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1(二)鮑爾:不激進降息,亞股大逃殺,錢進陸股?
摘要整理
全球市場概況
- 美國股市 9 月表現不錯,道瓊月漲幅 1.85%,納指月漲幅 2.68%
- 亞洲股市受到賣壓,但大量資金流入中國市場
- 中國股市在國慶前表現亮麗,上證指數重回 3,300 點
中國寬鬆政策分析
- 中國推出多項寬鬆政策,包括降準、降息、降低存量房貸利率等
- 預計年底前將再釋放約一兆人民幣流動性
- 海外資金大規模回補中國市場,外資持股比例從 15% 降至現在的 5%
日本經濟形勢
- 日本通膨有所緩解,9 月東京 CPI 年增幅從 2.6% 下降至 2.2%
- 日本金融資產總額創新高,達 2,212 兆日元
- 日本股市主要由外資主導,外資持股比例從 1990 年的 4% 上升至現在的 30%
台灣經濟與股市展望
- 台灣 1-8 月出口值接近 2021 年高點,貿易順差創歷史新高
- 電子業及非電子零組件產業 2024 年進入全面復甦,預估今年營收增幅 8.1%
- 工業用電將調漲 12.5%,可能影響企業毛利率
投資策略建議
- 關注中國市場資金流向及政策效果
- 觀察日本通膨走勢及央行政策走向
- 留意台灣產業復甦情況及電價調整對企業影響
美國經濟與聯準會政策
- 鮑爾表示美國經濟處於穩步狀態,失業率控制良好
- 聯準會可能維持謹慎態度,今年最多降息四碼
- 美國股市表現優異,標普 500 指數 ETF (SPY) 今年漲幅達 21%
半導體產業分析
- 台積電各大廠區建廠進行中,並切入封裝技術以分散風險
- 韓國晶片庫存以 15 年來最快速度下降,較去年同期下滑 42%
- 半導體產業用電可能調漲 14%,預估對毛利率影響約 0.4-0.5%
通膨與物價趨勢
- 台灣 8 月 CPI 連續 4 個月高於央行 2% 監控目標
- 核心 CPI 連續 5 個月在 1.82% 左右波動
- 工業用電調漲可能引發新一波漲價潮
景氣循環分析
- 目前已進入景氣擴張階段,預計即將進入全面繁榮期
- 庫存循環理論有助於理解經濟走勢
- 投資者應根據景氣循環適時調整投資策略
市場情緒與投資心理
- 市場情緒經常變化,投資者需保持理性判斷
- 長期資產累積者往往成為「死多頭」,但需根據市場景氣調整配置
- 學習歷史思維有助於提升投資分析能力
觀點整理
美國股市:
- 9 月份美國股市表現不差,道瓊指數季增幅 8.2% ,標普季增幅 5.53% ,納指季增幅 2.6%。
- 標普 500 指數 ETF(SPY)今年漲幅高達 21%。
- 科技類 ETF 仍在顯著上行通道中。
- VIX 指數在 8 月份大幅恐慌後,並未如往常在 9 月、10 月持續恐慌。
- 10 月份總統選舉年股市表現通常不佳,但非總統選舉年通常沒有劇烈賣壓。
- 美國聯準會(Fed)若經濟走勢如 9 月 FOMC 預測,將繼續降息。
- 聯準會今年最多可能降息四碼,對股票市場是強心針。
- 美國股市雖處歷史高位,但有資金外流跡象,轉往低基期的中國市場。
中國股市:
- 中國股市在國慶前表現亮麗,陸股和港股皆有上漲。
- 大量資金流入大中華市場,尤其是陸股。
- 外資透過港資的北向資金湧入中國股市,抄底意圖明顯。
- 中國 A 股在 9 月 30 日同步暴漲,滬指重回 3,300 點,兩市成交量創歷史新高。
- 海外資金回補力道強勁,因市場普遍認為中國股票持有比例偏低。
- 過去兩三年,外資大幅出脫中國資產,導致目前倉位比 2013 年以前還低。
- 中國人民銀行(人行)採取寬鬆政策,包括降準和降息。
- 人行釋放一兆人民幣的流動性,並預計年底前再釋放一兆。
- 降低存量房貸利率 0.5 個百分點。
- 統一首套房首付比例從 25% 下降到 15%。
- 支持股票質押,並允許政策性基金介入。
- 人行將採取史上最大規模的寬鬆政策。
- 寬鬆政策主要透過調降貸款利率,刺激企業借貸和投資。
- 中國的信貸脈衝指數(信貸除以 GDP)在 2021 年提前向下, 導致 2022 年美國製造業也跟著向下。
- 中國信貸脈衝指數在 2022 年至 2024 年間沒有反彈。
- 目前中國沒有任何城市房價上漲。
- 中國 9 月份製造業 PMI 為 49.8,仍處於緊縮狀態。
- 中國的製造業與資本市場的關聯性不明顯。
- 中國的製造業和全球的聯動度逐步脫鉤。
- 中國對美國的出口比例從 22% 下滑至 13%。
- 中國市場的通縮格局,有助於抑制全球通膨。
- 中國若採取寬鬆政策可能導致 PPI 上漲,進而影響美國 CPI 和聯準會的寬鬆步調。
- 不建議從庫存週期來判斷中國股市。
陸港 ETF:
- 陸港 ETF 近期表現亮麗,如富邦恒生國企(00700)一個月漲幅 14.2%。
- 元大滬深 300 (0061) 溢價幅度高達 9.2%。
- 中信中國高股息(00882)受益人數高,漲幅 9.3%。
- 00882 的資產規模近期有增大的趨勢。
- 00882 的成分股從地產類股轉為能源類股,現在又轉為銀行股。
- 中國銀行業的利潤率持續下降。
- 目前中國平均銀行利潤率約 1.6%,為歷史最低。
日本股市:
- 日本股市昨天因系統單挪移和首相立場不明,下殺 1,900 點。
- 日本金融資產總額創歷史新高,實質經濟情況好轉。
- 日本薪資上漲,通膨也隨之上行。
- 日本內資不玩股票,主要由外資決定股市走向。
- 日本通膨受到政府補貼,9 月東京 CPI 年增幅降至 2.2%。
- 日本通膨主要來自食品、娛樂、燃料等。
台灣股市:
- 台股 9 月表現不佳,全月下跌 43 點。
- 台灣工業用電平均調漲 12.5%,半導體產業預估漲幅 14%。
- 電價上漲將影響台積電毛利率約 0.4-0.5%。
- 台灣 8 月份 CPI 上漲,連續 4 個月高於央行監控的 2%。
- 核心 CPI 連續 5 個月在 1.82% 左右波動。
- 台灣出口和貿易順差持續上行,貿易順差創歷史新高。
- 台灣電子業和傳產製造業在 2024 年進入全面復甦。
- 預估今年營收整體增幅約 8.1%,利潤年增幅約 24%。
- 台灣景氣將進入全面擴張階段。
- 台股開盤上漲 212 點,來到 22,436 點。
其他觀點
- 投資決策應在自己能力圈範圍內。
- 風險來自於不了解自己所做的事。
- 學歷史可以幫助從不同維度看問題。
- 市場情緒多變,時而恐慌,時而樂觀。
- 長期資產累積者應是死多頭,並適度根據市場基期高低調整配置。
雖然市場存在許多不確定性,但仍可透過觀察經濟指標和產業動向,來協助判斷投資方向。 他也提醒投資者要了解自己的投資能力圈,並從歷史的維度來思考市場的變化。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