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1(一)美股創高、經濟不著陸,市場依舊半信半疑?
摘要整理
全球資產表現概況
- 美國股市今年漲幅達 23%,在全球重要市場中排名第四
- 中國股市今年漲幅 24.2%,台灣股市漲幅接近 23%
- 大多數國家股市表現跑贏 VT 全球股市指數(漲幅 18.7%)
美股創新高的背景
- 美國聯邦債務五年內從 6,000 億美元增加到 1.2 兆美元
- 海量貨幣寬鬆是推動美股持續上漲的主因
- 市場信心是關鍵,但部分投資人如巴菲特仍保持謹慎
風險與避險資產同步上漲
- 比特幣今年漲幅 61%,黃金漲幅 31%,成長股漲幅 26%
- 市場存在風險情緒和避險情緒同步增溫的態勢
- 資金從科技巨頭轉向黃金和中國股市
經濟軟著陸預期
- IMF 預計將發布今年經濟軟著陸、明年重新加溫的預測
- 亞特蘭大聯準會預估第三季經濟成長率從 3.2% 上修至 3.4%
- 9 月零售銷售數據顯示過去三個月平均成長 0.6%
避險情緒分析
- VIX 恐慌指數雖然股市創新高但仍維持在較高水平
- 市場擔憂地緣政治衝突、全球通膨加速等風險因素
- 標普 500 期貨空單自 2022 年下半年以來一直維持高水平
黃金價格創新高
- 黃金價格突破每盎司 2,700 美元,創歷史新高
- 全球央行去美元化趨勢下持續購買黃金
- 經通膨調整後的黃金價格仍低於 1980 年 1 月的歷史高點
企業財報表現
- Netflix 第三季收入創 98 億美元紀錄,年增 15%
- 美國主要銀行投資銀行業務收入普遍超出市場預期
- 迪士尼主題公園訪客人數已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台股表現
- 台北股市上漲 166 點,收 23,611 點
- 成交量接近 3,000 億新台幣
經濟週期與投資策略
- 巴菲特指標顯示美股總市值與 GDP 比值達 209%,處於高位
- 全球股票巴菲特指標未跟隨美股創新高,反映全球投資者偏好美股
- 建議投資者關注庫存循環,避免過度解讀單一因素
利率政策對股市的多重影響
- 較高利率使債券更具吸引力,可能不利股市
- 央行升息通常反映經濟狀況良好,對股市有利
- 利率政策對股市的影響複雜,需綜合考量多方面因素
科技巨頭股價走勢
- 蘋果、英偉達等科技股已突破三角收斂形態,向上突破
- 特斯拉突破 2021 年以來的下降趨勢線
- 整體科技股走勢呈現多頭格局
本週重要經濟數據與事件
- 英國、美國、歐洲將公布 10 月 PMI 數據
- 中國和加拿大將召開利率決策會議
- 特斯拉將於週三公布第三季財報,預估每股獲利 0.59 美元
投資建議
- 關注軟著陸情況下避險資產上漲的原因
- 市場情緒介於半信半疑與樂觀之間,尚未達到全面樂觀
- 建議投資者持續觀察經濟指標和企業財報,適時調整投資策略
觀點整理
- 美國股市:
- 美國股市在 2024 年 10 月經歷 8 月份的下挫後,持續上行。
- 美國標普 500 指數 自 2008 年以來一直保持在上行通道。
- 2020 年後,美國股市的繁榮主要來自於海量貨幣寬鬆政策,導致美國聯邦債務在五年內從 6,000 億 美元增加到 1.2 兆美元。
- 今年以來,美股漲幅約為 23%,在全球主要市場中排名第四。
- 雖然美股表現不錯,但並非所有人都樂觀,如小摩的吉米戴蒙和波克夏的巴菲特都對市場抱持謹慎態度。
- 美國股市占全球股票市場的權重持續加大,導致許多國家股市跑輸大盤。
- 全球股市表現:
- 今年多數國家股市跑贏全球總市場指數 (VT)。
- 阿根廷股市漲幅約 40% 位居第一,秘魯股市漲幅約 32% 位居第二。
- 中國股市漲幅約 24%,與美國股市漲幅 24.2% 相近。
- 臺灣股市漲幅接近 23%。
- 越南、南韓、巴西、墨西哥等股市出現負報酬。
- 資產表現:
- 風險資產和避險資產同步上漲,如股票、黃金和比特幣等都創下歷史新高。
- 比特幣今年漲幅高達 61%,黃金漲幅約 31%。
- 美國股市成長股漲幅接近 26%,大型股漲幅約 24%。
- 長期國債 (TLT) 受到明顯賣壓。
- 市場資金出現輪動,從過去的七大科技巨頭轉向黃金和中國股市。
- 市場情緒與擔憂:
- 市場存在明顯的避險情緒,即使經濟數據好轉,恐慌指數 (VIX) 仍高於年初水平。
- 市場擔憂包括:
- 地緣政治衝突:雖然烏俄戰爭和以哈衝突對資產價格的衝擊性減弱。
- 全球通膨加速: 雖然擔心通膨比擔心通縮好。
- 美國經濟衰退: 擔憂程度從 40% 降至 19%。
- 經濟數據與預期:
- IMF 預計今年經濟將軟著陸,明年將重新加溫。
- 亞特蘭大聯準會預估美國第三季經濟成長率為 3.4%,顯示經濟強勁增長。
- 美國 9 月零售銷售數據持續增長。
- 美國移民人數增加,有助於提升總產值。
- 黃金與避險買盤:
- 黃金價格創下歷史新高,部分原因是人為炒作和避險需求。
- 經通膨調整後的黃金價格仍低於 1980 年的記錄。
- 全球央行去美元化後,持續購買黃金。
- 白銀價格也創下新高,避險需求是其中一個因素。
- 巴菲特持有大量現金和短期國債,準備逢低買入。
- 巴菲特指標 (美國股票總市值與 GDP 的比值) 創下新高。
- 摩根大通與吉米戴蒙的觀點
- 摩根大通的吉米戴蒙對資產價格持擔憂態度,認為市場存在停滯性通膨的風險。
- 戴蒙認為美國基準利率應提高至 7%。
- 戴蒙也賣出自家股票,顯示他不看好當前資產價格。
- 戴蒙擔憂美國碼頭工人的加薪協議將導致薪資通膨螺旋循環。
- 其他觀點
- 美國總統大選的不確定性,以及可能的加稅政策,可能對資產價格造成衝擊。
- 節目中強調,投資應依循庫存循環,尋找被低估的資產。
- Netflix 在串流媒體領域穩居領先地位。
- 迪士尼的實體業務表現強勁,主題樂園參觀人數已超越疫情前水平。
- 多空觀點取決於個人立場,最終應回歸週期性規律。
- 本週將關注美國、歐洲 PMI 數據,中國和加拿大的利率決策會議,以及特斯拉的第三季財報。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