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1(五)全線重挫!科技七雄成七熊?巴菲特會後悔賣蘋果嗎?

2024-11-01(五)全線重挫!科技七雄成七熊?巴菲特會後悔賣蘋果嗎?

摘要整理

大盤走勢

  • 美股四大指數全線重挫,費半下跌 4.01%,標普跌 1.86%,納指跌 2.76%
  • 台股開盤跌 525 點,成交量達 700 億,目前位於 22,297 點
  • 美股波動主因是市場情緒乖離導致獲利了結賣壓,非基本面問題

蘋果財報表現

  • 第四季營收達 949 億美元,高於市場預期的 945 億美元
  • iPhone 營收占比降至 49%,服務營收上升至 26%
  • 毛利率提升一個百分點,銷售成本增長 4% 至 510.5 億美元

台灣電力結構問題

  • 工業用電占比從 2008 年 51.4% 上升至現在 57.3%
  • 台積電用電占比從 2013 年 5% 上升至現在 20%
  • 預估 2027 年將面臨缺電與缺綠電問題,工業用電調整幅度最高達 14%

綠電供應困境

  • 全台綠電年發電量約 260 億度,風電占 75%,太陽能占 25%
  • 輝達來台設廠需求 100 億度綠電,約占目前綠電總量 38%
  • 政府規劃與菲律賓合作拉設海底電纜,距離約 1,200 公里

選前市場表現

  • 總統大選年 9 月份平均跌幅 0.58%,收漲機率僅 4 成
  • 10 月份平均跌幅 0.55%,上漲機率僅 5.3 成
  • 選後 11-12 月通常會出現慣性季度走揚

市場心理層面

  • CNN 恐懼貪婪指數從 8 月低點 20 以下,9-10 月初上升至接近 80
  • 巴菲特於第二季以平均 170-180 美元賣出蘋果股票,目前股價仍在 200 美元以上
  • 建議投資人採取 ETF 分散風險策略,避免個股波動過大帶來的心理壓力

觀點整理

市場總覽

  • 近期由於伊朗可能攻擊以色列,以及美國總統大選的不確定性,導致 10 月份最後一個交易日美股四大指數皆承壓,其中費半指數下跌 4%。
  • 美股下跌更像是情緒高漲後的獲利了結賣壓,而非單純的利空消息。
  • 科技股在萬聖節當天主導了拋售。
  • 總統大選年,9 月和 10 月的股市表現通常較差,但 11 月到 12 月通常會有慣性季度走揚。
  • 選前一周,若民調仍不明朗,市場會出現震盪性賣壓。
  • 目前市場可能在反映短期的不確定性,或是景氣可能已經到頂。

經濟數據

  • 美國 9 月核心 PCE 年增幅高於預期,但聯準會年內降息預期似乎沒有太大改變。
  • 9 月份的年增幅為 2.1%,略低於前值的 2.2%,但高於市場預估值 0.1%。
  • 美國失業救濟金處理人數為 21.6 萬人,是 5 月以來的最低。
  • 目前美國通膨風險仍大於通縮風險。
  • 通膨可能透過兩種方式衝擊企業獲利:一是人力、原物料成本上升,壓縮企業獲利;二是通膨下降速度緩慢,導致市場偏好高利率保本產品。
  • 美國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從 9 月中旬的低點 3.6% 大幅跳升至接近 4.3%,吸引資金從股票資產回流債券資產。

蘋果財報

  • 蘋果第四季財報營收和每股盈餘皆高於市場預期,毛利率也提升。
  • iPhone 收入預估將創歷史新高。
  • Mac 和 iPad 的營收未達標。
  • 蘋果在 AI 方面的資本支出相對較低,更專注於終端市場的商品整合。
  • 蘋果的研發費用佔總營收比例相對其他科技巨頭較低。
  • iPhone 16 的銷量預期將超越 iPhone 15。
  • iPhone 營收佔總營收的比例已降至 49%,而服務營收則上升至 26%。
  • 蘋果正在從硬體股轉型為軟體股。

巴菲特減持

  • 巴菲特在第二季拋售了大量蘋果股票,平均售價約在 180 至 190 美元之間。
  • 巴菲特減持可能是在對賭大盤景氣偏高,進行資金調配,而非對蘋果前景的擔憂。

美股追蹤

  • 美股四大指數皆下跌,其中費半指數表現較弱。
  • 市場情緒在 8 月份處於極度恐懼,9 月至 10 月初轉為相對樂觀,目前已回落至中間值。
  • 市場情緒變動是價差的來源。

分散風險

  • 投資個股的波動性較大,不如投資 ETF 或基金穩健。
  • 市值型 ETF 是適合一般人的投資策略。
  • 投資應有自己的中心哲學,可根據分散風險、績效、夏普值等不同角度衡量。

綠電問題

  • 許多科技公司加入了 RE100,承諾在 2020 年至 2050 年間達到 100% 使用再生能源。
  • 輝達等公司在台設廠要求使用綠電。
  • 台灣綠電供應不足,可能需從菲律賓拉電纜。
  • 台灣綠電主要來自風電 (75%) 和太陽能 (25%),均需大量土地。
  • 工業用電價格持續調漲。
  • 台灣工業用電比例不斷增加,已從 2008 年的 51.4% 升至 57.3%。
  • 半導體製造電力消費比重從 2019 年的 2.5 成到現在的 3.8 成。
  • 台積電在台灣的電力消費佔比已達 20%。
  • 台灣短期內不缺電,但長期可能面臨缺電和缺綠電的問題。
  • 核能不屬於綠電,且短期內難以擴大占比。

閱讀推薦書籍:《1%華爾街菁英的投資心態》

作者背景

  • 韓籍作者「紐約居民」,濱州大學華頓商學院經濟系 2.5 年畢業
  • 曾任職麥肯錫、JP Morgan 和花旗集團 M&A 部門
  • 擁有 10 年以上華爾街投資經驗,現經營 YouTube 頻道分享投資心得

書籍特色

  • 為作者在台灣出版的第二本書,第一本為《頂尖操盤手的美股攻略大全》
  • 從華爾街從業人員角度分享實務經驗與投資思維
  • 深入探討金融業 buy side 與 sell side 的差異思維模式

核心觀點

  • 行銷公司(sell side)偏好宣傳熱門基金績效,投資公司(buy side)則傾向提醒市場風險
  • 對沖基金追求絕對報酬,不以跑贏大盤為首要目標
  • 公募基金經理人以相對報酬為目標,重視與大盤的相對表現差距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