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7(二)外資買台積,櫃買卻破底!誰在賣股票?全球 PMI 再脫鉤

2024-12-17(二)外資買台積,櫃買卻破底!誰在賣股票?全球 PMI 再脫鉤

摘要整理

全球製造業與服務業分析

  • 全球製造業 PMI 持續低迷,美國製造業 PMI 為 48.3,歐元區製造業 PMI 僅 45.2
  • 美國服務業表現亮眼,PMI 達 58.5,創三年新高,顯示內需消費強勁
  • 德國製造業 PMI 僅 42.5,為歐洲最差,顯示歐洲經濟嚴重衰退

美國經濟前景展望

  • CNBC 民調顯示 54% 民眾支持川普,較上次下滑 2%
  • 60% 民眾最關心邊境管制問題,其次是削減企業稅 59%
  • 服務業帶動經濟成長,製造業則需要政策扶持才能復甦

歐洲市場困境

  • 德系車廠 BMW 第三季銷量降至 54 萬台,較第二季 61 萬台大幅下滑
  • 法國製造業 PMI 僅 41.9,服務業 PMI 48.2,顯示經濟全面衰退
  • 精品產業在東亞市場衰退 12%,僅日本市場因匯率因素成長 36%

台股市場分析

  • 台股市值全球排名第 11,僅次於中國、日本、印度
  • 台灣在 MSCI 新興市場指數權重達 18%,接近印度的 19%
  • 台積電占 MSCI 新興市場指數 9.83%,為單一股票最高權重

產業結構失衡問題

  • 台灣 1-10 月電子資通訊出口年增 19%,其他產業多呈衰退
  • 對美出口 732 億美元中,資通產品占 633 億美元
  • 櫃買市場破底,顯示中小企業經營困境,主要受限於未被納入 ETF 成分股

匯率風險提醒

  • 2024 年亞洲貨幣指數下跌 3.1%
  • 新台幣貶值 5%,韓圜貶值達 8%
  • 強勢美元環境下,新興市場資金持續外流

投資市場趨勢觀察

  • 美股持續創新高,納斯達克上漲 1.24% 至 20,173 點
  • 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 2.06% 至 5,256 點,博通股價漲 11.2% 至 250 美元
  • 台股在外資買超 151 億下仍維持 23,000 點關卡,顯示內部結構性問題

ETF 投資邏輯分析

  • 台股上漲動能主要來自 ETF 內資買盤,非外資
  • 未被納入 ETF 成分股的中小型股票缺乏買盤支撐
  • 上市公司積極爭取被納入各類 ETF 指數,以獲得投信資金青睞

資金流向特徵

  • 今年外資累計賣超台股 6,000 多億,但指數仍漲幅達 28%
  • 資金高度集中在台積電等少數權值股
  • 投信透過 ETF 機制成為市場主要推手

市場風險分散建議

  • 全球新興市場高度關聯,分散投資效果有限
  • 投資新興市場需考慮匯率風險因素
  • 單純追求地區分散未必能有效降低投資風險

總體經濟展望提醒

  • 美國強勢帶動全球經濟,但區域發展不均
  • 製造業全面性衰退,服務業支撐經濟成長
  • 資金持續往美國市場集中,新興市場資金外流壓力大

觀點整理

  • 總體經濟
    • 美國 PMI 數據顯示製造業萎縮,但服務業快速擴張。12 月份美國製造業 PMI 初值為 48.3,低於預期。但 12 月份服務業 PMI 達到 58.5,高於預期,為三年多來歷史新高。
    • 美國服務業和製造業存在顯著脫鉤現象。美國經濟支撐完全靠服務業內需和消費,這背後是美國信用和國債。
    • 歐洲 PMI 表現相對差勁,可能拖累美國。歐洲服務業擴張不如美國,製造業比美國還差;歐洲央行已經提前展開降息循環。
    • 全球 PMI 方面,歐美靠服務業支撐,製造業靠東亞市場支撐。
  • 美國市場
    • 市場心理預期很重要。CNBC 的民調顯示,相對於 2016 年,本次願意支持川普擔任總統的比例沒有低很多。
    • 市場普遍預估最希望川普立即實施的政策是邊境部署軍隊,阻止非法毒品和人口入境,以及削減企業稅。
    • 川普可能不一定會反對陸企或中企赴美設廠,因為這樣最能呼應選民對經濟的需求。
  • 臺股
    • 臺股集中市場表現強勁,但櫃買指數破底。外資買超集中在權值股,中小型企業受 ETF 買盤缺乏影響。
    • 臺股上漲動力主要來自 ETF 的內資買盤,能否納入 ETF 成分股非常重要。
    • 臺灣股票市場在全球排名已高達第 11 名,在亞洲市場中僅次於中國、日本、印度。
    • 產業失衡導致體感溫度產生落差,電子和資通訊產品出口年增幅高,其他產業衰退。臺灣出口到美國的商品,主要為 AI 伺服器。
    • MSCI 新興市場指數中,臺灣權重快要超越印度,主要歸功於台積電。
  • 投資策略
    • 不用過度解釋短期市場投資變化,景氣上行是主要因素。
    • 看似分散風險的投資,可能沒有真正分散風險。投資金磚四國不如投資美股。
    • 亞洲市場的確靠製造業 PMI 支撐,但並不代表亞洲股市有顯著的外資回補。美國市場以服務業金融業為重心,仍然是全球最偏好的資產。
    • 全球有恐慌性事件發酵時,美元仍然是最值錢的貨幣。
  • 歐洲市場
    • 歐洲市場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幾乎喪失了針對東亞市場的市佔率。
    • 法國不信任案通過後,可能大幅影響明年一月份的製造業 PMI。法國在海外的營收大幅顯著的下滑。
    • 德國 12 月製造業 PMI 居然只有 42.5,比整個歐洲市場表現還要來的更為差勁。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