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6(一)股房幣噴出,2025 美債還有苦日子?

2024-12-16(一)股房幣噴出,2025 美債還有苦日子?

摘要整理

美股市場趨勢

  • 美股四大指數 2024 年持續創歷史新高,納斯達克已連續四周上漲
  • 科技股表現亮眼,如輝達漲幅 172%,博通市值突破 1 兆美元
  • 7 大科技巨頭佔美股總指數約 33% 的權重,主導整體市場走勢

投資氛圍與展望

  • 2025 年被視為經濟「中端復甦」年,投行對標普 500 指數目標價已逐漸上調
  • 大型企業獲利表現強勁,標普 500 指數中 94% 公司獲利成長
  • 市場氛圍由半信半疑逐漸轉向樂觀,但尚未進入極端樂觀階段

台股與台灣出口

  • 台股今年以台積電、鴻海為主要驅動,兩檔股票漲幅分別達 79% 和 78%
  • 台灣出口以電子支撐產品(AI 伺服器)成長,其他產業仍面臨衰退
  • MSCI 新興市場指數中,台灣權重達歷史新高的 18%

匯率與資金流向

  • 美元 2024 年整體漲幅 5.6%,亞洲貨幣持續貶值
  • 新台幣貶值 5.7%,韓元更是大幅下跌 10%
  • 外資持續對新興市場進行賣壓,台股面臨資金流出壓力

2025 年投資策略建議

  • 關注中小型股的復甦潛力,特別是羅素 2000 指數
  • 考慮股債再平衡,調整投資組合配置
  • 密切追蹤利率政策、AI 產業發展及全球經濟復甦跡象

近期重點關注事項

  • 美國聯準會預計在本週將降息 25 個基點,聯邦基金利率下調至 4.5%
  • 市場普遍預期 2025 年將降息 3-4 碼,目前降息預期未有重大調整
  • 關注 12 月份各大經濟體 PMI 指標,包括中國、日本、台灣和美國市場

債券市場變化

  • 長期美國公債(TLT)今年下跌 5.5%
  •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快速上行,從 4.15% 在一周內飆升至 4.4%
  • 債券資金流出主要源於股市吸引力,而非通膨因素

風險資產與資金流向

  • 比特幣 2024 年漲幅高達 140%,被視為風險偏好指標
  • 不同資產類別今年表現:美國成長股漲 37%,黃金漲 27%
  • 全球前十大市值公司中,8 家為科技公司,反映科技股主導趨勢

市場情緒與投資邏輯

  • 投資人應避免頻繁交易,以免錯過長期成長機會
  • 強調遵循景氣週期,理解當前投資週期特性
  • 提醒投資者不要過度迷信短期市場波動

觀點整理

  • 市場總覽

    • 科技股資金流入快速,那斯達克綜合指數已連續 4 周上漲並創歷史新高,各大軟體股、硬體股有顯著買盤。
    • 美國股市的風險偏好隨著比特幣的創高再度湧現,今年四大指數輪流創歷史新高。
    • 美國房價在今年每個季度幾乎都創歷史新高,比特幣作為風險資產,今年漲幅高達 140%,持續創歷史新高價。
  • 2025 年的投資策略

    • 需要留意今年績效輸給大盤的原因,同時關注 2025 年美債是否還有苦日子。
    • 在景氣復甦的格局中,最好不要頻繁買賣,錯過長期成長的機會。
    • 要明確目標,用最直接高效的路徑來完成,瞭解自己的中心思想。
    • 2025 年可能是終端復甦的一年,AI 生產力將從上游端往下游端輸送。
    • 隨著股票市場部位快速膨脹,或可關注短債、投資等級債或長債,進行股債再平衡。
  • 美股

    • 美國股市現在的風險偏好又重新回到七大巨頭當中,七大巨頭佔總指數的比重已高達 33%。
    • 大型股中的標普 500 指數,94% 的公司獲利成長,僅 6% 衰退。
    • 投行陸續上調標普 500 指數的目標價,顯示市場可能轉趨樂觀。
  • 台股

    • 台股受到外資的系統性賣壓影響,亞幣呈現長貶格局。
    • 台股的權重在 MSCI 新興市場指數中不斷擴大,但難以獲得更多資金青睞,因為外資拋售非美貨幣。
    • 台股的復甦重點在於終端復甦,也就是全球經濟能否讓臺灣的傳統產業也開始陸續復甦。
    • 預估 2025 年台股高點約在 26,000 點左右,低點在 22,000 點,區間波動加大。
  • 總體經濟

    • 美元貿易加權指數即將創下歷史新高,顯示美元強勁。
    • 市場普遍預期聯準會將在 12 月降息 1 碼 (25 個基點),並預期明年降息 3-4 碼 。
    • 本週關注央行的利率決策會議、各經濟體的 PMI 數據,以及 11 月份的 PCE 預估 。
    • 需關注日央的利率決策,上次 8 月的下跌與日央的意外升息有關 。
  • 其他

    • 博通 (Broadcom) 股價創下 2020 年以來最大漲幅,市值突破 1 兆美元。
    • 博通預估下一季度的人工智慧產品銷售額成長幅度高達 65%,遠高於其他半導體整體約 10% 的增數。
    • 特斯拉股價在選後上漲,可能反映川普交易後的政治行情,而非基本面。
    • 2024 年經驗不一定能套用在 2025 年,需改變週期邏輯的結構。
    • 小型股的羅素 2000 近期股價漲幅快速,顯示市場預期利率不會比今年高,且 AI 的生產力會從上游端往下游端輸送。
    • 2025 年美國股市最大的分歧和轉捩點,就是中小型股的羅素 2000 能不能進行終端市場的復甦,這點與台灣類似。
    • 現在越來越有那種從半信半疑即將轉往極端樂觀的區間,但肯定不是極端樂觀,只是正在往那個方向前進。
    • 美元指數創下一個多月以來最佳單週表現,攀升到 107 左右。
    • 最好買美股,要避險要去買美債,不然就什麼事情都不做,持有美元。
    • 債券資產價格的變動,並未反映利率決策的短期變化,而是因為股市上漲太多,資金外流。
    • 聯電的部分甚至已經進入熊市,跌幅來到 21%。
    • 台積電 ADR 在週五顯著上漲,今天應該會有比較顯著的買盤支撐。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