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8(一)費半殺回年線,川普內閣成美股利空?
摘要整理
美國股市與川普政策影響
- 標普 500 指數週跌幅 2.1%,納斯達克週跌幅 3.2%,道瓊週跌幅 1.2%
- 美國 10 月零售銷售月增 0.4%,高於市場預期的 0.3%
- 美銀調查顯示僅 16% 投資人認為未來 12 個月通膨會降溫,10% 預期通膨上升
2024 年資產表現分析
- 比特幣年初至今漲幅 115%,位居資產類別之首
- 美國成長股漲幅 28%,大型股漲幅 24%,黃金漲幅 23%
- 長期國債年跌幅 5.9%,大宗商品跌幅 1%
川普內閣與政策展望
- 預計延長 2017 年減稅政策,企業所得稅可能從 21% 降至 20%
- 政府效率部計畫裁減約 230 萬名公務員,其中約 23 萬人為遠距上班人員
- 計劃將現有 428 個聯邦機構精簡至 99 個
台灣市場現況
- 台股上週外資賣超 1,107 億,創 9 月以來單週最大賣超
- 今年台股漲幅達 27.5%,為新興市場中表現最佳
- 新台幣今年貶值 5.6%,貶幅大於印尼盾、印度盧比、人民幣及新加坡幣
觀察重點與市場展望
- 本週三將公布輝達財報,關注資本支出預算是否符合四大 CSP 業者支出預期
- 關注日本和歐洲央行總裁談話對貨幣政策的影響
- 全球主要經濟體將陸續公布製造業相關數據
經濟政策與股市相關性研究
- 經濟政策不確定性與標普 500 指數相關係數為 -0.2,屬低度負相關
- OECD 等景氣指標與標普 500 指數相關係數達 0.4-0.6,顯示更高解釋力
- 政治人物言論對股市影響有限,應著重觀察景氣指標變化
大谷翔平的休息管理啟示
- 每天保持 12 小時睡眠時間
- 西川寢具為其收集超過 120 萬筆身形數據,客製化睡眠用品
- 在高強度比賽中也能同時調整休息,展現優秀的自我管理能力
運動與休息的平衡
- 適度運動最有益健康,過度運動可能比不運動更不健康
- 改變環境是一種有效的休息方式,不一定要躺著休息
- 強調大腦轉換不同事情的重要性,純躺平可能造成更疲憊
市場未來展望
- 美國市場呈現川普交易後的均值回檔走勢
- 預期 2025 年財報與經濟基本面不會太差
- 建議在現階段市場波動時保持耐心,適度休息更重要
美國當前經濟現況
- 製造業呈現疲弱,但消費仍維持穩定擴張
- 23 年中旬製造業曾有復甦跡象,但隨後重新回到 50 以下緊縮格局
- AI 資本支出帶動標普 500 指數創新高,但其他產業投資意願不振
房貸負擔趨勢
- 21 年後美國購房者每月房貸支出占所得中位數比例快速上升
- 房貸負擔比例從原本 20-25% 攀升至 35-40%
- 固定利率房貸占比高,但仍影響整體購買力
企業人力調整案例
- 特斯拉 2024 年裁員 1.8 萬人,總員工從 14 萬降至 12 萬人
- Twitter 在馬斯克接手後從 7,500 人減少至 1,800 人
- RTO (Return to Office) 政策成為企業調整人力的重要手段
全球貨幣趨勢
- 美元荒跡象開始湧現,影響新興市場貨幣表現
- 韓元貶值幅度最大,導致韓股今年呈現負報酬
- 全球央行持續增持黃金,顯示去美元化趨勢持續進行
投資操作建議
- 觀察八月以來的市場變化,買入時需要浪漫想像力
- 賣出時需要理性看待現實面
- 目前市場處於跌不到想買點位,漲又有獲利了結壓力的階段
觀點整理
保養身體的重要性:
- 秋冬換季時節,提醒大家保養身體。
- 身體健康對於成就非常重要,體力決定了一個人能夠將命運的理論實現到什麼程度。
- 能夠長期做早上直播節目的人不多,體力差容易筋疲力竭,影響意志力和專注力。
- 平時要保持好的休息習慣,休息比運動更重要。
市場總覽:
- 從不同角度思考,短期內川普交易的獲利賣壓如何影響市場對中長期美國股市的多頭。
- 美國零售銷售數據超乎預期,但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觸及 6 個月高點。
- 川普交易的資產價格開始獲利了結,費半跌近 年線,美股主要指數下跌。
- 市場可能針對本週三輝達財報做新一輪定價。
美國經濟與通膨:
- 美國 10 月零售銷售數據和進口價格顯示,更多反映的是通膨可能造成的獲利成本壓力,而非經濟消費疲憊。
- 聯準會主席鮑爾的鷹派言論強調美國經濟強勁,聯準會不需要急於降息。
- 投資人對於景氣的看法已不再悲觀,認為未來 12 個月全球景氣衰退的比例下降。
- 市場現在針對通膨的疑慮遠大於對衰退的疑慮。
- 市場擔憂通膨、地緣政治風險以及公債殖利率上行。
- 2025 年的風險多集中在政治風險,如增加關稅、減稅、債務上限等。
資產績效:
- 今年以來最大資產績效漲幅是比特幣,美國成長股漲幅也很顯著。
- 美國股市 (大型、中型、小型股) 今年漲幅普遍在 14% 以上。
- 長天期國債下跌,反映市場認為不可能發生衰退,缺乏大幅降息的條件。
川普政策與股市:
- 川普內閣可能形成美國股市 Maga 派,由於過於極端政策而形成股市利空。
- 政治性事件或總統政策可能使美國股市大幅變動。
- 川普的政策 (如關稅問題) 始終會讓人聯想到是否會影響美國股市,進而引發經濟衰退風險。
- 川普內閣人選具爭議,許多人有反中傾向。
- 川普政府效率部預計大砍聯邦政府預算支出。
- 大規模驅逐非法移民可能導致市場缺工。
- 川普預計延長 2017 年的減稅和就業法案,可能使企業獲利短期內跳升,但也可能產生更大的財政赤字。
- 川普對外課取關稅,可能造成轉口貿易。
- 川普的政策不確定性與標普 500 指數的相關性低。
經濟數據與產業:
- 美國 10 月零售銷售數據月增幅為 0.4%,高於市場預期。
- 美國經濟呈現製造業疲憊但消費穩定的情況。
- 服務業是美國 GDP 的最大權重,持續顯著拉抬。
- 服務業可能因高利率而受到抑制,製造業則可能在川普政策下復甦。
聯準會的影響:
- 聯準會的政策決定對市場有重要影響。
- 美國服務業如果由聯準會自己決定,小幅度升息或降息,可能不足以應對整體經濟挑戰。
投資策略:
- 投資時,買股票要有浪漫的想像力,賣股票時要理性看現實。
- 沒事的時候多睡覺。
已知的未知與未知的未知:
- 川普的政策屬於已知的未知,長期來看,他所說的話不會影響股市的牛市。
- 真正未知的是像新冠疫情這類事件,對資產價格的衝擊難以預測。
- 經濟政策的不確定性與標普 500 指數的相關性低,而景氣指標則有較高的相關性。
本週觀察重點
- 輝達和零售商的財報變化。
- 日本和歐洲央行總裁談話後的貨幣政策推論。
- 美國等主要經濟體將公佈的製造業數據。
全球股市概況
- 美國股市表現良好,但全球股市表現慘淡。
- 臺北股市外資賣超,但今年累積報酬仍亮麗。
- 臺幣貶值幅度較重,顯示美元荒跡象。
未來展望
- 美國股市更像是川普交易後的均值回檔。
- 明年景氣可能持續擴張,但仍可能出現中期回檔。
- 景氣循環可能還有約一年的多頭行情。
- 預計 2025 年的財報獲利和經濟基本面不會太差。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