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4(四)降息卻創高,美元為何這麼強?

2024-11-14(四)降息卻創高,美元為何這麼強?

摘要整理

共和黨執政展望

  • 過去 20 年執政黨獲得參眾兩院控制權後,次年股市多有正向表現
  • 2005 年標普漲幅近 5%,2009 年漲幅 25%,2017 年漲幅 20%
  • 2021 年標普漲幅達 28%,顯示執政黨掌控兩院有利股市表現

美元走強影響分析

  • 不同於過去避險需求帶動美元走強,本輪上漲反映經濟基本面改善
  • 美元走強導致大宗商品重跌,黃金從 2,800 跌至 2,580
  • 預期 2025 年經濟進入全面擴張階段後,美元強勢可能告一段落

通膨數據分析

  • 美國 10 月 CPI 符合市場預期,年增率達 2.6%
  • 核心 CPI 年增率為 3.3%,月增率為 0.3%
  • 租金指數月增 0.4%,住房成本占核心 CPI 權重達 43.4%

美元走勢觀察

  • 美元指數從年初 101 上漲至 106,漲幅約 5%
  • 日圓貶值 8.59%、瑞士法郎貶值 4.1%、紐幣貶值 6.24%
  • 美元走強反映經濟持續擴張而非避險需求

美國就業市場表現

  • 每小時實質薪資增幅達 4%,高於通膨率 2.6%
  • 實質薪資以 1.5-1.6% 的速度緩步上行
  • 工資僵固性最高,主要受工會及法律因素影響

美股市場動態

  • 道瓊上漲 47 點,漲幅 0.1%,收在 43,958 點
  • 標普上漲 1 點,漲幅 0.01%,收在 5,985 點
  • 費半下跌 102 點,跌幅 2%,收在 5,006 點

全球經濟展望

  • OECD 領先指標連續 12 個月上升,從 100.14 上行至 100.19
  • 全球 76.5% 國家經濟指標顯示復甦跡象
  • 花旗驚奇指數從 10 月 1 日的 2.6 上升至 11 月 11 日的 37.1

台股市況分析

  • 台北股市維持在 22,860 點的相對高點
  • 外資持續賣超,近期累計接近 6,000 億
  • 相較韓股表現較佳,韓股跌破 8 月 5 日低點

日本職場文化觀察

  • 職場霸凌現象普遍,尤其針對本地員工
  • 30 多歲未婚職業女性被稱為敗犬,常遭受負面標籤
  • 已婚女性多為家庭主婦,可支配丈夫薪資並享有政府補助

景氣循環與投資策略

  • 建議投資績效須超越大盤年化報酬 10-12%
  • 景氣操作目標應達 15-18% 以上的報酬
  • 提醒投資人 2025 年下半年至 2026 年將迎來庫存週期變化

投資心態建議

  • 避免以比較心態進行投資決策
  • 長期投資必然遇到 10-15% 的回檔,每 3-4 年會遇到 20-30% 的回檔
  • 建議專注於個人投資策略而非追逐他人績效

通膨走向預測

  • 汽車保險漲幅年初達 4-5%,預期明年衝擊減緩
  • 供給型通膨影響逐漸淡化,需求型通膨可能持續
  • 預期聯準會於未來 6 個月內可能進入降息循環

全球政經情勢

  • 共和黨預計掌控參眾議院,可能影響未來財政政策
  • 預計削減 5,000 億至 1 兆美元政府預算
  • 新政府效率部門 (DOGE) 將由馬斯克等人領導,專注預算削減

觀點整理

  • 關於通膨
    • 10 月份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無論是核心 CPI 還是總 CPI,都符合市場預期。
    • 核心 CPI 的年增幅為 3.3%,月增幅為 0.3%。
    • 目前核心服務類別的通膨仍然較高,特別是住房指數和醫療保健指數。
    • 業主等權租金(OER)的僵固性仍然很高,儘管實際租金價格已經開始鬆動。
    • 工資的僵固性是所有通膨因子中最高的。
    • 汽車保險的月增幅在年初調整後,增幅沒有想像中大。
    • 通膨符合預期式下滑,沒有失控上行。
    • 目前美國的每小時實質薪資增長速度仍然顯著跑贏通膨,實質薪資以 1.5 - 1.6% 的速度緩步上行。
    • 通膨的年增遞緩,指的是物價上漲速度減慢,而不是物價下跌。
    • 通膨可分為需求型和供給型,需求型通膨是經濟發展的正常現象,而供給型通膨則可能由地緣政治衝突引起。
  • 關於美元指數
    • 美元指數從年初的 101 左右衝高到 106 左右,導致海外市場貨幣幾乎全部走貶。
    • 即使聯準會進入降息循環,美元指數仍然以驚人的速度上行。
    • 美元走強可能是由於市場擔心地緣政治風險,或是認為美國經濟表現良好。
    • 美元指數的走強,可能是因為美國經濟的持續擴張,而非避險需求。
    • 美元指數的走勢反映了市場對不著陸的預期。
    • 短期內,美元指數可能會持續走強,但隨著景氣週期的變化,美元不可能永遠走強。
  • 關於美國經濟
    • 美國經濟數據持續好轉,但通膨沒有顯著拉升。
    • 市場從對硬著陸的預期轉向軟著陸,現在甚至出現不著陸的預期。
    • 美國的每小時實質薪資增長速度仍然顯著跑贏通膨。
    • 美國經濟目前處於上行週期。
    • 預計美國經濟在 2025 年將進入全面擴張和繁榮。
  • 關於川普政策的影響
    • 川普若不引發地緣政治衝突,對供給型通膨的衝擊可能不大。
    • 共和黨內部的建制派保守派可能對川普的政策形成制衡。
    • 川普任命馬斯克和生技創業家 VIVIC 擔任政府效率部負責人,可能旨在削減政府預算。
    • 大規模的非法移民遣返,可能導致美國各地出現缺工情況,進而拉動民間工資上漲。
    • 川普的政策可能引發需求型通膨,但薪資增長速度預計將超過物價增長速度。
  • 關於絕對執政
    • 過去經驗顯示,美國在絕對執政隔年,股市表現通常不錯。
    • 2004 年、2008 年、2016 年和 2020 年的絕對執政,隔年標普 500 指數都有顯著上漲。
  • 關於投資
    • 投資者應該關注景氣週期,並在景氣波動中尋找投資機會。
    • 財富是認知升級的獎賞,而不是勤勞工作的補償。
    • 投資的目標是財富自由,即有更多的選擇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 利用景氣操作,期望能達到 15-18% 的報酬率,並超越大盤指數。
    • 在牛市中不宜滿倉,在熊市中也不宜滿倉。
    • 長期投資者應該能夠忍受 10-15% 的回檔,甚至 20-30% 的回檔。
    • 投資不應與他人比較,而應與大盤和自己的績效比較。
  • 其他
    • 臺灣的壽險業面臨保費支出大於收入的問題。
    • 華人社會的幸福感傾向於比較而來。
    • 華人痛恨化學,但熱愛物理的現象。
    • 日本的婚姻觀與臺灣有所不同,日本女性婚後可能將工資上繳,並獲得零用錢。
    • 臺股雖然面臨賣壓,但表現優於韓國股市。
    • 全球經濟數據顯示經濟正在復甦。
    • OECD 領先指標連續 12 個月上升,顯示全球經濟能見度提高。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