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6(三)大選日變盤?為何 2025 不可能衰退?
摘要整理
美國總統大選即時情勢
- 川普已拿下印第安那州、佛羅里達州和馮蒙特州
- 預計在 24 小時內可確定勝選結果,除非有選舉爭議
- 近 40% 選民採用提前投票方式,郵寄選票達 8,800 萬張
經濟數據顯示美國景氣強勁
- 10 月 ISM 服務業 PMI 上升至 56,遠超市場預期的 53.8
- 就業指數及訂單指數均呈現明顯跳升
- 創 2022 年 7 月以來新高,顯示經濟達到不著陸狀態
拜登任期經濟表現亮眼
- 年化人均實質 GDP 成長率達 2.79%,為雷根時代以來最佳
- 優於川普時期的 1.35% 及歐巴馬時期的 1.19%
- 雖有基期效應影響,但整體經濟表現仍屬不錯
美股市場反應
- 道瓊工業指數上漲 427 點,漲幅 1.02%,收在 42,221 點
- 標普 500 上漲 70 點,漲幅 1.23%,收在 5,782 點
- 輝達股價上漲 2.80%,市值超越蘋果成為全球第一
債券市場觀察
- TLT 從高點 170 美元跌至 90 美元
- 雖股價重挫但規模持續擴張,從 100 億美元增至 600 億美元
- 顯示市場仍有部分投資人預期 2025 年可能出現衰退
未來市場展望
- 2024 年最大風險為投資人抱不住既有獲利
- 2025 年面臨庫存調整風險而非經濟衰退風險
- 股市已進入第三年牛市末升段,經濟處於第二年復甦階段
AI 與科技股兩極化發展
- 輝達成功取代英特爾進入道瓊指數成分股
- 美超微因財報問題股價重挫 10%,呈現聖誕樹型下跌走勢
- 顯示科技股內部分化嚴重,品牌商與晶片設計商表現差異大
投資建議與知識積累
- 建議投資者思考景氣循環定位,而非短線進出
- 每個投資階段應有不同資產配置策略,需因應年齡及財力調整
- 知識複利效應重要,建議建立完整知識網絡以利判斷
美國大選對資產影響評估
- 分裂國會狀態下,極端政策難以實施
- 完全執政可能帶來富人稅或關稅政策風險
- 未來仍需關注景氣擴張力道及庫存調整週期
選後市場風險評估
- 需留意是否出現系統性金融風險
- 聯準會已開始放寬貨幣政策,有助緩和風險
- 預期未來幾季難出現深度衰退,除非遇到如新冠疫情等重大外部衝擊
資金配置趨勢觀察
- 避險資產如黃金維持在 2,740 美元高檔震盪
- 黃金 ETF 持有量未見明顯增加,顯示多為帳面操作
- 比特幣 ETF 出現歷史性資金外流,單日淨流出達 5.79 億美元
服務業表現分析
- 工資及服務價格仍在緩步推升
- 高盛預估明年消費成長 2.4%,較今年 2.7% 略降
- 整體表現優於市場預期,支撐經濟持續擴張
整體市場期望值評估
- 需關注 2025 年庫存調整風險
- 目前市場處於三牛一熊格局的後半段
- 八月到九月的修正造成大量投資人離場,特別是費半指數表現偏弱
投資心態建議
- 投資要趁早布局,以爭取更長複利時間
- 投資方向錯誤對家庭財富的傷害遠大於消費支出
- 大額投資決策需謹慎,避免自以為正確但實際無價值的投資
階段性資產配置觀點
- 建議新手可從 ETF 開始,以分散風險
- 隨著資產增加可逐步擴大至股債配置
- 投資策略應隨人生階段調整,不同時期有不同考量重點
景氣週期研判
- 目前美國經濟已達不著陸狀態
- 除非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否則難見深度衰退
- 庫存週期顯示經濟已進入復甦階段
市場風險提醒
- 需警惕非理性繁榮造成的市場風險
- 應關注完全執政可能帶來的政策衝擊
- 持續觀察通膨與就業數據變化趨勢
資產評估建議
- 重視長期趨勢而非短線波動
- 關注產業基本面變化
- 定期檢視投資組合配置是否符合當前景氣位置
觀點整理
- 投資觀點:
- 不應揮霍金錢,投資對家庭財富的傷害遠大於消費。
- 投資方向錯誤比過度消費更危險,因為人們對過度消費有警惕,但對錯誤的投資方向卻可能自我安慰。
- 理財、本業收入和技能都應儘早學習。
- 美國總統大選:
- 選舉結果可能在當天下午或隔天中午揭曉,但過去曾有延遲情況。
- 提前投票的比例很高,可能佔總票數的 5 成以上。
- 參眾議院的選舉結果也相當重要,可能出現完全執政或國會分裂的情況。
- 完全執政可能帶來較大的政策變動風險,而分裂的國會則可能使政策難以快速實施。
- 選舉結果對長期股市發展影響不大,長期還是看景氣。
- 黃金的買盤可能來自於總統大選的不確定性。
- 美國經濟現況:
- 美國經濟數據強勁,10 月份 ISM 服務業 PMI 遠超預期。
- 服務業表現亮眼,就業指數和訂單指數均有明顯提升。
- 10 月非農數據雖差,但可能受到颶風和罷工影響。
- 美國經濟可能已達到軟著陸狀態。
- 拜登任期內的年化人均實質 GDP 增長率表現亮眼,幾乎是雷根時代以來最佳。
- 市場反映的不是總統大選的不確定性,而是景氣持續擴張的力度。
- 市場觀察:
- 選舉日當天,標普 500 指數回報為正的情況居多,但選舉結果與股市波動並無明顯相關性。
- 今年美國股市在總統選舉年的表現亮眼,標普 500 指數平均漲幅高達 22.46%。
- 比特幣近期出現資金外流,可能反映短期避險情緒。
- 輝達股價大漲,市值超越蘋果。
- 美超微財報公佈後股價下跌。
- 債券價格下跌反映景氣持續擴張。
- 市場對長天期國債 ETF (TLT) 的買盤強勁,可能反映對未來衰退的擔憂。
- 聯準會可能開啟水龍頭,庫存週期也將全面復甦。
- 投資策略:
- 大事要清醒,小事糊塗沒關係。
- 不應過度解讀短期市場波動,應關注長期景氣指標,並連續觀察三個月。
- 每個階段的選擇都不同,應根據自身情況調整。
- 累積本業收入,或投入分散風險的 ETF。
- 資產配置應隨著人生階段調整。
- 2024 年最大風險是抱不住,2025 年將迎來新的挑戰。
- 知識的複利:
- 知識的複利是當你掌握某個領域的知識總量足夠多時,知識體系會像蜘蛛網一樣越來越密集擴大,並使學習成長大幅加速。
- 透過每天學習新知識,直到突破知識量的某個限度,就能大幅加速成長。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