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7(五)大寬鬆時代,多頭歸來?台股直衝 2 萬 4
摘要整理
市場概況
- 標普 500 指數創下歷史新高,費半指數大漲 3.47%
- 美國二季度 GDP 增長 3%,超出華爾街預期
- 台股上漲 97 點,外資買超 320 億元
經濟數據分析
- 美國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降至 22.7 萬,為 4 個月低點
- 美國製造業生產指數連續 6 個月增長,8 月年增 14.07%
- 台灣三大科學園區上半年營收 2.16 兆元,創歷史新高
投資策略建議
- 關注景氣週期,依循長期趨勢進行投資布局
- 留意終端需求復甦跡象,如記憶體產業開始回暖
- 保持現金部位彈性,以應對可能的市場波動
台股展望
- 台股有望挑戰歷史高點,距離約 1,000 多點
- 外資持續回補有助推動大盤上漲
- 科技新貴崛起可能成為長期買盤支撐
財富分配趨勢
- 瑞銀報告預估 2028 年台灣百萬美元富翁將達 120 萬人
- 台灣富翁增長率 47%,全球排名第一
- 貧富差距問題仍需關注,部分族群經濟壓力增加
美國就業市場分析
- 科技業就業崗位基本回到 2022 年水準
- 服務業就業市場仍然穩定,未見明顯鬆動
- 整體就業市場保持穩健,支撐經濟持續增長
中國經濟政策影響
- 中國承諾更多政策支持經濟復甦
- 導致亞洲市場資金面普遍改善
- 台幣出現顯著升值,有利台股表現
全球股市表現比較
- 日經指數今年漲幅 13%,納斯達克漲 20.5%
- 歐洲股市表現較為平淡,英國股市下跌 16.9%
- 台灣加權指數今年漲幅達 26%,表現亮眼
半導體產業展望
- 美光財報顯示 AI 晶片需求強勁
- 記憶體市場可能從寒冬轉向暖冬
- 半導體產業有望進入新一輪成長週期
投資心理學探討
- 市場情緒影響投資決策,樂觀與悲觀交替出現
- 線性思維可能導致投資失誤,需要培養週期思維
- 耐心等待合適的投資時機比頻繁交易更重要
財經媒體角色反思
- 財經自媒體影響力增加,但質量參差不齊
- 內容與投資績效並不總是正相關
- 聽眾應培養獨立思考能力,不盲目追隨
教育與投資關係
- 大學教育應重視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能力
- 環境對個人成長和投資習慣有重要影響
- 終身學習對於投資成功至關重要
觀點整理
聽友會與會員系統:每季度都會舉辦聽友會,針對當前行情進行推演,並檢討過去一個季度的資產操作。除了聽友會,也鼓勵聽眾加入會員系統,以獲取更詳細的個人資產部位日誌和專題影片等內容。
好老師的定義:好老師並非單純傳授專業知識,而是那些對自己所做的事情充滿癡迷的人。他們能夠將知識、工具和歷史等元素,融合為一種生活方式和精神享受,並將這種魅力傳達給他人。
市場總覽:
- 美國股市方面,標普 500 指數持續創下歷史新高。
- 中國承諾更多政策支持經濟,導致市場資金爆棚。
- 美國第二季度的 GDP 最終確定為 3%。
- 美國首次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回落至 22.7 萬。
- 在多頭市場中,所有經濟數據都被解讀為利多;反之,在空頭市場中,所有數據都被解讀為利空。
- 景氣指標雖然增長放緩,但仍處於擴張階段。
- 台幣顯著走升,台股回補主要受陸港股市拉抬。
- 外資是否持續回補,也取決於美國經濟表現。
就業與消費:
- 美國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降至 4 個月以來低點,但相較於 10 年長週期,並不算特別多。
- 科技業就業占比不高,服務業才是關鍵。
- 科技業停止裁員,但並未大幅擴增。
- 美國實質 GDP 第二季度增幅為 3%,較第一季度的 1.6% 上調。
美股追蹤:
- 道瓊工業指數上漲 260 點,漲幅 0.62%,收在 42,175 點。
- 標普 500 指數上漲 23 點,漲幅 0.4%,收在 5,745 點。
- 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上漲 108 點,漲幅 0.6%,收在 18,190 點。
- 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 177 點,漲幅 3.47%,收在 5,310 點。
- 費半的漲幅通常大於其他指數。
全球股市表現:
- 標普 500 指數在全球主要指數中表現亮眼。
- 日經指數今年漲幅 13%,納指漲幅 20.5%,標普漲幅 20%。
- 台灣加權指數今年漲幅高達 26%。
- 香港恆生指數今年漲幅 12%。
- 印度指數漲幅 17%,也創下歷史新高。
市場觀點:
- 投行對美股目標價並未顯著調升,大多數仍維持在 4,000 點左右。
- 目前市場主要投資者多採取防禦性姿態,偏好公用事業和醫療保健類股。
- 科技股資金流入不高,但可能導致空單回補。
- 記憶體產業有復甦跡象,美光財報顯示第四季財測顯著提升。
- 在本輪景氣循環中,能賺到大錢的投資者通常是在對的趨勢點和景氣週期低位階佈建。
台股觀點:
- 台股夜盤漲回 23,000 點。
- 外資回補效應仍待觀察,但即使外資不回補,台股也有機會創新高。
- 台股最好能保持量能穩定,或小幅下跌,再跌一個月則可能導致市場信心崩潰。
- 從線型、量能和外資回補角度來看,台股短期內美元賣壓已逐步消除。
- 外資在這一波最多曾經賣超 6,500 億,目前回補 1,000 多億。
- 若出口持續上行,終端商品復甦,台灣的超額儲蓄將不會下滑,內資足以讓台股持續創新高。
- 8 月份製造業生產指數年增 14.07%,主要集中在電腦電子光學電子、零組件和機械設備。
- 科學園區上半年營收創歷史新高,達 2.16 兆。
長期買盤支撐:
- 台灣的百萬美元富翁數量預計將從 2023 年的 78.9 萬增長到 2028 年的 120 萬,增長率達 47%,全球排名第一。
- 這代表著台灣即將造就一整代的科技新貴,形成長期的買盤支撐。
財經自媒體的四種類型:
- 講得有內容且粉絲賺錢。
- 講得沒內容但粉絲賺錢。
- 講得有內容但粉絲賠錢。
- 講得沒內容且粉絲賠錢。
學習與環境:
- 大學的重點在於如何運用時間,而非單純上課。
- 環境對人的影響巨大,孟母三遷就是為了給孟子創造好的環境。
- 好的環境能激發學習的好奇心。
- 有些人利用通勤時間收聽財經節目,有些人則在看短影音,不同的選擇拉開了眼界。
股市恆久不變的道理:
- 市場情緒總是在樂觀和悲觀之間波動。
- 人的文明週期不會改變,經歷過多次景氣循環,人們在下一次股災時仍然不敢買股票。
閱讀推薦書籍:《一個投機者的股市解答之書》
作者背景
- 作者科斯托蘭尼 1906 年生於匈牙利,被譽為德國股神
- 13 歲靠投機賺到第一筆財富,21 歲成為證券經紀人
- 以放空交易聞名,經歷多次全球經濟動盪
書籍特色
- 採用問答形式,包含數百個投資相關問題及回答
- 適合零散時間閱讀,每個問題可獨立理解
- 涵蓋投資心理、市場分析、交易策略等多個面向
經典投資觀點
- 「上坡的時候沒有小麥,下坡的時候肯定也不會有」強調市場趨勢的重要性
- 提出「狗與主人理論」解釋市場波動與投資者行為關係
- 「買股票要想像力,賣股票要理性看現實」強調買賣策略的不同思維
閱讀建議
- 屬於投資經典著作,建議每位投資者至少閱讀一遍
- 可分段閱讀,每次專注於幾個問題的深入理解
- 結合當前市場情況,反覆閱讀以獲得新的洞察
最後更新於