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5(二)台積電創史高,多頭擋不住?牛市 3 週年,末升段來了?

2024-10-15(二)台積電創史高,多頭擋不住?牛市 3 週年,末升段來了?

摘要整理

美股牛市持續創新高

  • 標普 500 和道瓊指數持續創下歷史新高
  • 科技股表現強勁,台積電 ADR 創歷史新高
  • 自 2022 年 10 月以來的牛市已持續兩年,標普 500 指數反彈超過 60%

科技巨頭業績展望樂觀

  • 輝達訂單已排到 12 個月後,2026 年預計 EPS 將達 4.39 美元
  • 七大科技股中,輝達、Meta、Facebook 等自 2022 年 10 月以來漲幅顯著
  • 科技巨頭資本支出創新高,但相對獲利和營收比例並未過高

台積電法說前瞻

  • 台積電第三季營收預估達 7,600 億台幣,月增 13%
  • 2025 年營收年增率預估達 24%,EPS預估 56 元
  • 目標價上調,2025 年 EPS 預估可達 70 元左右

台灣經濟與股市表現亮眼

  • 台灣人均 GDP 經購買力平價調整後達 7.7 萬美元,全球排名第 14
  • 台灣人均金融淨資產 14.8 萬歐元,排名亞洲第二
  • 台股 ETF 受益人數持續增加,達 990 萬人

內資主導台股走勢

  • 今年外資賣超 5,283 億,投信買超 7,302 億
  • 台灣 IC 產業年產值約 5 兆,占 GDP 三分之一
  • 25-35 歲首購族帶動房市交易,年增超過 50%

全球半導體產業復甦

  • 台灣半導體產業 9 月實質營收成長顯著,晶圓代工年增 35%
  • 全球 PC 市場在今年第三季度出貨量年增率轉正
  • 各類半導體相關產業如 IC 設計、設備、分銷等年增幅普遍達雙位數

房地產市場持續升溫

  • 台北市十大公園宅房價普遍上漲,中山區花博公園附近漲幅高達 17%
  • 低利率環境下,25-35 歲首購族成為房市交易主力
  • 央行打炒房後,預估第四季剛性需求仍將支撐市場

投資策略建議

  • 建議以分散風險方式參與市場,而非押注單一個股
  • 長期投資可考慮追蹤大盤的 ETF,如元大台灣 50
  • 關注景氣循環,但也需警惕市場情緒可能已進入高檔鈍化區間

美國經濟展望

  • 市場預期第四季企業獲利成長將加速,年底前可能達到 10% 左右
  • 雖有總統大選和地緣政治不確定性,但經濟刺激和通膨下行等利多因素仍占上風
  • 標普 500 指數扣除七大科技巨頭後的 EPS 年增幅已與科技巨頭相當

財富分配與社會影響

  • 台灣 IC 產業就業人數僅占總就業人口 3%,但創造了大量財富
  • 新興科技產業帶動了新一代科技新貴參與資本市場
  • 財富集中現象可能加劇社會貧富差距

市場情緒與投資心理

  • 市場從 8 月的悲觀情緒轉為現在的樂觀,可能已接近情緒高點
  • 長期投資者應關注整體經濟週期,而非短期市場情緒波動
  • 投資成功往往需要長期堅持和克服心理障礙,而非追求短期暴利

觀點整理

  • 市場總覽與科技股表現

    • 美國股市,如標普 500 指數和道瓊指數,持續創下歷史新高。市場關注第三季財報預估和第四季的財測表現。
    • 科技股開始有所動作,台積電 ADR 創下歷史新高,輝達股價也接近歷史高點。
    • 全球四大宏觀利好,包括經濟刺激、通貨膨脹下行、以及對企業的樂觀預期,推動了市場。
    • 儘管存在美國總統大選和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但市場似乎認為這些利空影響不大。
  • 牛市週期分析

    • 本輪牛市從 2022 年 10 月開始,至今已兩年。標普 500 指數從熊市低點反彈超過 60%。
    • 過去牛市週期平均約 46 個月,庫存週期約 3 至 4 年。
    • 目前的牛市已走過兩年,不能說是初升段,但也不算主升段剛開始。
    • 8 月份美國股市下跌,主要衝擊科技股,但現在科技巨頭又開始創新高。
  • 科技巨頭表現

    • 輝達自 2022 年 10 月以來,股價漲幅高達 1,027%。其他科技股如 Meta、亞馬遜、蘋果等也有顯著漲幅,但特斯拉下跌。
    • 輝達的晶片需求強勁,訂單已排至 12 個月後,預計 2026 年 1 月才能拿到新訂單。
    • 輝達的本益比已從 60、70 倍降至 30、40 倍,未來 EPS 預估持續增長。
    • AI 伺服器的採購份額中,Meta、亞馬遜和 Google 等公司佔比較高。
  • 資本支出與股票回購

    • 四大雲端服務供應商 (CSB) 的資本支出創歷史新高,但相對於獲利和營收,比例並未過高。
    • 這些公司因為現金充裕,所以敢於投資 AI,並實施股票回購。
    • 輝達在股價高位進行股票回購,顯示其認為當前股價並不算貴。
  • 台積電與半導體產業

    • 台積電市值已超越波克夏,且為多家科技公司代工晶片。
    • 台積電的法說會即將召開,市場對其前景看法樂觀。
    • 多家投行認為台積電明年將大幅量產 2 奈米製程,助長利潤擴張。
    • 台積電 2024 年 EPS 預估約 43 元,2025 年預估約 56 元,投行給予目標價約 1,000 至 1,250 元。
    • 臺灣半導體產業營收年增幅表現亮眼,金源代工廠年增幅約 35%。
  • 美國股市表現與獲利

    • 道瓊和標普指數創歷史新高,那指也接近歷史高點。
    • 科技巨頭的獲利能力在今年第二季後與標普 500 指數整體水平接近。
    • 預計今年第四季,標普 500 指數的獲利成長幅度將達到 10% 左右。
    • 市場情緒已從 8 月份的恐慌轉為高漲,但投資應依循週期,而非短期消息。
  • 臺股與內資

    • 臺股站上 23,000 點,但外資賣壓仍大,內資買盤是主要推手。
    • 投信透過 ETF 大幅買超,是內資主力之一。
    • 9 月份全國稅收中,證交稅年增幅高達 52.6%。
    • 臺灣的人均 GDP 在購買力平價調整後,排名全球第 14 名。
    • 臺灣的金融淨資產在亞洲排名第二,全球排名第五。
  • ETF 投資建議

    • 不建議以高股息或主題型 ETF 為主,建議以科技型或市值型 ETF 參與長期生產力週期。
    • 元大臺灣 50 (0050) ETF 從去年 10 月至今漲幅高達 5 成,大多數 ETF 都未能超越。
    • 強調依循景氣週期操作,可降低個股風險,並獲得相對亮麗的報酬。
  • 房市觀察

    • 臺灣 25 歲到 35 歲的購房者是目前買氣最旺盛的族群,年增幅超過 5 成。
    • 臺北市多個公園周邊的房價在過去一年顯著上漲。
  • 整體觀點總結

    • 投資的根本在於企業獲利,應依循週期操作。
    • 市場情緒會變化,但應以長期眼光看待投資。
    • 臺灣的財富增長與 AI 產業密切相關。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