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2(三)颱風魔咒?以伊衝突,急殺美股!8/5 慘案重演?

2024-10-02(三)颱風魔咒?以伊衝突,急殺美股!8/5 慘案重演?

摘要整理

美國股市受地緣政治影響

  • 道瓊工業指數下跌 173 點,跌幅 0.41%
  • 標普 500 指數下跌 53 點,跌幅 0.93%
  • 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 278 點,跌幅 1.53%

避險資產走強

  • 原油期貨價格顯著上漲,西德州原油上漲 2.4%
  • 黃金價格大漲 1%,接近歷史新高
  • VIX 恐慌指數上升,顯示市場避險情緒升溫

戰爭對美股影響有限

  • 歷史經驗顯示戰爭爆發後1年內股市多能收復跌幅
  • 過去戰爭後股市上漲機率高達 75%
  • 建議投資者不應因外部衝擊而離場

美國製造業 PMI 持續疲軟

  • 9 月 ISM 製造業 PMI 為 47.2,低於預期
  • 已連續 6 個月處於緊縮格局
  • 新訂單指數、生產指數、雇傭指數均低於 50 榮枯線

美國就業市場仍然強勁

  • 8 月職位空缺數增至 800 萬,超出預期
  • 職位空缺數與失業人口比約為 1.13 倍
  • 就業情況仍保持在疫情前水準

台灣製造業PMI跌入緊縮區間

  • 9 月台灣製造業 PMI 降至 49.2,跌破 50 榮枯線
  • 年增幅動能減弱,資通訊產品出口回歸常態化
  • 建議投資者觀察未來數月數據再做綜合判斷

長期投資策略建議

  • 以 ETF 作為主要持倉,尤其是權值型科技 ETF
  • 買在 PMI 低於 50 的時機可能是良機
  • 分散投資美股可作為長期主要持倉

台灣經濟展望

  • 前三季上市公司營收年增 8.1%,獲利年增約 20%
  • 今年超額儲蓄可能創歷史新高
  • 第三季土地和商辦交易金額創新高,科技業積極擴產

美國經濟前景仍樂觀

  • 亞特蘭大聯準會預估第三季 GDP 增長 3.2%
  • 美國服務業 PMI 仍在擴張區間
  • GDP 預測顯示今年可能不會出現衰退

台灣出口表現強勁

  • 8 月出口創下 436 億美元歷史新高
  • 前三季上市公司整體獲利年增約兩成
  • 景氣領先指標持續創新高,仍處於擴張階段

電價上漲對半導體產業的影響

  • 工業用電上漲 12.5% 獲通過
  • 對台積電每股盈餘影響約 0.4-0.5 個百分點
  • 產業界未強烈反對,顯示獲利能力仍佳

商用不動產市場熱絡

  • 第三季土地交易金額創歷史新高
  • 科技大廠成為主要買家,如台積電、美光等
  • 顯示科技業對未來展望樂觀,積極擴產

投資策略建議

  • 關注 PMI 指標變化,可能提供買入時機
  • 長期投資者應著眼大週期,不過度關注短期波動
  • 分散投資,以 ETF 為主要配置工具

人性與投資

  • 長期思維可從歷史循環中持續獲利
  • 瞭解人性對成功投資至關重要
  • 與不同類型人打交道需採取不同策略

觀點整理

  • 關於近期市場波動與地緣政治

    • 受伊朗向以色列發射飛彈影響,油價創下一年以來最大漲幅,能源資產和黃金價格也顯著拉抬。
    • 然而,此事件造成美國股市高速急殺。
    • 應觀察此事件是否為資產價格的重要拐點,並探討與 2022 年烏俄戰爭的連結是否恰當。
    • 短期地緣政治緊張(以伊衝突)對市場的衝擊需要觀察,但長期來看,美國股市通常能在戰爭發生後收復跌幅。
    • 歷史數據顯示,戰爭對美國股市的長期影響並不大,股市在戰爭發生後一段時間通常會反彈。
    • 不應因外部性衝擊(如戰爭、疫情)而離開市場,抱持買方思維較為健康。
    • 過去的經驗顯示,在戰爭剛開始不明朗時,股市可能持續下殺,但一旦進入本土,股市很可能觸底反彈。
  • 關於總體經濟與景氣循環

    • 美國 ISM 製造業經理人採購指數仍處於 47 的緊縮位階。
    • 台灣短期製造業 PMI 也跌落至 49。
    • 這可能代表景氣拐點已出現,即將迎來史上最短的庫存循環。
    • 美國 9 月份標普 PMI 製造業數據為 47.3,而 ISM 製造業指數為 47.2,均顯示製造業持續緊縮。
    • 美國製造業指數已連續 6 個月處於緊縮格局。
    • 美國製造業在 GDP 中佔比僅 20% 至 25%,更重要的是服務業 PMI。
    • 美國 8 月份職位空缺數大幅拉升至 800 萬,顯示服務業持續擴張。
    • 美國 GDP 持續擴張,第三季 GDP 預估值已拉升至 3.2%。
    • 美國就業情況尚可,失業人口數與職位空缺數比率約為 1.13 倍,接近疫情前水準。
    • 美國消費市場穩定,即使消費支出轉向,整體經濟仍具韌性。
    • 台灣 9 月份製造業經理人採購指數回跌至 49.2,進入緊縮。
    • 台灣出口值雖在 8 月創下歷史新高,但可能因 7 月颱風遞延所致。
    • 從景氣週期來看,目前是買方時機,應逐步保持買方狀態。
    • 台灣上市櫃公司前三季獲利年增幅亮眼,預計超額儲蓄將創歷史新高。
  • 關於投資策略

    • 應以長遠眼光看待投資,從歷史循環中賺錢。
    • 不應因外部性衝擊而離開市場,反之可考慮加倉。
    • 週期投資者應關注低週期、恐慌期和 PMI 低於 50 的時機。
    • 相較於個股,更應以 ETF 為主要持倉,並持有權值型和科技型 ETF。
    • 美國股市終將成為長期主要持有部位,因其具有分散風險的優勢。
    • 股債平衡策略在今年表現良好,股債之間呈現標準的替代關係。
  • 其他觀點

    • 颱風天直播是為了回應觀眾需求,並整理市場擔憂的訊息。
    • 工作應選擇自己擅長且喜歡,並具挑戰性的事情。
    • 股市和商業的本質都是人性,了解人性是賺錢的關鍵。
    • 提到台灣科技商正在瘋狂囤地,可能是因為看好未來發展。
    • 經濟部電價審議委員會通過工業用電上漲 12.5%,可能對半導體產業產生影響,但業界並未表達強烈反對。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