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5(一)赴美開董事會,台積電政治壓力?財政部長出爐,美債有救了?
摘要整理
市場總覽與美股表現
- 道瓊指數上漲 426 點,標普 500 指數漲 0.35%
- 2024 年標普 500 指數漲幅已達 26%,超過歷史平均水準
- 美股呈現持續牛市態勢,預期 2025 年可能出現資本市場非理性繁榮
川普新財政部長背景與政策
- 提名貝森特為財政部長,屬於穩健中間派
- 主張關稅為談判籌碼,但更重視本地資本支出與投資
- 提出「3+3+3」政策:2028 年將預算控制在 GDP 3%,放鬆管制,增加能源生產
美國債務與財政壓力
- 美國國債總額已達 36 兆美元,債務成長速度快速
- 明年利息支出可能超過 1 兆美元,將高於國防支出
- 貝森特傾向適度控制赤字,不採取無限制發展策略
國際貿易與地緣政治
- 中國 2024 年出口可能創歷史新高,達 3.54 兆美元
- 美國持續對中國實施出口限制,針對 200 家大陸晶片企業
- 拉丁美洲貿易夥伴已從美國轉向中國
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
- 台積電首次將董事會移至美國,反映地緣政治壓力
- 外商投資台灣金額今年可達 140 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 台灣企業具備高性價比優勢,善於靈活應變
市場展望
- FOMC 利率決策會議將公布,12 月降息機率約 50%
- 關注 10 月 PCE 通膨數據
- 比特幣今年漲幅已達 130%,市場持續關注
企業文化與競爭策略
- 台灣企業採用「拼裝車」模式,靈活應變且注重性價比
- 著重實際利益,「先求有再求好」的務實態度
- 相較日本企業,更願意突破常規、降低成本
國際賽事與文化差異
- 台灣棒球隊在世界盃展現高性價比運作
- 球員年薪遠低於日本職棒,如林昱珉年薪僅 500 多萬日元
- 在賽事規則應用上顯現務實且具彈性的文化特徵
半導體產業發展歷史
- 美國主導全球半導體產業發展,掌握關鍵專利技術
- 日本、韓國、台灣依序成為半導體製造重鎮
- 台積電 90% 專利技術來自美國、日本和荷蘭
台灣成功的關鍵因素
- 風水、八字、運氣缺一不可
- 具備高素質且低成本的工程師團隊
- 善於在國際資本主義系統中找到生存空間
台股與資本市場展望
- 外資持續看好台灣企業,今年投資金額創新高
- 台灣超額儲蓄持續成長,從 2019 年 2.23 兆增至 2024 年 4.2 兆
- 勞動力成本相對日韓更具競爭力
觀點整理
- 美股與總體經濟
- 美股在 2024 年表現強勁,標普 500 指數年初至今漲幅已達 26%,遠高於 10-15% 的正常年均漲幅。
- 過去兩年美股持續上漲,可能在 2025 年形成賣壓。
- 川普與財政政策
- 川普提名貝森特為財政部長,貝森特被視為保守派和穩健派,他主張將關稅作為談判籌碼,以促進美國國內資本支出。
- 貝森特的政策目標是透過「3+3+3」計畫,在 2028 年將預算赤字降至 GDP 的 3%,並透過放鬆管制和開採能源來促進 GDP 成長。
- 貝森特對控制赤字持支持態度,被視為共和黨內的中間派。
- 美國國債問題
- 美國國債總額已快速增長,目前已達 36 兆美元。
- 高利率環境導致美國債務利息支出顯著增加,可能在明年超過 1 兆美元,高於國防支出。
- 貝森特的政策能否穩定債券市場值得關注。
- 標普 PMI 指數
- 美國製造業 PMI 為 48.8,顯示仍處於緊縮格局,而服務業 PMI 則高達 57,創 32 個月以來新高,顯示製造業和服務業出現脫鉤。
- 美國消費正在高速擴張,製造業有待加強,需透過海外資本支出和降低利率來提振。
- 中國出口與貿易轉移
- 儘管美國採取出口限制,但中國出口額在今年仍創下歷史新高,主要原因是市場擔憂明年可能實施大規模關稅,導致美國企業提前增加進口。
- 美中貿易戰後,產能已轉移至南美,墨西哥成為美國最大的進口國。
- 許多半成品在中國製造後運往墨西哥組裝,以符合新的國際貿易規則。
- 臺灣轉單效應
- 外商對臺灣的投資金額持續增加,但外資對臺股的興趣不高。
- 臺灣受惠於半導體產業的轉單效應,資產價格和出口額均顯著上升。
- 臺灣超額儲蓄快速增長,顯示資金充裕,但薪資相對於人均 GDP 仍偏低。
- 台積電與地緣政治
- 台積電董事會 37 年來首次將赴美舉行,顯示政治壓力增加,可能與川普政府的關稅和制裁政策有關。
- 半導體產業的發展與美國的產業布局密切相關,美國希望將半導體製造業回流本土。
- 臺灣的性價比優勢
- 臺灣的成功是風水、八字和運氣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 臺灣的企業和球隊以較低的成本和高效的運營,在國際競爭中取得優勢。
- 拼裝車理論與價值觀落差
- 臺灣的發展模式類似於「拼裝車」,在資本主義體系中透過靈活變通和機會主義求生存。
- 臺灣與日本在價值觀上存在差異,例如臺灣企業傾向於在追求性價比的同時採取靈活的策略(有時被視為「偷吃步」),而日本則更重視制度和規則。
- 川普交易
- 川普當選後,市場出現「川普交易」,但並不明顯,只有比特幣漲幅較大。
- 市場關注新政策可能產生的影響,各類股出現輪動。
- 本週關注要點
- FOMC 利率決策會議和 10 月份 PCE 物價指數將是本週關注的重點。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