 55%,住宅用電占 18%,服務業占 17%
  • 水費也預估將調整,漲幅可能接近 40% 至 50%,平均水價一度將上漲到 15 塊
  • 台灣電價三年來已漲四次,台電用電越多,每度電的電費越貴

台灣電力結構與挑戰

  • 台灣發電結構中,燃煤佔 42%,燃氣佔 39%,核能僅剩 6.3%,再生能源僅佔 9.5%
  • 核三廠今年將廢除,核能將正式退出台灣電力舞臺
  • 再生能源發展緩慢,可能因中南部地區綠電蟑螂問題,導致外商投資卻步
  • 台灣 2025 年電力供應勉強夠用,但備轉容量率為近十年最低
  • 台灣最終可能成為 100% 燃氣燃煤大國,導致碳排放量遠高於其他國家

解決方案與觀點

  • 漲電價可能是淘汰傳統產業的必經之路
  • 可考慮從菲律賓拉海底電纜進口綠電
  • 加速掃黑打擊綠電蟑螂
  • 對台灣股市長期表現不應過度悲觀,科技進步可望創造更低消耗能源、更高電力的方式
  • 政府應處理工業部門用電分配問題,並加速提升再生能源發展
  • 只要有共識,總會有方法解決問題

台積電法說會

  • 台積電第四季法說會重點在 2025 年展望,以及美國 AI 晶片三極管制是否影響
  • 市場關注輝達是否下修 COWoS 需求,以及 2025 年是否出現缺電問題
  • 台積電來台設廠必然會討論到台灣的通膨困境

觀點整理

市場總覽與經濟現況

  • 美國 12 月 CPI 符合預期,但食品和汽油價格創下新高。儘管如此,核心通膨月增幅僅 0.2%,為半年來首次下滑,顯示薪資通膨可能鬆動。
  • 美國 10 年期國債殖利率回落至 4.6%,加上銀行財報普遍優於預期,帶動美股上漲。
  • 美股基本面有驅動,大型銀行系統性風險機率低
  • 高利率環境下,大型銀行呆帳衝擊不明顯,顯示違約情況可能已趨於穩定,但整體貸款違約量仍未大幅鬆動.
  • 中東局勢方面,以色列與哈瑪斯達成加薩停火和人質協議,有助於降低全球通膨預期。
  • 通膨壓力主要來自薪資,服務業的僵固性通膨仍是重點。汽車保險、機票和房租價格年增幅較高,而商品部門則出現跌幅.
  • 供應商面臨人力成本壓力,難以進行 AI 轉型.
  • 美國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持續高於生產者物價指數(PPI), 企業獲利受到壓縮
  • 聯準會維持通膨下行路徑和經濟穩定,不釋放過於明確的訊號,保持貨幣政策彈性.

台灣電力與能源議題

  • 台灣今年電力供應勉強夠用,但備轉容量率為近十年最低
  • 2025 年經濟預估將優於 2020 年,用電需求可能增加,供電穩定性受挑戰。
  • 台灣的電力結構中,燃煤佔 42%,燃氣佔 39%,核能佔比將在核三廠除役後歸零。再生能源發展緩慢,未能達到原先預期的 20% 目標。
  • 天然氣發電佔比過高,使台灣能源供應易受地緣政治影響。
  • 再生能源發展緩慢,主要原因是地方勢力阻撓和綠電蟑螂問題
  • 政府推動非核家園,但同時面臨能源轉型的挑戰,從燃煤轉向燃氣,再生能源發展受限。
  • 預計今年可能會有進一步的電價調漲,以解決供電問題
  • 台灣的工業用電佔比高達五成五,住宅用電僅一成八。
  • 水費也可能調漲,平均水價可能上漲至 15 塊。

投資與市場觀點

  • 投資需要耐心和策略,投機則依賴敏銳的市場操作能力。
  • 長期投資應關注基本面,而非短線消息
  • 台積電法說會重點關注 2025 年展望、美國 AI 晶片管制影響、以及輝達是否下修 COWOS 需求。
  • 輝達來台設廠的用電需求值得關注.
  • 不應因短期電力問題而看空台灣股市長期表現
  • 科技進步能找到更低消耗能源、創造更高電力的方式

其他觀點

  • 成功的企業家需具備銷售能力和技術背景
  • 台灣在銷售和溝通能力上相對較弱。
  • 輝達的成功在於其產品開發速度快,並重視效率和高共識。
  • 肺癌發生率在中南部地區較高,可能與 PM2.5 和空污有關。
  • 解決電力問題的方法包括漲電價、掃黑、或從菲律賓進口電力

閱讀推薦書籍:《輝達之道》

書籍介紹

  • 《輝達之道》是 第一本輝達授權的採訪筆記,作者是巴倫週刊的資深撰稿人金泰
  • 書中揭露黃仁勳如何打造晶片帝國並引領 AI 浪潮的秘密
  • 相較於其他探討輝達的書籍,本書因獲得官方授權,觀點更具依據

成功企業家的特質

  • 真正成功的企業家通常具備 強大的銷售能力和技術背景
  • 如賈伯斯、張忠謀、彼得迪爾和黃仁勳等皆是如此
  • 張忠謀年輕時就非常善於演講,並能創造話題
  • 銷售能力是台灣人相對較弱的一環,因台灣人普遍不擅長溝通、撰寫文件或社交
  • 許多理工科系學生可能因不擅社交而選擇投入電腦領域

黃仁勳的領導與管理

  • 黃仁勳從小在美國市場成長,善於與人交流,並將自己塑造成受歡迎的領導者
  • 輝達的組織文化強調效率、高度共識和超高回饋
  • 輝達的組織文化也具備稀有性,類似投行的高壓環境
  • 輝達的組織文化難以模仿,需要大量優秀工程師的貢獻
  • 黃仁勳是工作狂,認為晶片產業競爭在於速度,在公司資金僅剩 9 個月時,6 個月就推出新產品
  • 黃仁勳將設計團隊分為三組,分別負責新架構研發和產品快速改良
  • 輝達每 6 個月就推出新晶片,速度遠超競爭對手
  • 輝達不僅是硬體商,也是軟體商,透過技術解決晶片功能問題

本書重點

  • 本書可視為 一本工程師的行銷大全
  • 書中闡述好產品的必要條件,如黃仁勳的光速文化
  • 本書詳細介紹輝達經營過程中所面臨的挑戰與困難
  • 書中揭露黃仁勳的組織管理方式,供讀者參考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