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4(一)末升段到來?標普道瓊續創高,華爾街為何不信馬斯克?

2024-10-14(一)末升段到來?標普道瓊續創高,華爾街為何不信馬斯克?

摘要整理

美股創新高

  • 標普 500 指數突破 5,800 點大關,道瓊工業指數上漲 409 點
  • 道瓊工業指數從 2022 年 10 月低點 28,715 點上漲至 42,042 點,漲幅 161%
  • 標普 500 指數和標普等權指數同步創下歷史新高,顯示上漲由各類股票均衡帶動

特斯拉發布會反應

  • 特斯拉股價重挫 8.78%,但 Uber 等共乘平台股價大漲
  • 市場對無人駕駛計程車發布會反應冷淡,認為缺乏具體運營規劃
  • 競爭對手如 Google、Cruise 等已在多個城市提供無人駕駛服務

半導體股前景

  • 輝達股價距離歷史新高不到 5%
  • 美國半導體等權指數距離歷史高點僅 1-2%
  • 高盛報告顯示對沖基金單周買入美股力度創 2021 年以來新高

美國經濟展望

  • 美國第二季 GDP 成長率達 2.96%,優於預期
  • 高盛認為美國經濟軟著陸機會消失,更可能是「不著陸」
  • 經濟衰退機率從年初的 30-40% 下滑至目前的 13-30%

台股表現

  • 上週台股上漲 598 點,曾突破 23,000 點大關
  • 本週關注台積電法說會,以及美元走勢對外資動向的影響
  • 開盤下跌 67 點至 22,834 點,成交量預估 2,700-2,800 億元

通膨趨勢分析

  • 9 月美國 PPI 持平,年增率為 1.8%
  • 核心服務價格仍有上漲壓力,主因就業市場強勁
  • PCE 難以快速下滑,預期美國 GDP 將在年底前達成軟著陸

全球經濟焦點

  • 歐洲央行利率決策會議將登場,歐元區通膨率已降至 1.8%
  • 中國第三季 GDP 數據即將公布,市場關注寬鬆政策效果
  • 美國重要企業如美國運通等將公布財報

投資策略思考

  • 長期投資 vs 短期投資的思維差異探討
  • 建議採用 3-4 年的庫存循環作為標準投資尺度
  • 強調美國經濟表現良好對台股長期發展更有利

市場情緒與展望

  • 美股四大指數中,納指和費半指數尚未創新高,仍有上漲空間
  • 半導體產業受益於新科技如自動駕駛等發展,商機可期
  • 台股短期受美元走強影響,但長期仍看好科技股表現

財報季展望

  • 銀行股財報已開始公布,金融股指數創新高
  • 科技股尤其是半導體業財報及展望受關注
  • 投行將陸續給予新一輪目標價,可能影響市場走向

觀點整理

市場總覽與股市表現

  • 上週五,銀行股財報發布後,標普 500 指數首次突破 5,800 點大關,道瓊工業指數也上漲 409 點,同步創下歷史新高。
  • 道瓊指數從 2022 年 10 月的低點 28,715 點,到現在 42,042 點,整體漲幅達 161%,且過去幾週不斷創新高。
  • 標普 500 指數和標普等權指數也同步創下歷史新高,顯示本輪上漲並非由少數科技巨頭帶動,而是整體股票的均衡上漲。
  • 中型 400 指數(MDY)也創下歷史新高,表明全美股市幾乎迎來全面性牛市。
  • 儘管科技股目前稍顯落後,但牛市依然存在,只是由不同板塊輪動帶動。
  • 主持人認為,美股目前處於即將往最後的非理性繁榮以及最後的陌生段前進的階段
  • 納斯達克指數和費城半導體指數目前還相對低基期,但下方有顯著支撐,可能會有進一步拉抬空間。
  • 對沖基金單週買入美國股票的力度創下 2021 年以來最高,顯示市場對美國經濟的信心增強。
  • 美國經濟分析局(BEA)公布的數據顯示,2024 年第二季 GDP 成長率為 2.96%。
  • 高盛認為美國經濟很有可能不會軟著陸,而是重新加速。

特斯拉與電動車市場

  • 特斯拉在發布會後股價重挫 8.78%,而 Uber 和 Lyft 等共用車平台則顯著上漲甚至創新高。
  • 馬斯克發布的無人計程車,市場反應不佳,主要原因包括法規審核進展不明確、實際運營規劃不明確,以及缺乏具體車款規劃等。
  • 特斯拉目前賣的不是電動車,而是能源轉換和儲存的服務,為了擴大市場才先賣電動車。
  • 中國已成為主要的汽車出口國,但在美國和歐洲市場受到關稅影響,主要出口地轉向俄羅斯、墨西哥、澳洲等地。
  • 中國電動車在性價比方面取得成就,比亞迪等品牌的銷量也在增長。
  • 特斯拉在電動車領域面臨中國品牌的競爭,可能需要在 AI 層面有所突破才能進一步提升估值。
  • FSD(全自動駕駛)授權業務可能是特斯拉短期內拉抬營收的關鍵,因為其他部門的營收短期內較難實現。

其他觀點

  • 市場對於電動車的未來展望,認為估值的膨脹不在於銷售量,而在於 AI 或 FSD 自駕系統的領先。
  • 人性不會改變,長期投資者和短期投資者在市場的立場和操作策略不同
  • 週期投資的思維認為 3-4 年是一個標準的投資尺度。
  • 美國 9 月份 PPI 持平,符合市場預期,但服務價格僵固性較高,主要原因是就業市場強勁。
  • 由於 PCE 難以快速下滑,美國 GDP 可能在今年年底前達成軟著陸或不著陸,並在新一輪寬鬆環境中重新加速。
  • 台股上週強彈 598 點,一度衝破 23,000 點大關,本週重點為台積電法說。
  • 美元強勢可能使外資短期內難以回補台股,但長線來看,美國經濟轉好對台股有更好的獲利表現。
  • 歐洲央行可能加大降息幅度,因為歐元區通膨率已低於 2% 的目標。
  • 市場關注本週及下週的半導體公司財報及投行目標價。
  • 七、八月份的經濟數據可能存在統計上的誤差或失真,需要與九月份的數據對比觀察。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