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06(一)2025 美國經濟救得了全球?七巨頭成蝙蝠俠,資金往這裡跑!
摘要整理
美股市場觀察
- 美國製造業 PMI 達 49.3,創 9 個月新高,顯示製造業復甦趨勢明顯
- 道瓊工業指數上漲 339 點 (0.8%),收在 42,732 點
- 標普 500 指數上漲 73 點 (1.26%),收在 5,942 點
科技巨頭表現
- 美股七巨頭更名為「BATMMAAN」,由博通、蘋果、特斯拉、微軟、Meta、亞馬遜、輝達組成
- 輝達 2024 年漲幅達 167%,博通漲幅 125%,特斯拉漲 86%
- Meta 漲幅 77%,僅微軟漲幅較低為 21%
傳統產業困境
- 2024 年美國零售業關門店數超過新開店數
- 道瓊成分股中,Intel 跌幅 60%,波音跌 32%,Nike 跌 30%
- 陶氏化學跌 26%,醫療股及傳統能源股普遍表現不佳
中國市場現況
- 財新製造業 PMI 從 51.5 下降至 50.5,反映經濟增長放緩
- 滬深 300 指數過去一週大跌 5.6%,金融股承受顯著賣壓
- 中國居民定期存款從 54.3 兆暴增至 106.7 兆人民幣,顯示民眾傾向保守理財
台灣產業展望
- 鴻海 2024 年全年營收達 6.85 兆,年增 11%
- 12 月營收年增 42%,主要成長動能來自雲端網路與元件
- GB200 晶片從 2025 年 1 月下旬開始量產,預期帶動新一波成長
歐美經濟分化
- 歐洲製造業 PMI 普遍在 45 左右,顯示景氣疲弱
- 美國就業市場仍然強勁,非農就業數據受關注
- 美歐央行政策分歧,歐洲偏向寬鬆,美國可能暫緩降息
市場短期觀察重點
- 台北股市開盤上漲 344 點,收在 23,252 點,需觀察封關前量能表現
- 美國本週公布非農就業數據,失業率預期維持不變
- 關注川普上任後非法移民政策對就業市場影響
- 歐洲、中國及加拿大即將公布 CPI 消費經濟數據
蘋果在中國市場調整
- iPhone 16 128GB 從 5,999 人民幣降至 4,999 人民幣,降幅達 20%
- iPhone 16 Plus 同樣降價 1,000 人民幣
- iPad 系列產品降價幅度在 500-700 人民幣之間,反映中國內需市場疲軟
中國消費市場觀察
- 2023 年雙 11 電商平均營收年減 10%,創歷年最大降幅
- 地鐵廣告收入大幅下滑,開放個人廣告投放
- 個人廣告價格低至 500 人民幣,顯示商業廣告需求下滑
投資策略建議
- 避免單一思維,需從多維度分析市場走向
- 美國經濟復甦未必帶動全球經濟同步成長
- 長期投資者應避免過度關注短期季節性行情,著重基本面發展
觀點整理
美國經濟與股市
- 儘管年初美國股市表現平平,但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ISM)回升至 49.3,為 9 個月以來新高,顯示製造業在川普上任前已顯著復甦。
- 川普當選提升了中小型企業的新訂單預期。
- 美國股市長線看漲,短期事件如川普政策或聯準會利率決策會議造成的波動不應影響長期投資。
- 不應根據非景氣指標進行大規模資金調節,短線操作可能因交易成本而損失。
- 美國股市的牛市格局不易被短期季節性因素打破。
- 美國經濟可能進入全面擴張,但需觀察是否能帶動傳統產業。
- 美國的製造業指數和標普 500 指數的歷史經驗顯示,低於 50 的 ISM 指數是買入點。
- 美國股市的漲勢,一部分原因來自於美元指數的強勢。
- 美國的製造業生產週期存在缺工問題,可能導致勞動成本上升。
- 美國經濟和歐洲經濟呈現脫鉤現象,美國通膨預期仍在上升,而歐洲 CPI 則符合預期。
- 市場對川普的期望主要集中在控制非法移民和避免國家陷入戰爭。
全球經濟與市場
- 全球金融資產過去一個月的報酬率不佳,但希臘股市表現相對突出。
- 全球經濟仍依賴美國市場,製造業指數緩步上升,可能迎來中端復甦。
- 2024 年是科技巨頭的天下,而 2025 年市場將尋找新的題材,美股「蝙蝠俠」概念股可能取代「科技七巨頭」。
- 全球製造業呈現兩極化,歐美表現疲軟,部分亞洲國家和地區則保持擴張。
- 全球經濟呈現動態平衡,美國的經濟數據可能因各部門貢獻不同而產生差異。
- 歐洲市場疲憊,PMI 普遍在 45 左右。
- 中國市場的內需消費數據疲軟,蘋果在中國市場大幅降價,且地鐵廣告收入減少。
- 中國民眾的定期存款金額暴增,顯示市場流動性並非不足,而是民眾傾向儲蓄。
投資策略與觀點
- 窮人與富人的投資方式不同,窮人可能需要短線操作來快速翻倍本金,而富人則更注重長期穩定的收入。
- 投資是無法迴避的,即使不主動投資,資產價值也會因通膨等因素而改變。
- 長期投資勝過短線操作。
- 應從多維度分析市場,避免單一思維。
- 持有台美股市資產,利用海外券商和國內券商進行資產配置,可增加抄底機會。
其他
- 鴻海的營收復甦,特別是在雲端網路、元件和電腦終端方面。
- GB200 將於 2025 年第一季度開始量產,為鴻海帶來營收增長。
- AI 的實際營收是對台廠實質的內在買盤。
- 美國零售業和餐廳業出現倒閉潮,與缺工和高利率有關。
- 本週將關注美國非農就業數據、聯準會會議紀要,以及歐洲、中國和加拿大市場的 CPI 數據。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