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07(二)台積電飆新高,還能勇敢追嗎?

2025-01-07(二)台積電飆新高,還能勇敢追嗎?

摘要整理

美股市場現況

  • 在半導體股推動下,標普 500 指數和那斯達克指數創一週新高
  • 台積電 ADR 大漲 3.5%,來到 208.61 美元創新高
  • 輝達上漲 3.4%,費半指數上漲 146 點,漲幅 2.84%

美國經濟數據表現

  • 美國服務業 PMI 創 33 個月新高,從 56.1 跳升至 56.8
  • 美國經濟與全球經濟逐步脫鉤,呈現獨立復甦趨勢
  • 第四季 GDP 預估值從原本 2.1% 有機會顯著上升

台積電營運展望

  • 2024 年美元營收預估達 829-892.9 億美元
  • 2025 年 EPS 預估約 60 元,2026 年可望提升至 67 元
  • 2025 年資本支出預估在 400 億美元左右

台積電投資建議

  • 持有投資人建議等待市場情緒達到絕對繁榮時機再考慮調節
  • 新進投資人建議等待情緒回檔時機進場
  • 目前本益比已達 27 倍,短期較不適合進場

台積電面臨挑戰

  • 壟斷問題:先進製程市占率超過 90%,整體市占率達 60-70%
  • 晶片法案後續發展:美國政權交接可能影響補助政策
  • 成熟製程競爭:中芯國際 28 奈米製程降價 40%,衝擊二線晶圓代工廠

台股整體展望

  • 台股已站上所有均線,成交量 4,064 億元
  • AI 與非 AI 產業出現分化,市值型及高股息 ETF 成分股較具優勢
  • 2025 年終端復甦可期,但二線晶圓代工預估衰退 5.2%

觀點整理

美股與台股表現

  • 美股方面,在半導體類股的推動下,標普 500 指數和那斯達克指數週一皆上漲,創下過去一週以來最高點。費半表現尤其亮眼,上漲 2.84%。
  • 台股方面,在台積電股價飆漲的帶動下,台北股市也大幅上漲,創下兩個月新高。
  • 美股上漲短期內是反映新聞消息,長期則反映美國經濟符合預期,迎來終端繁榮。

美國經濟狀況

  • 美國的 ISM 製造業經理人採購指數即將突破 50,且標普服務業 PMI 創下 33 個月以來新高。
  • 美國服務業強勁,消費者消費意願高,企業忙於補庫存。
  • 美國經濟與全球經濟逐步脫鉤,綜合 PMI 數據顯示美國與歐洲的復甦方向不同。
  • 亞特蘭大聯準會的 GDP 預估模型顯示,美國第四季 GDP 成長預期在 PMI 數據拉抬後顯著上升。
  • 美國經濟景氣持續釋放利多,但需留意是否所有產業都釋放利多時,會迎來週期拐點。

台積電的分析

  • 台積電 ADR 股價持續創歷史新高。
  • 台積電在產能和製程上領先,但仍需考慮景氣衰退的影響。
  • 外資適度回補是近期台積電股價上漲的原因之一。
  • 多家機構紛紛調高台積電目標價,其中滙豐最高,調升至 1,600 元
  • 台積電 2024 年美元營收預計將突破高標,2025 年 EPS 預估將持續增長。
  • 台積電的資本支出是另一個值得關注的重點,2025 年預估將在 400 億美元左右。
  • 持有台積電的投資人應依循景氣投資思維,等到市場情緒絕對繁榮時再考慮調節。
  • 短期內不宜介入台積電,可等待乖離下滑時機
  • 長期來看,台積電的拐點可能會遞延到 2027 年。

台股投資策略

  • 投資人應避免買到未被 ETF 選入的股票,因為投信買盤是台股創高的主力。
  • 應選擇市值型或高股息 ETF
  • 全球資金流向美元,美股在匯率上更具優勢,分散風險效果較佳。
  • 台股的風險在於整體報酬可能相對低於美股
  • 封關前通常有獲利了結賣壓,開紅盤後股市可能延續 12 月的慣性牛市到 1 月,疲憊期通常在 4、5 月。
  • 台股上漲主要是因為台灣人賺到美國需求,將資金投入股市,而非外資回補

其他觀點

  • 2025 年最好的投資方式是買入有高股息或市值型的 ETF 成分股,沒有納入的個股風險較高。
  • 外資在台灣主要進行 FDI(海外直接投資),傾向蓋廠房而非買入股票。
  • 需留意 AI 股與非 AI 股在台灣市場的表現差異
  • 成熟製程的晶片市場競爭激烈,二線晶圓代工面臨轉型壓力。
  • 晶片法案的資金已撥款,但未來可能受到政治因素影響。
  • 在台股投資方面,應從不同思維進行多方檢驗,不宜過度深入單一分析角度,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 市場情緒並未全面樂觀,可等待情緒乖離下滑的時機。
  • 應長期持有股票,並在景氣循環高點再考慮調節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