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1(三)台積崩!美股到底貴不貴?

2024-12-11(三)台積崩!美股到底貴不貴?

摘要整理

市場總覽

  • 2024 年 12 月 11 日台北股市開盤下跌 178 點,收在 22,946 點
  • 台積電股價維持在 1,050 元左右,股價波動不大
  • 外資對台股短期賣壓源自地緣政治風險與半導體產業調查

台積電營收與產業動態

  • 11 月營收 2,760.58 億台幣,年增 34%,為單月次高紀錄
  • 2 奈米產能已超過 60%,預計明年中旬完全打開
  • 亞利桑那廠目前最多只能生產 3 奈米晶片

美股市場評估

  • 標普 500 指數本益比為 22.2 倍,高於 30 年平均 16.8 倍
  • 科技股推升美股估值,但尚未達到 2020-2021 年瘋狂水準
  • 巴菲特指標達 208%,創歷史新高,但泡沫程度不算極端

地緣政治與市場風險

  • 中國對輝達展開反壟斷調查,半導體產業緊張
  • 中國軍艦部署台海,規模為 1996 年以來最大
  • 美國中小型企業對川普上台信心指數快速攀升到 101.7

投資建議

  • 不建議頻繁操作,增加交易成本與情緒化決策風險
  • 等待市場情緒真正低落再調整部位
  • 2025 年經濟成長率預估達 3.29%,台股仍有上漲空間

美股回購與資本動向

  • 12 月為美國股市股票回購最大月份
  • 2000 年以來美股平均股息殖利率約 1.9%
  • 科技巨頭手上大量現金流持續執行回購計畫

科技產業資本支出趨勢

  • 亞馬遜第三季資本支出 226 億美元,年成長 80%
  • Google 第三季資本支出 130 億美元,年成長 62%
  • 微軟第三季資本支出 200 億美元,年成長 78%

市場展望與風險評估

  • 預測 2025 年非衰退期股市估值仍有上漲空間
  • 台股前瞻本益比約 18 倍,估值相對合理
  • 地緣政治風險可能造成短期市場波動

投資者心理與操作策略

  • 建議保持長期投資視野,避免過度頻繁交易
  • 關注市場情緒與系統性風險變化
  • 準備在適當時機預留資金,等待投資機會

未來展望

  • 2025 年台灣經濟成長率預估 3.29%
  • 台股可能延續多頭趨勢
  • 關注科技產業資本支出與 AI 發展趨勢

觀點整理

  • 台股與美股表現
    • 台股今年以來表現優於費城半導體指數。
    • 外資在 7、8 月並未成功買到低價台積電。
    • 共軍軍演對台股賣壓影響不大。
    • 台積電月營收月減在意料之中,年增仍有 3 成以上,外資目標價普遍高於目前股價。
  • 美股估值
    • 瑞銀報告顯示,美股估值偏高但非極端高。
    • 四大原因支撐高估值:非衰退預期、科技公司市值占比提升、降息預期、資金成本降低。
    • 美股本益比高於 30 年平均,但等權計算後並非過高。
    • 今年漲幅已過度透支明年 EPS。
    • 海外投資人買美股速度快,是美股估值擴張的原因之一。
  • 輝達反壟斷調查
    • 中國對輝達展開反壟斷調查,可能與美中資產有關。
    • 輝達已遭多國反壟斷調查。
  • 台積電營收與產業前景
    • 台積電 11 月營收月減但年增 3 成 4,寫下單月次高。
    • 台積電 2 奈米良率優於預期。
    • 北美四大 CSP 業者明年將繼續加碼資本支出。
  • 投資策略
    • 短期地緣政治緊張可能導致台股賣壓,但長期仍看基本面。
    • 美元指數走強,顯示市場仍偏好美元。
    • 不需過度頻繁操作,等待情緒真正低落期再做大幅調倉。
    • 現在台美股市狀態是「想買買不到,想追也不敢追,想賣你也找不到一個好的賣點」,因此最好的做法是以不變應萬變
  • 川普因素
    • 中小型企業對川普上台抱持樂觀。
    • 市場可能期待川普釋放利空消息,但川普言論可能刺激本土企業。
  • 2025 年投資策略
    • 2025 年的關鍵在於選擇從年初抱到年底,還是預留資金 。
    • 末升段漲幅效率可能 не такой 快。
  • 美國股市推升原因
    • 量縮上漲,交易量不大。
    • 12 月份是美國股市回購股票的旺季。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