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30(一)2025 還能重押七巨頭?景氣燈回神,封關行情再衝?
摘要整理
全球股市回顧
- 美國納斯達克 100 指數全年漲幅達 34%,為過去 20 年最佳表現之一
- 道瓊指數漲幅約 15%,標普漲幅 26%,費半漲幅 23%
- 亞洲股市中,台灣加權指數漲幅 29% 最為亮眼,日經漲幅 18%,韓國 KOSPI 跌 8.5%
美股七巨頭表現
- 台積電全年股價上漲 82%,創 1999 年以來最佳年度漲幅
- 特斯拉漲幅 72%,Meta 漲幅 70%,Amazon 漲幅 47%
- 蘋果漲幅 36%,輝達漲幅 178%,微軟表現相對較弱
亞洲貨幣走勢
- 美元指數全年上漲 7%,創 2015 年以來最佳表現
- 日圓貶值 12%,韓元貶值 14%,新台幣貶值 6.3%
- 印度盧比貶值 2.4%,新加坡幣貶值 2.9%
台灣房市現況
- 台北市房價跌 3%,新北市跌 1.8%,桃園跌 3.3%
- 台中跌 2.3%,台南跌 1.6%,高雄跌 4.5%
- 主要集中在預售屋價格調整,中古屋市場相對穩定
2025 年展望
- GDP 預估第一季 2.8%、第二季 3.1%、第三季 3.8%、第四季 4.65%
- 預期將維持景氣高檔鈍化態勢,但不會出現衰退
- 建議投資人適度保持保險意識,留意市場情緒過熱風險
景氣信號燈分析
- 11 月份景氣對策信號燈上升 2 分至 34 分
- 製造業銷售指數及海關出口值轉為黃紅燈
- 出口值達 410 億美元,年增率達 9.7%,以資通訊產品表現最佳
投資策略建議
- 2025 年仍可維持適度加碼,但不宜大於 2024 年的建倉規模
- 七巨頭股票仍有 AI 題材支撐,但應注意市場估值已達高檔
- 建議以 ETF 方式參與科技生產力週期,避免過度集中個股風險
台股成交量分析
- 台股週五成交量僅 2,858 億,外資休假影響交易
- 台股上漲 28 點,收在 23,275 點
- 市場交易量清淡,主要受年底封關影響
產業出口變化趨勢
- 礦產業出口從 2013 年 243 億降至現今 106 億
- 塑橡膠製品出口從 2013 年 218 億降至現今 138 億
- 資通訊產品為主要出口成長動能
投資心態建議
- 適度保持投資彈性,不過度追求高報酬
- 在市場高檔時期可考慮增加短期債券配置
- 建議做好資產配置,選擇適當時機進行週期性投資
景氣展望提醒
- 預期 2025 年 10 月將進入牛市第三年,需提高警覺
- 當市場情緒全面轉為樂觀時應更加謹慎
- 留意成交量是否從目前 2-3 千億大幅提升至 6-7 千億的轉折點
觀點整理
2024 年市場回顧
- 美國股市:儘管美國股市保持強勢反彈,但交易量清淡。那斯達克 100 指數全年漲幅高達三成四,在過去 20 年中名列前茅。道瓊漲幅約 15%,標普漲幅約 26%,那指漲幅約 33%,費半漲幅約 23%。
- 區域市場表現:原物料出口為主的經濟體,如巴西和墨西哥,股市表現差勁。亞洲市場中,台灣加權指數表現亮麗,漲幅達 29%。日經指數上漲 18%,韓國 KOSPI 指數下跌 8.5%。恆生指數上漲 17%,上證指數上漲 14%。歐洲 stoxx 600 指數僅上漲 5.1%,德國 Dax 指數漲幅約 10%。
- 資產報酬:長天期國債跌幅達 8.3%,但做好資產配置可降低影響。比特幣漲幅 124%,美國成長股漲幅 35%,大型股漲幅 26%,黃金漲幅 26%。
2025 年展望與策略
- 七巨頭:多數人認為中小型股將迎來復甦,但七巨頭可能仍是最佳保證。
- 美國總統第二任期第一年:通常美國總統第二任期的第一年,股市呈現震盪。
- 美元走勢:美元指數上漲幅度達 7%,為 2015 年以來最佳表現。各國央行拋售美元以穩定匯率,但效果有限 。
- 投資建議:
- 不應完全放棄美股和台股大盤。
- 可適度參與中小型股,但更應關注 AI 爆發年,有投入 AI 資本支出的企業。
- 最佳方式是用 ETF 或基金參與科技生產力週期。
- 適度配置短債、犒賞自己。
- 風險意識:在股市高檔鈍化時,應保持保險意識,適時獲利了結。
台股分析
- 台股今年沒買到台積電,跑輸大盤的可能性很高。台積電股價上漲幅度達 82%,為 1999 年以來最佳年度漲幅。
- 台積電 EPS 預估:2026 年台積電 EPS 約 65 塊,目標價可能落在 1,200 至 1,300 元。
- 景氣燈號:11 月份景氣對策信號燈上行 2 分,來到 34 分,主要來自製造業銷售數據和海關出口值。
- 房市:第四季房價陸續出現全面反轉,預售屋價格調降。
總結
- 2025 年可能為景氣高檔鈍化,但不妨礙庫存調整再起。
- 2025 年加倉機會有,但不一定要大於 2024 年。
- 股市提前反映:2025 年股市表現會反映對 2026 年經濟的預期。
- 謹慎樂觀:多數人認為明年會軟著陸,但沒有特別樂觀,可能是維持最後一波末升段的原因。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