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5(四)國際大亂美股大好!瘋牛行情空方認輸了?
摘要整理
美國經濟現況
- 美國股市三大指數創歷史新高,道瓊首度突破 45,000 點
- 服務業 PMI 指數為 52.1,雖仍在擴張但出現下滑趨勢
- 第四季 GDP 預測由 2.7% 上調至 3.2%,為今年經濟最佳時期
全球製造業與服務業趨勢
- 已開發市場製造業 PMI 表現疲弱,歐元區僅 45.2
- 新興市場如中國(51.5)、印度(56.5)支撐全球製造業
- 大多數國家服務業 PMI 仍保持擴張,顯示消費經濟相對穩健
就業市場與薪資
- 11 月小非農就業增加 14.6 萬人,為 8 月以來新低
- ADP 薪資增長近 7%,連續 13 個月薪資高於通膨
- OECD 預測 2025 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將達 3.3-3.4%
台灣與韓國市場比較
- 台股今年漲幅達 30%,韓股卻下跌 7.7%
- 台灣人均 GDP 已超越韓國,達 3.5 萬美元
- 台灣基本工資(2.7 萬)遠低於韓國(4.6 萬)和日本(4.1 萬)
國際政治動盪
- 法國政府面臨不信任案,可能重組
- 韓國總統尹錫悅面臨彈劾威脅
- 全球政治不確定性增加,但美國股市仍持續上漲
社會發展指標
- 台灣人均 GDP 高,但基層勞工薪資仍然偏低
- 交通意外死亡率在 12-13 人 / 10 萬人之間波動
- 與韓國、日本相比,薪資水準有顯著差距
產業競爭力
- 台積電股價 2014 年至今漲幅達 933%
- 三星同期股價漲幅僅 90%
- 台灣股市總市值 10 年間增長 205%
國際市場評估
- 美股持續創新高,道瓊突破 45,000 點
- 華爾街預測明年標普 500 指數將漲 10-15%
- 七大科技巨頭輪動上漲,亞馬遜和蘋果創歷史新高
全球經濟預測
- OECD 預估 2025 年全球經濟成長率 3.3-3.4%
- 美國第四季 GDP 預測上調至 3.2%
- 服務業仍是美國經濟支柱
投資策略思考
- 目前市場情緒接近高點,建議謹慎
- 不同投資類型包括:價值、成長、指數投資
- 建議保留現金,等待市場調整機會
政治風險觀察
- 法國政府面臨改組
- 韓國總統面臨彈劾威脅
- 全球政治動盪可能影響資本市場
觀點整理
- 美國經濟現況與股市:聯準會主席的談話顯示美國經濟情況良好,美國股市三大指數持續創下歷史新高,道瓊甚至首度突破 45,000 點。美股從後疫情時代的漲幅,年化平均報酬率已快速上行至 15%。
- 潛在風險:
- 降息延後:由於美國經濟表現良好,市場可能懷疑是否需要降息,若經濟過熱,降息的理由可能消失。
- 囤貨潮:可能近期經濟數據的好轉,是因瘋狂囤貨所致。
- 國際政治動盪:全球政治動盪持續加劇,可能最終導致美國股市的風險。南韓總統面臨彈劾危機,法國政府可能需要重新改組。
- 美國經濟的支撐:美國經濟沒有衰退的原因是服務業的緩步擴張。服務業占消費支出的比重,以及薪資的增長,是拖動 GDP 的主要因素。只要確保美國的服務業不掉入 50 以下,製造業再差也不會拖累美國經濟。
- 全球經濟展望:OECD 預估明年全球經濟成長率會比今年好,顯示經濟可能不會軟著陸。美國經濟是推動全球經濟和股票市場的關鍵。亞特蘭大聯準會預測美國第四季 GDP 季增幅,從 2.7% 上修到 3.2%,是今年經濟最好的時候。
- 美股內部問題:
- 空單止損:美股空單的止損現象愈演愈烈,快要沒有空軍。
- 2025 年預測:華爾街針對 2025 年的預測持續調高,富國銀行將標普 500 指數在明年年底調升到 7,007 點。
- 類股表現分歧:12 月是美國股市收漲機率最高的月份,但費城半導體指數 (費半) 10 月、11 月幾乎沒動,顯示科技股表現較弱。
- 投資策略:
- 目前市場情緒開始變得樂觀,可能迎來新一輪的拐點。
- 週期投資者應依據景氣循環和情緒循環,在市場悲觀時買入,樂觀時賣出。
- 在情緒乖離往上拉的時候,週期投資者不宜有動作。
- 台韓股市比較:
- 南韓內政問題與經濟數據。
- 今年以來,臺北股市上漲,但韓國 KOSPI 指數卻下跌。
- 台灣人均 GDP 已超越韓國,但基本工資仍落後。
- 韓國的自殺率高,而臺灣的交通死亡率 (他殺率) 偏高。
- 結論:
- 以外交和經濟數據來看,台灣表現亮麗,但內政和體感溫度可能存在落差。
- 需了解總體經濟數據,與個人感受的差異。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