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08(三)重挫 6%!輝達 AI 夢,市場不買單?就業太好,工資通膨再起?

2025-01-08(三)重挫 6%!輝達 AI 夢,市場不買單?就業太好,工資通膨再起?

摘要整理

CES 展輝達新品發表

  • 黃仁勳發表 RTX 50 系列,採用台積電 4 奈米製程,售價從 599 美元到 1,199 美元不等
  • 推出 Cosmos 基礎平台,以 AI 訓練 AI,降低傳統訓練成本
  • 與豐田等車廠合作開發自駕車系統,擴大軟體業務範疇

美股下跌原因分析

  • 美國 11 月職位空缺數達 810 萬個,超過市場預期的 773 萬個
  • ISM 非製造業 PMI 從 52.1 上升至 54.1,顯示服務業景氣強勁
  • 就業市場供需比為 1.1 倍,每位失業者平均有 1.1 個工作機會

台灣人才外流現況

  • 2023 年赴美工作女性達 7.2 萬人,男性 5.6 萬人,創歷史新高
  • 台大等頂尖大學 A 級成績比例從 2015 年 52.2% 上升至 2023 年 63%
  • 中國留學生從 4 萬人銳減至 4,000 人,轉由越南、印尼學生補充

2024 年終獎金概況

  • 航空業:華航發放 50 萬元平均年終,長榮 7 個月、華航 6.6 個月
  • 科技業:台積電固定 4 個月加分紅,聯發科每半年發放分紅
  • 金融業:台新 6-8 個月最高 12 個月,兆豐 8 個月,華南 7 個月

台灣就業市場展望

  • 無薪假人數降至 4,280 人,創 2024 年新低
  • 勞動力市場缺工情況持續,帶動薪資上漲壓力
  • CPI 仍維持在 2% 以上,反映整體通膨壓力

觀點整理

股市回檔

  • 近期股市的回檔並非 AI 產業或輝達本身的問題
  • 美國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的飆升,以及美國職位空缺數大幅跳升後,市場對工資通膨的擔憂才是導致股市回檔的主要原因
  • 雖然股市有回檔,但相較於過去的修正幅度較小,屬於長期多頭氛圍下的正常修正。
  • 以「睡公園」的比喻,說明股市修正的週期性,並表示即使遇到低潮,也要比前一次的低潮更高。

輝達 AI 夢

  • 輝達在 2025 年的 CES 展上展示的 AI 技術和產品,包括新一代 RTX 50 GPU、Cosmos 平台、汽車處理器等,都顯示其在軟體領域的快速發展。
  • 輝達不僅是硬體供應商,更積極切入軟體和自駕車領域,以分散庫存衝擊。
  • 輝達的 RTX 系列顯卡採用台積電 4 奈米製程
  • 輝達在汽車領域的合作夥伴包括豐田、比亞迪、理想、小米等,未來自駕車的發展將需要更多算力。
  • 輝達有可能在台積電的客戶名單中取代蘋果,成為第一大客戶

AI PC

  • 2024 年是 AI PC 元年,預計 2025 年將有大量低於 1,000 美元的 AI PC 上市。
  • AI PC 能否成功消耗庫存,以及 PC 換機需求是否強勁,值得關注。
  • AI 的需求是真實存在的,並是支撐台股多頭的重要關鍵。

AI 泡沫

  • AI 本身並非泡沫,而是 AI 股價推高基期所造成的景氣問題
  • 以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為例,說明創新需要想像空間,即使過程中犯錯,最終仍能成功。

美國職位空缺數和通膨

  • 美國 11 月份職位空缺數高達 810 萬個,為 6 個月以來的新高,遠超市場預期。
  • 美國勞動力市場的緊張,加上川普的非法移民驅逐政策,可能導致工資通膨。
  • 市場的恐懼情緒主要來自於對通膨失控的擔憂,而非 AI 行情的破滅
  • 川普政府可能會擴大 H-1B 簽證的招募,以取代低端就業人口,並推動美國的生產力週期。
  • 美國的 ISM 非製造業經理人採購指數跳升至 54.1,顯示服務業極度繁榮

對臺灣勞動市場的看法

  • 台灣的無薪假人數創新低,顯示台灣的勞動市場不缺工作,只是薪資可能不符合預期。
  • 台灣的高階人才大量赴美工作,造成台灣本土科技業缺工。
  • 來台留學生以東南亞學生為主,其中,僑生可以合法實習和工作,以彌補人力缺口。
  • 台灣的缺工問題將會持續發酵,對於勞工階級來說是一件好事,薪資將會上漲。
  • 以多家企業的年終獎金為例,說明各產業的薪資狀況。

未來市場

  • 2025 年,如果沒有調薪,可能是產業或老闆的問題,要考慮是否換工作。
  • 台灣的薪資通膨正在顯著發酵,也造成台灣的 CPI 維持在 2% 以上。
  • 2025 年投信將會持續進場買超。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