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4(一)非農爆冷,美債為何漲不動?巴菲特現金滿手,美股真有風險?

2024-11-04(一)非農爆冷,美債為何漲不動?巴菲特現金滿手,美股真有風險?

摘要整理

美股主要指數近期表現

  • 費半指數單周下跌 4.06%,標普週跌 1.37%
  • 納斯達克跌幅相對較輕為 0.15%,累積跌幅 1.5%
  • 今年整體績效仍相當亮眼,標普 500 指數上漲超過兩成

非農就業數據異常分析

  • 10 月非農就業僅增加 1.2 萬人,遠低於市場預期的 10.6 萬人
  • 失業率維持在 4.1%,顯示就業市場仍然穩定
  • 颶風及波音罷工影響就業數據,預估影響人數達 1-2 萬人

科技巨頭股價表現

  • 輝達今年漲幅達 181%,領先其他科技股
  • Meta(臉書)漲幅 63.7%,亞馬遜漲 32%,Google 漲 23%
  • 蘋果、微軟和特斯拉表現相對落後,但仍維持正報酬

巴菲特投資策略解析

  • 波克夏現金部位創歷史新高,持續淨賣出股票達 346 億美元
  • 已連續 8 個季度為淨賣出方,從 2022 年底開始大幅減持
  • 目前主要持股僅 20 檔,蘋果持股比重從過去的 67.2% 降至目前的 25%

巴菲特指標與市場評估

  • 美國股票總市值達 59.7 兆美元,對應 GDP 為 28.5 兆美元
  • 目前巴菲特指標達 209%,遠超過 150% 的過熱警戒線
  • 全球巴菲特指標僅約 110%,顯示資金持續流向美股市場

投資建議與市場展望

  • 建議投資者關注 OECD 領先指標,目前為 100.09,高於 100 代表擴張
  • 即使市場估值偏高,基本面仍處於擴張格局
  • 長期投資者應著重買點選擇,而非過度關注短期波動

美國經濟數據研判

  • 小非農數據增長 23.3 萬人,創一年來新高
  • 10 月份平均薪資月增 0.4%,高於市場預期的 0.3%
  • 時薪年增達 4%,跑贏通膨水準,但增速已較前期放緩

製造業情況分析

  • 10 月製造業 ISM 指數僅 46.5,創 15 個月新低
  • 波音罷工事件影響供應鏈表現
  • 製造業對美國經濟影響力持續下降,服務業主導經濟成長

投資週期策略建議

  • 週期性投資者主要擔憂過度獲利及回吐問題
  • 建議分散投資標的,可考慮 ETF 或基金
  • 選擇市場情緒低迷或景氣衰退時進場較佳

巴菲特投資績效分析

  • 1957-1975 年出道期年化報酬 22%
  • 1976-1998 年巔峰期年化報酬 42%
  • 2000 年後平均報酬降至 9.2%,但透過槓桿維持股價成長

槓桿操作觀察

  • 巴菲特運用槓桿比率約在 1.6-1.71 倍
  • 透過保險公司業務取得低成本資金
  • 標普 500 指數年化報酬約 11-12%,槓桿後可達 18.6%

投資市場未來展望

  • EPS 持續創新高,雖增幅趨緩但仍處擴張
  • 高本益比可能透過經濟成長逐步修正
  • GDP 持續調升有助於緩解市場估值壓力

觀點整理

  • 市場總覽
    • 10 月份的非農就業數據 爆冷,僅增加 1 萬多人。
    • 輝達納入道瓊指數,市場預期新一輪買盤。
    • 美國總統大選和 FOMC 利率決策會議使得市場波動加大。
    • 美國股市上週雖有回檔,但今年整體績效仍然亮麗,標普 500 指數上漲了兩成。
    • 長天期國債在非農就業數據不佳的情況下,並未顯著拉升。
    • 市場認為短期股價和短債的吸引力大於債券。
  • 非農就業數據
    • 10 月份非農就業數據僅增長 1.2 萬人,遠低於預期。
    • 失業率保持在 4.1%。
    • 市場認為可能是颶風和罷工的影響。
    • 波音罷工影響了 1 萬到 2 萬的非農就業數據。
    • 小非農數據 (ADP) 遠超預期,增長 23.3 萬人,為一年多以來的新高。
    • 非農數據的統計方式更偏向民間調查,而小非農則根據企業薪資明細。
    • 政府部門的職位空缺是美國非農就業人口的重要來源。
    • 10 月份政府增加的工作崗位甚至比私人部門失去的還多。
    • 製造業的非農就業數據降幅最大,約 4.6 萬人。
    • 10 月份平均時薪成長 0.4%,年成長 4%,高於市場預期。
    • 美國薪資的年增幅跑贏通膨,但季增幅放緩。
    • 市場對於 11 月份降息的預期沒有因為非農數據而改變。
    • 川普批評拜登政府,認為其就業數據有作假嫌疑,並指責其經常下修前幾個月的非農數據。
  • ISM 製造業經理人採購指數
    • 10 月份 ISM 製造業經理人採購指數為 46.5,為 15 個月以來的新低。
    • 製造業的下滑受到波音罷工的影響。
    • 非農就業人數減少也導致製造業雇傭人數下降。
    • ISM 指數低於 50 通常是股市相對的低點。
  • 美國股市
    • 美國股市目前仍保持多頭氛圍,但短期內有回檔。
    • 道瓊工業指數、標普 500 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在週五均上漲。
    • 輝達正式納入道瓊指數成分股。
    • 市場的避險情緒因為美國總統大選的不確定性而增加。
    • 川普與賀錦麗的賭盤差距正在縮小。
    • 本輪科技巨頭中,僅輝達和臉書股價持續創新高,其餘多數股票在過去一季才開始陸續創高。
    • 今年年初至今,輝達股價上漲 181%,臉書上漲 63.7%。
    • 股市輪動相對健康,並非單一股票無條件上漲。
  • 巴菲特指標與波克夏
    • 巴菲特現金部位已超過股票部位。
    • 波克夏持續減持蘋果股票,並大幅出清資產。
    • 波克夏從去年第四季度開始,已經連續 8 個季度作為股票的淨賣出方。
    • 波克夏的股票回購金額也接近於零,暗示其認為自家股票也很貴。
    • 美國巴菲特指標(美國股票總市值除以 GDP)目前為 209%,已遠高於過熱標準。
    • 全球巴菲特指標則未創新高。
    • 美國巴菲特指標高的原因是全球資金多數流向美國股市,而非平均分散。
    • 美國股市反映的是全球經濟,而美國 GDP 反映的是美國本土。
    • 巴菲特強調集中持有,但建議一般人購買指數型基金。
    • 巴菲特認為,一般人難以跑贏大盤,不如買指數型基金。
    • 價值投資可以對照在 ETF 或基金身上。
    • 超越大盤的唯一方式是擇時投資,買在市場情緒低落或景氣衰退的時候。
    • 巴菲特採用週期思維,大規模減倉是為了等待重新進場的機會。
  • 週期投資
    • 週期投資者可能會擔心賺太少或獲利回吐,但應拉長投資尺度。
    • OECD 領先指標目前為 100.09,高於 100 代表擴張。
    • 即使指標貫破 100 進入擴張格局,通常也不是一下就下來,而是一個高位震盪的過程。
    • 巴菲特早期報酬高,近年來報酬率與大盤相近,但股價仍以較快速度增長,可能與貨幣寬鬆和槓桿操作有關。
    • 巴菲特使用約 1.6-1.7 倍的槓桿,且資金成本較低。
    • 在景氣低乖離時,可以嘗試擴大資金槓桿,但現在景氣偏高,應謹慎。
  • 其他
    • 美國股市基本面仍在擴張,本季度 EPS 仍在創高。
    • 過高的本益比可以通過經濟數據的改善來解決。
    • 主持人接受投資者的批評,但認為不應針對個人外貌做評論。
    • 真話不一定要全部說出來,但說出來的必須是真話。
    • 數據可以有多種解讀方式,投資者應依循週期指標來做判斷。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