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02(四)2025 美股還能漲多少?聖誕行情沒了,紅包行情有機會?
摘要整理
2024 年美股回顧與展望
- 標普 500 指數全年上漲 23%,納斯達克上漲 30%,道瓊上漲 13%
- 七大科技巨頭 EPS 年增 34%,遠優於其他 493 家企業的 4% 成長
- 聖誕行情未如預期,美股 12 月表現疲軟,多數指數收黑
2025 年美股投行展望
- 華爾街預估標普 500 指數目標位在 6,600 點,預期漲幅 8-10%
- 富國銀行最為樂觀,預估漲幅達 14%,目標價 7,007 點
- JPMorgan、高盛等大型投行持保守態度,預期漲幅在 8-10% 區間
台股 2024 年表現亮眼
- 全年上漲 28%,漲幅達 5,105 點,收在 23,035 點
- 總市值增加 12.45 兆元,投信買超近 8,000 億元
- 台積電股價突破 1,000 元,半導體指數全年漲幅達 57%
產業輪動落差
- 半導體類股漲幅達 57%,金融指數漲 22%
- 上櫃指數僅漲 9%,表現遜於大盤
- 傳統產業面臨壓力,塑膠類指數跌幅達 51%
傳產產業困境
- 螺絲產業出口額從 2022 年 1,883 億元降至 2023 年 1,500 億元
- 東南亞產能 10 年增加 3 倍,對台灣依賴度下降
- 中南部已有十多家螺絲業者選擇歇業
2025 年展望與風險
- 投行預估半導體產業 2027 年可能進入景氣循環衰退期
- 預期 2026 年下半年開始反映衰退風險
- 2025 年上半年半導體產業仍將維持成長態勢
川普因素與科技股展望
- 主要科技巨頭已陸續與川普會面,包含祖克伯捐贈 100 萬美元競選基金
- Google、蘋果等公司高層於 12 月中與川普會晤
- 歷史數據顯示川普首任期間納斯達克漲幅達 171%,科技板塊漲幅 189%
2025 年經濟風險排序
- 全球貿易戰為首要風險因素
- 科技股估值下修和 AI 熱潮減退為次要風險
- 通膨粘性、債券收益率上升等因素排序靠後,經濟衰退已非主要憂慮
投資策略建議
- 維持高風險資產的持續性投資,無須過度恐慌
- 不建議以單一產業復甦作為投資主軸
- 股市調整應關注時間週期,而非單一事件或新聞
長期投資績效分析
- 過去 20 年定期定額投資,科技股三年平均報酬達 94%
- 金融股平均三年報酬為 1.8%,仍足以對抗通膨
- 即使選擇績效較差的產業,長期投資仍可獲得正報酬
外銷訂單現況
- 11 月外銷訂單總金額達 523 億美元
- 資通訊產品由高速成長轉為年減
- 整體復甦速度低於預期,產業間表現差異大
觀點整理
市場總覽與 2025 年展望
- 2025 年是三年牛市的第三年,週期投資者可能因此持謹慎態度。
- 雖然 2024 年美國股市表現亮麗,但 12 月份的聖誕行情並未出現。
- 市場關注元月份是否有新年行情的補漲效應。
- 多數投行預估 2025 年標普 500 指數漲幅約為 8-10%,較前兩年漲幅趨緩。
- 華爾街在 2024 年初普遍低估了股市的表現,實際漲幅超出預期。
- 2025 年經濟數據預計不會太差,不認為年初就會出現庫存調整。
- 目前不宜過度恐慌拋售股票,但可以放慢買入速度。
美國股市
- 美國股市的牛市週期約為 3-4 年,期間會有庫存調整,但並非全年下跌。
- 從 1995 年以來,美股多數年份平均漲幅約在 10-20% 之間。
- 2023 年和 2024 年標普 500 指數連續兩年漲幅超過兩成。
- 2024 年的股市上漲主要由七大科技巨頭驅動,其 EPS 增長遠超其他公司。
- 川普當選後,科技巨頭紛紛與其會面,可能暗示對科技業的監管將放鬆。
- 歷史數據顯示,川普任期內納斯達克指數表現突出,科技板塊漲幅顯著。
台灣股市
- 台股在 2024 年表現亮眼,漲幅達 28%,為新興市場中績效最為靚麗的一年。
- 2024 年台股指數大幅波動,創下多項歷史紀錄。
- 台積電股價突破千元,台股總市值大幅成長。
- 上櫃指數漲幅明顯落後於大盤。
- 2024 年台灣半導體指數表現強勁,而塑膠類指數則下跌。
- 傳統產業面臨中國大陸和東北亞國家的競爭,出口額持續下滑。
投資策略
- 應關注科技生產力週期,而非過度關注傳產股。
- 不建議在股市高基期時轉向傳產股,而應配置科技型 ETF。
- 投資應依循週期,而非依循單一事件判斷。
- 長期而言,定期定額投資科技股的平均報酬較高。
- 投資決策應基於完整且透明的資訊,並了解資訊背後的邏輯。
- 可適度配置短債和債券部位,以應對市場波動。
- 不宜過度擔憂 2025 年股市會出現顯著崩跌,至少上半年仍可樂觀看待。
- 應避免因恐慌性預期心理而錯失投資機會。
- 不應對單一產業抱持過高期待,而應關注景氣高低基期的調整。
- 雖然 2025 年預期股市漲幅有限,但並不會發生衰退。
- 戴維斯雙殺(本益比和獲利雙雙下修)的風險不大,可能出現蜜月期。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