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6(三)ASML 財報暴雷,設備鬼故事再現?台積電法說見高點?
摘要整理
半導體設備商艾司摩爾財報暴雷
- 艾司摩爾三季度訂單量僅為市場預期的一半
- 中國營收占比從 47% 降至 20%,受美國禁令影響明顯
- 第四季毛利率預估下滑至 49-50%,低於市場預期的 50.5%
台積電資本支出與擴產計畫
- 2024 年資本支出預計 320 億美元,較 2023 年略增
- 台灣、美國、日本等地的擴產計畫持續進行中
- 台積電在先進製程領域保持領先地位,市占率達70%左右
美股市場表現與投資情緒
- 道瓊、標普 500 指數盤中創歷史新高後回落
- 蘋果股價觸及歷史高點 237.49 美元
- 投行紛紛上調標普 500 指數年底目標價至 5,600-5,800 點
台股市場與投資策略
- 台股站上 23,000 點,年初至今漲幅達 27.9%
- 散戶投資人數增加,大戶和中實戶人數下降
- 長期投資策略仍為持有優質股票,不必過度關注短期波動
美國銀行股財報表現亮眼
- 美國銀行、摩根大通等大型銀行財報普遍優於預期
- 高盛第三季淨利潤年增 45%,達 29.9 億美元
- 信用卡壞帳率從 3.5% 下降至 3.2%,顯示經濟狀況改善
投資思維與長期策略
- 週期投資思維適合用於買入時機,而非賣出時機
- 建議投資者在景氣高點預留現金,而非大幅出售持股
- 長期投資成功關鍵:堅持週期思維、擴大本業收入、保持長壽
全球半導體產業競爭格局
- 台積電在先進製程領域保持領先,3 奈米良率達 70%
- 三星3奈米製程良率低於 50%,市占率約 15-20%
- 英特爾面臨競爭壓力,上季淨虧損 16 億美元,進行裁員計劃
中美貿易摩擦對半導體產業影響
- 美國半導體設備禁令影響荷蘭艾司摩爾等設備商
- 中國積極搶購半導體設備,但受限於禁令影響有限
- 台積電等台灣廠商在全球半導體產業鏈中地位更加重要
股市投資心理與風險管理
- 股市波動是常態,投資者應培養抗壓能力
- 長期投資者較不受短期市場波動影響
- 建議投資者保持多元化投資組合,分散風險
市場前景展望
- 半導體產業長期增長趨勢未變,短期可能面臨調整
- 美國經濟韌性強,銀行業表現優於預期
- 全球股市仍處於多頭格局,但投資者需警惕潛在風險
觀點整理
- 關於艾司摩爾(ASML)的財報:
- 艾司摩爾第三季財報提前公佈,股價暴跌 15.64%。
- 全年營收預估為 280 億歐元,高於市場預期的 277 億。
- 第四季營收預估在 88 億至 92 億歐元之間,與市場預期相符。
- 毛利率預估下滑至 49-50%,低於市場預期的 50.5%。
- 訂單量季減 53%,僅 26.3 億歐元,遠低於市場預期的 53.9 億。
- 中國市場營收佔比從過去的 47% 下降至約 20%,顯示美國的半導體禁令對艾司摩爾產生顯著影響。
- 艾司摩爾的訂單減少可能與三星和 Intel 等其他設備需求者的疲軟表現有關,而台積電的資本支出並未下調。
- 認為艾司摩爾的狀況可能屬於個股暴雷,而非整個半導體產業前景的改變。
- 關於台積電(TSMC):
- 台積電的資本支出雖高,但並未突破 2022 年的新高。
- 台積電的資本支出適度趨緩,是因過去幾年已大幅擴廠。
- 2024 年資本支出增幅約 5%。
- 台積電的擴產計畫主要集中在現有廠區的建設,並在台灣、美國、日本和德國等地都有設廠計畫。
- 台積電在先進製程的良率高於三星,使其在全球晶圓代工市場中佔據主導地位。
- 外資普遍將台積電未來 12 個月的目標價設在 1,200 到 1,300 元左右。
- 關於半導體產業:
- 半導體產業是一個完整的循環鏈,不能只看單一個股的表現。
- 中國的半導體設備需求受到禁令影響而減弱。
- 除了台積電外,其他半導體設備需求者如 Intel 和三星的表現疲軟。
- 關於美國銀行股: * 多家美國大型銀行(如高盛、摩根大通、美國銀行、花旗)的財報表現優於市場預期。 * 銀行業的獲利增加,部分原因是透過資本撙節和成本控制。 * 高盛的股票交易業務創下三年來最佳表現。 * 摩根大通的信用卡壞帳率從 3.5% 下滑至 3.2%,可能意味著高利率的副作用開始緩解。
- 關於市場解讀:
- 市場訊息往往可以有多空兩種解讀方式。
- 目前市場可能正在尋找利空,以作為股價適度緩漲的起點。
- 認為不應持有過多現金,應從週期角度觀察市場。
- 關於投資策略: * 應堅定週期思維,並擴大本業收入,長期投資。 * 在景氣高位時,應準備預留現金,而非大幅出脫股票。 * 週期投資思維應貫徹在買入點,而非賣出點。 * 散戶在本輪中期回檔中並未大幅下車,反而是大戶和中實戶減少。
- 關於其他
- 蘋果股價在近期創下歷史新高,儘管之前市場對其新品發表會評價不佳。
- 預估 iPhone 第四季銷量將優於去年。
- 市場情緒從 8 月份的恐慌轉向對通膨的擔憂。
- 投行陸續調高今年年底的目標價。
- 台股在近期大漲,且長期均線呈現向上趨勢。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